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国外媒体纷纷评价藏匿于阿富汗深山老林“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阿富汗塔利班首领奥马尔的“功过是非”。有的称奥马尔在阿富汗的战争中经不起美军的敲打,“树倒猢狲散”;有的说奥马尔在美军的重击下,“表现不错”,避开了美军锐利锋芒,数  相似文献   

2.
据10月15日阿根廷《民族报》报道,美军不仅没有抓到本·拉登,而且连奥马尔一根毛发也没碰到,“基地”组织成员仍在世界各地制造恐怖袭击事件。 虽然宗教极端主义组织塔利班的独裁统治已经在阿富汗结束,但是残暴地统治坎大哈这个城市达6年之久的奥马尔和他的朋友本·拉登的幽灵,还在这个城市游荡。  相似文献   

3.
近一个时期以来,阿富汗局势风云突变。两年多前起兵的阿富汗学生运动武装“塔利班”以破竹之势,一举横扫了大半个阿富汗的领土,并于1996年9月27日攻克了首都喀布尔,成立了一个6人委员会接管前政府机构,从而取代了统治这座城市达4年之久的布·拉巴尼政权。刚刚于1994年下半年发迹的“塔利班”何以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异军突起,这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他不是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的成员,也不是奥马尔领导的塔利班的残部,但美国还是想让他死,因为他可能成为本·拉登之后美国人的头号“恐怖公敌”。这个已经列入美国头号猎杀黑名单的人,便是美国中情局一手栽培起来的阿富汗抗苏游击英雄、阿富汗前总理希克马蒂亚尔。10月7日,美国广播公司刊出题为《又一个敌人》的文章,披露了美国与希克马蒂亚尔之间的恩恩怨怨以及而今欲除之而后快的内幕。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周来,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阿富汗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阿富汗反塔利班北方联盟的部队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支持下,占领了阿富汗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塔利班武装的控制区已由一周前占阿全国总面积的90%骤降至目前的20%以下。与此同时,随着塔利班武装的败退,阿富汗政府重建问题也已提上日程。 反塔联盟攻占喀布尔 阿富汗战局发生变化 9日晚,北方联盟的部队在美英等国的支持下攻占了阿富汗北部战略重镇马扎里沙里夫。马扎里沙里夫是阿富汗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6.
9月27日,阿富汗局势出现了内战4年来的重大变化:名为“塔利班”的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以风卷残云之势一举攻克了象征着阿富汗国家权力的山城——首都喀布尔,并迫使拉巴尼、马苏德的政府军向北方转移。 之后,塔利班乘胜追击,欲在短时间内彻底打垮政府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阿富汗政府军与北方武装杜斯塔姆领导的阿富汗乌兹别克民兵及伊斯兰联盟党哈利里派结成同盟后,挥师南下,使塔利班连遭挫折。目前,阿富汗政府军已挺进到首都喀布尔附近,并同“塔利班”展开激战,以图重  相似文献   

7.
2010年1月初,巴基斯坦军方在一次清剿塔利班分子的军事行动中,在阿富汗南瓦齐里斯坦的纳瓦兹意外发现了一处塔利班儿童训练中心。在这里,塔利班通过低劣的诱骗手段,使成百上千的儿童自愿充当“人体炸弹”,成为塔利班武装的牺牲品。令人不寒而栗的是,目前类似的塔利班儿童训练中心已遍布阿富汗全境及巴基斯坦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分子在首都喀布尔以及帕克蒂亚、楠格哈尔、洛加尔等10多个地点,发动了针对美国和北约部队基地、阿富汗议会和一些西方国家使馆的一系列攻击,揭开了今年“春季攻势”的序幕。这是2001年底阿富汗战争打响以来,2006年塔利班重整旗鼓之后,塔利班首次针对如此众多而分散的目标同时发起的大规模攻击。  相似文献   

9.
9月3日,驻阿富汗美军发言人戴维斯表示说,以美军为首的驻阿富汗反恐联军决心消灭藏匿在阿南部山区的所有塔利班武装力量,塔利班继续向那里增兵只会招致更大规模的打击。 近日有消息称,塔利班武装向阿富汗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查布尔省山区增派了一支大约300人的部队,以向正在那里清剿塔利班残余武装力量的美军和阿政府军发动袭击。 戴维斯在就此事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尽管美军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塔利班武装分子藏匿在该地区,但美军将动用一切现  相似文献   

10.
李小青 《环球军事》2014,(10):62-63
在阿富汗战场,常年活跃着一支鲜为人知的特种作战部队——美国第373特遣部队。这是一支专门负责猎杀塔利班中高级指挥官的联合军事突击队,在它的抓捕名单上赫然在列的就有2000多人;同时,该部队还负责追捕在阿富汗的激进武装分子,但由于其执行任务的特殊性,又引起了外界的诸多质疑和争议。 直接受领五角大楼指令 2010年7月25日,“维基解密”揭露的一本“阿富汗战争日志”首次揭开了第373特遣部队的神秘面纱,这支执行秘密行动的军事部队进入公众视野。  相似文献   

