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在边上     
携着春的脚步,本刊2006年度策划《刊中刊军人家庭》已推至第3期了。也许你已经留意,也许你受到启迪,也许你也想动笔,那么, 请“把笔触深入军人家庭,对这  相似文献   

2.
家之歌     
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家庭 的和谐。军人家庭,作为社会的一 个基本细胞,既具有社会上普通家 庭的一般性,又具有军人家庭的特 殊性。国防连系着万千军人家庭。 一个小小的军人之家,放大来说, 既有军民关系的融合,也有男女性 情的互朴;有地域风俗的异同,也 有理想志趣的交织……为此,把笔 触深入军人家庭,对这一社会特殊 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感应,发 掘其智慧宝藏,展示其精神魅力, 求解其生活答卷,为广大读者提供 富含时代营养的家庭监宴,是我们 这本名为《解放军生活》的杂志乐 于承担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3.
目前,军队人员生活待遇中设有“夫妻分居补助费”这一具体项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两地分居军人家庭生活的关心。但是,现行的夫妻分居补助费标准偏低,也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军人家庭精神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因此,应进一步分析军人夫妻两地分居给其家庭带来的影响,进而对补助标准进行适度调整。1.两地分居导致军人家庭生活质  相似文献   

4.
1995年12月26日,一架云南航空公司的班机徐徐降落在首都机场。会见厅里,河北省省长叶连松走上前来,紧紧握住一位普通战士的手:“你是我们河北籍战士的骄傲,你们全家是全省军人家庭的楷模。全省人民都要向你和你们全家学习……”  相似文献   

5.
本刊《屯垦史话》栏目,从2003年第2期至2004年第3期推出了一组反映兵团14个师建制沿革情况、发展壮大过程的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而从这一期开始,本栏目将侧重于刊登表现兵团屯垦戍边50年历史征程中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等文章。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6.
编读互动     
王通化编辑:你好,这次提笔给你写信,完全是因为(看了)你们这一期的“女兵世界”(2003年第3期,总第217期)  相似文献   

7.
张峥从大连舰院研究生班毕业时,对一位将军下保证:“不当上舰长,我绝不结婚!”将军注视着这位高材生说:“小伙子,你以为舰长是那么好当的?我看你当上副舰长就可以结婚了……”张峥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小受到军营的熏陶,立志  相似文献   

8.
不久的,我们随同南京军区政治部领导同志慕名到安徽第二棉纺织厂创办的“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参观。厂长周裕初、武装部女部长薛峰热情接待我们在“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坐下。女部长薛峰指划着图表,如数家珍地介绍开了。为了做好全厂97户军烈属的服  相似文献   

9.
每每提到军人的婚姻家庭, 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艰辛。是的, “奉献”的确是军人家庭的主题词,但军人和军嫂在为祖国奉献之时,同样拥有自己独特的家庭温馨,会有鸳鸯双栖或荡渡明湖的恩爱,有时还更具浪漫色彩。徐洪刚是一位英雄。最近,我们走近了这位英雄的情感世界,走近了这个幸福的军人家庭——  相似文献   

10.
新年寄语     
金猴追逐灵羊去,雄鸡驾云报春来。我刊2005年第1期带着新春的喜庆送到您的手中,同时也捎来编辑部全体同仁的新年祝福!我们衷心祝愿武警部队全体官兵,以及对本刊给予关心支持的广大读者、作者朋友们鸡年吉祥,事业发达!  相似文献   

11.
瞻前顾后     
2000年第1期《现代舰船》的封面,我们选登了画家李松的“超级航母”一图,并希望藉此表达一种对新世纪、新千年华夏文明复兴于海上的信念。虽然我们坚信无论是作者还是广大读者都有着一样的期盼,但第一期刊出“超级航母”后在读者中所引起的强烈反响还是出乎我  相似文献   

