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她送16位亲人走上军旅路,她为288名戍边男儿成了家。在江苏省仪征市,大家都知道有一位74岁的“兵妈妈”周宏英,她一心为着戍边人。要说她热爱解放军,还得从61年前说起。1945年8月,新四军某部驻进仪征县铜山清水桥河边,13岁的周宏英看到这支部队不欺负老百姓。还帮助穷人,那时她有了去当兵的念头。一个叫王刚的解放军干部听了她的要求,笑着说:“好呀,等你再  相似文献   

2.
一位部队首长曾这样解释“英雄通讯兵”、特等伤残军人王刚的妻子的名字:“付出青春,留下芳香。”14年来,付春香以她日复一日、默默无闻的艰辛付出,树立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军嫂形象。2003年,她被评为全国百名好军嫂。今年2月28日,又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全国妇联主席彭佩云等领导的接见。3月  相似文献   

3.
她身为“巾帼”,但不是戎装披身;她不是军人,却对武装工作一往情深。上级军地领导说她是党管武装的“放心县长”;武装战线的同志亲切地称她是武装工作的“贴心人”;然而她只是说:自己只为武装工作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事。她,就是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云南省“十佳优秀公务员”、云南省思茅地区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女县长魏红。  相似文献   

4.
借助电话,我们走进了一位军嫂的来队“现场”。电话中,关于来队的种种酸甜苦辣,她说“历历在目”,她常用的词语是“不容易”、“不一样”、“习惯了”,她的常用表情是笑,偶尔夹着些叹息。她是无数骄傲而美丽的军嫂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员。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都说她很傻,如花似玉,家庭富有,却嫁给了家徒四壁的军人。然而,17个年头过后,她还是那句话:“我无怨无悔。”她是谁?她是“全国百名好军嫂”、辽宁省葫芦岛军分区后勤部长黄开军的妻子李红。 说起李红,黄开军脸上绽放着幸福,他说他的生活因为有妻子的相伴而充满阳光,他更为妻子成为优秀的军嫂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6.
嫁给昆仑     
应该说,是高原的神奇和高原军人的神秘点燃了她。而当“爱”从信纸步入生活的时候,曾经的浪漫却又被现实的磨合所取代……与其说她嫁给军人,莫如说她——  相似文献   

7.
又一次见到了她。这次的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率真顽皮,眉宇间透出几分凝重与成熟,多了几分女孩特有的睿智和深思。“你终于长大了……”我开玩笑说。她苦苦地笑了笑:“我一直在寻找,但一直没能找到……”我相信她说的话。她说过自己遗憾没能成为一名女兵,但她一直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嫂。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一个教师节,从远方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连声称我为“老师”。我说,你打错电话了吧!对方报出姓名,电话两端哈哈大笑。她是大学教授,早已退休。我说:“咱们是同学,你不该如此称之。”她说:“一天为师,终身不忘,你教过我半年课呢。”这次交谈,使我回忆起深藏内心60多年的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9.
农历正月十四上午,河南省南召县留山镇官坡村民兵连长王刚自办的文化大院内热闹非凡:数百条灯谜高悬,猜射者人潮涌动;剪纸能手不时剪出栩栩如生的窗花;阅览室里,一位中年人热情地接待着前来借阅的群众……仅一个上午,就有近千名群众来此享受“文化套餐”。该村群众高兴地说:“这样红火,多亏俺村民兵连里有这几位‘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月末文苑     
超微型小说三篇 阴差阳错 暗中的脚步惊醒了她。正是午夜。她摸到了她的左轮手枪。门发出卡嗒的一声,然后是折扣刺耳的声音。一个模糊的影子进了屋子。多丽丝举起枪向影子开了火。“不,多丽丝。”这个影子在倒下去的时候气喘吁吁地说。“乔治?你不是说星期四吗?今天是星期三!”  相似文献   

11.
幽默点滴     
来不及了一名矮个子男生,在餐厅看到一位长得修长的女生,这个男生从她身边走过时,不由得酸溜溜地对她说:“女孩子没事长那么高!”女生辩解道:“我是北方人,常常吃面食,所以长得高。”但心里仍然觉得不快。她要离开餐厅时,经过男生的座位,看那男生正吃一大碗面,便没好气地说:“现在吃也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新词     
一天,班上来了一个插班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13.
男人与女人之间存在许多误解,几乎可以说误解是男人和女人沟通的常态。让我们看看下面一段每天都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对话:她说:“我们一起出去好好吃顿饭吧!”(她的意思是:过去太忙,我想这次和你呆在一起。)他说:“为什么我们要出去吃.在家吃挺舒服的。”(他的意思是:自己  相似文献   

14.
李维民 《军事历史》2006,(11):44-46
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在台中市的寓所去世。几天后,我带着当年的《中国人物年鉴》去看望冰心老人,她指着桌上许逖先生所著的《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感伤地说:“前不久孙立人还给我来过信呢!你们年鉴收过孙立人吗?”我说:“1989年因孙立人将军过90岁生日登过一次,明年还会因他去世再登一次。”冰心欣慰地说:“这个人是抗日名将,你们的年鉴是应该收的。”她向我讲述了孙立人将军的经历,谈起她已故的丈夫、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与孙立人在清华同学、后又赴美留学的情况。冰心说:“孙立人虽然是抗日名将,但因为不是黄埔系,所以受排挤…  相似文献   

15.
让爱流回去     
表姐带女儿来参加艺术联考,她的手机出了问题,拨任何号码都显示“呼叫限制”。我帮她研究了半天,也没搞清楚咋回事。只是注意到她的手机很破旧,外壳上色彩剥脱,款式也很老了。表姐说:“是孩子用剩下的。”外甥女的手机,是很时尚的苹果手机。送她去考试时,我们不知道路怎么走,她的手机还能导航。  相似文献   

16.
幽默点滴     
开一张证明给我一个男子献血后问道:“请问我的血是温热的吗?”护士点头称是。那男子说:“开一张证明给我好吗?”护士疑惑地望着他,说:“为什么?”“我老婆常骂我是冷血动物,我要向她证明,我不是!”(刘井录田墨林)  相似文献   

17.
在四川宣汉县樊哙乡,提起二村二社的女社长、基干民兵排长雷天菊,人们总会赞不绝口地称她为“女强人”。1994年以来,她先后被省、地、县评为巴蜀巾帼扫盲“识字女状元”、“科技当家人”、“优秀基层干部”……面对妻子的荣誉和成绩,她的丈夫唐仕兴坦诚地说——  相似文献   

18.
彭况 《环球军事》2011,(19):14-16
武昌这座城,把自己的来源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名字之中。“因武而昌”——没有战争,就不会诞生这座城市。这里是长江——中国最大的江河——和她最大的支流——汉水的交汇处,说她是“兵家必争之处”已不足以形容她的地位,对于任何意在中原逐鹿的豪杰枭雄,拿下这里,几乎是心中神圣的图腾,是足以笑傲一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新婚仪式上,他对她说:“如果我只有十元钱,我会拿它来当做车费,在你最需要我的时候,去看你……”她对他的表白是:“嫁给军人,我一生无悔!有个军官丈夫,我一生无憾!”  相似文献   

20.
爱兵红娘     
北京军区某部“大功团”兰考籍战士任留勤,入伍不到三年,就十次受到营连嘉奖,被评为“训练标兵”和“优秀团员”,还荣立了三等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任既自豪又感激地说:“军功章里,有俺未婚妻王玉萍的功劳。”十八名同乡战友也纷纷夸赞说,她不但是一位“战士的模范未婚妻”、好民兵,而且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爱兵红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