11.
吴时 《宁夏科技》2001,(6):66-69
最近,阿富汗塔利班毁佛事件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这本是塔利班政权为吸引注意力。摆脱孤立和打破制裁所采取的一种策略,然而喧嚣过后.塔利班政权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王娜 《环球军事》2009,(22):24-25
近日,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接连发生由塔利班武装分子发动的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并且连联合国机构也未能幸免。这一系列暴力事件使世人目光再次聚焦于阿富汗。阿富汗目前局势如何?塔利班又为何如此猖狂呢?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第一年,一场全新形态下的战争在阿富汗打响。 2001年10月7日晚,随着美军水面舰艇和美英潜艇发射的50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呼啸着射向阿富汗国土,美国因为“9·11”事件而对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发动的反恐怖战争——“持久自由”行动开始了。这是一场力量严重不对称的战争。战争的一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及其北约盟国,另一方则是孤立无援的塔利班及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因此,这场战争从开始的那一天起,胜负就没有任何悬念了。人们关注的是美国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导演”这场战争。 两个月后的12月7日,在美国战机的狂轰滥炸和阿富汗北方联盟地面围攻下,困守坎大哈的塔利班宣布投降。12月22日,阿富汗北方联盟领导人拉巴尼在交接仪式上正式宣布将政权移交给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塔利班对阿富汗的6年统治同时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到目前为止,尽管美军“山地挺进”军事行动历时两个多月,击毙了约1000名塔利班武装分子,但是塔利班的进攻势头依然不减。7月16日,数十名塔利班武装分子攻击了阿富汗南部一个警察据点,并在两天之内攻占两座城市。7月22日,当北约部队的车队在阿富汗南部重镇坎大哈大街上行进时,一辆满载炸药的汽车冲进车队爆炸,当场炸死8人。就像美国记者阿迈德·拉斯希德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当美国每天都在报道击毙了数十名塔利班分子的时候,这个组织已经控制了整个城镇,甚至包括南部赫尔曼德省的省会。现在,就连美军也不得不承认,如今在阿富汗的确存在着这样…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19日,塔利班绑架了23名韩国人质。塔利班要求释放关押在阿富汗监狱中的所有塔利班成员,并要求韩国军队撤出阿富汗。至今已有2名韩国人质被塔利班杀死,而其余人质仍在塔利班手中,韩国人质如何解决,日益受到世人瞩目。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绑架人质事件。此次韩国人质事件是近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人质绑架事件。绑架人质已成为恐怖分子的一张王牌,而如何防止人员被绑架,如可安全解救人质,已成为反恐的重大难题。绑架人质不断发生,说明反恐形势十分严峻,许多问题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20):40-41
2009年6月19日至7月27日,以英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阿富汗南部的赫尔曼德省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剿塔利班分子的特种军事行动——“豹爪行动”。该行动作为阿富汗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围困和驱除集结在赫尔曼德省这个塔利班据点的残余势力,保护运河及河流交会点,以使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能够永久驻在该地区,并为8月份的阿富汗大选创造有利的政治条件,确保大选安全。  相似文献   

17.
徐常伟 《环球军事》2008,(23):14-15
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已经进入第8个年头。自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以来,尽管阿富汗安全部队和7万外国军队奋力清剿,但本·拉登依旧无影无踪,塔利班武装正侵入阿富汗各地,联军伤亡达到开战以来最高纪录,阿富汗安全局势每况愈下,恐怖暴力事件频发,这场战争似乎已经处于最低谷。鉴于伊拉克安全局势有所缓解,美军便将更多精力投向阿富汗战场,全面调整阿富汗反恐策略,积极谋求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军领导的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已集中1.1万多人,发动了自2001年以来对塔利班最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驻阿美军战地指挥官弗里克利少将说,此次行动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将直捣阿南部坎大哈省、赫尔曼德省、查布尔省和乌鲁兹干省的塔利班聚集地,重点清剿塔利班“精英旅”、也就是堪称本·拉登“御林军”的  相似文献   

19.
《外国军事学术》2010,(3):I0002-I0005
2010年2月13日(阿富汗当地时间)凌晨开始,北约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与阿富汗政府军在赫尔曼德省的马尔贾地区向塔利班武装发起代号为“联合行动”的猛烈进攻。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环球军事》2011,(7):5-5
“美军利用特种部队,根据情报发动针对塔利班高层人员的精确打击,创造了90天内打死或抓获360名武装组织头目的战绩。除此之外,北约领导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与阿富汗部队的协同行动已将塔利班从多个‘安全港’区域清除出去。然而,我们取得的这些进展脆弱且有可能逆转,未来美军在阿富汗仍然面临重大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