12.
本刊自今年第1期起开辟“民兵怎样适应高技术战争”问题讨论专栏,受到了人武战线和广大读者的关注与欢迎、他们称赞这个专栏开得好,展开这一讨论很有必要。对读者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热烈欢迎读者踊跃赐稿,研讨选题刊登在《中国民兵》杂志2003年第1期第43页。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下旬的一天,一向热爱和重视民兵国防教育事业的平秋镇武装部部长欧世先同志,又一次高高兴兴地拿着一份2005年第1期《西南民兵》杂志送给我,他说:“恭喜你又有一篇稿件发表了!”这是平秋镇武装部继2004年度之后,今年又订赠给我的一份特殊礼物。仔细阅读今年第1期《西南民兵》,感觉与往年相比,栏目设置又有了一些新变化,内容也与读者贴得更近了,可读性也更强了。尤其令人喜爱的是“刊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努力营造良好的军人家庭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军人家庭的和睦、稳定和军人、家属的素质提高,而且有助于增强军营的凝聚力,促进部队的各项建设。确立健康基调,保持军人家庭文化的积极性军人家...  相似文献   

15.
三口之家     
"家庭"这两个字对军人来说既是幸福的又是沉甸甸的。军人的特殊地位,注定和他们组成家庭不是那么简单,离别、期盼、寂寞、重逢、喜悦、心酸、失落……构成了军人家庭生活的主旋律。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口之家已成为家庭的主流组合,军人的家庭也不例外。本期主题《三口之家》,我们将这组难得的军人家庭团聚呈献给读者,并将浓墨重彩赋予军人的妻子,因为她们的承受和奉献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嫁给军人她们学会了忍受寂寞,因为丈夫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温情缠绵;嫁给军人她们学会了忍受相思,因为丈夫不会在你想念的时候适时出现;嫁给军人她们不得不鼓起品味平淡生活的勇气,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任。当决定嫁给军人的那天起,她们就面临着人生最大的挑战,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支持丈夫在部队担负的那份责任,军嫂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默默诠释着爱的真正内涵,她们才是我们特别值得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16.
“接上一期《在家里,听谁的?》这一话题,本期“家里家外”继续刨根问底,透过追问“你们家的财政部长是谁?”关注当代军人家庭理财方式,交流理财经验,分享各家各户“谁管钱谁不管钱”这一表面现象之下的苦恼和乐趣。”  相似文献   

17.
“军人都有两个家。一个是军营这个大家,一个是家庭这个小家。一方面,在军营这个大家里,军人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坐标和位置,知道服从,知道纪律。另一方面,在自己家庭这个小家里,并不是所有的军人都能够找得着北,找得着纪律、规则,找得着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在班里,你听班长的;在连里,你听连长指导员的;在机关里,你听领导的;在家里,你听谁的?在家里,听谁的——这是来自军人家庭里最真实最生动的社会学和人际关系学。听谁的,并不是我们关心的主旨,更不是过日子的主旋律。我们关心的是,该怎样把我们各自的小家过得和谐和美,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翻腾在神州大地,给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的浊流也悄然涌入,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爱情、婚姻和家庭观念。当那些“爱河饮尽犹嫌渴”的“解放者”们到处寻找畸型的感情寄托时,常年分居两地的军人家庭,正好给“图谋不轨”者有隙可乘!于是,昔日“风和日丽”的军人婚姻家庭出现了让人揪心、震撼、不安的趋向:  相似文献   

19.
反复阅读几篇待编的稿子,不由对这些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特殊军嫂肃然起敬。她们对幸福的理解、爱情的忠贞、家庭的高度责任心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追求所爱的执著与智慧,堪称特殊的家庭婚恋的楷模。我们谨代表广大读者对她们——成千上万个共和国国防基石的呵护人致敬。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舰船》2004年第12期下半月刊“海上力量”版的“军闻述评”中,“瑞典同意向美国出租潜艇”这条信息引起了读者广泛关注。在这里,我们试将美国租借常规潜艇的深层次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