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唐的府兵制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军事制度,因普遍开设军府而得名。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485年),宇文泰为相时创立了这个制度。这是汉武帝之后,兵制紊乱七百余年的一次重大改革,是隋唐时期所盛行的府兵制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辽阳县民兵担架大队”参战支前的动人事迹誉满全国,新时期担架大队精神一直是辽宁省辽阳县民兵工作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柳壕镇武装部就是其中一朵绽放十年,依然鲜艳的“先进之花”。“先进之花”常开不败的原因何在,他们的法宝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一、台湾的战争动员体制国民党政权败亡台湾后,将反共保台并伺机反攻大陆作为其战争准备的着眼点,于1950年1月27日,颁布了《反共保民总体战动员纲要》,声称要实行兵农合一制度,对大陆“实施人力、物力的总体战”。台湾各县市也组织了“反共保民动员委员会”。1967年2月,台湾当局又成立了“动员戡乱时期国家安全会议”,由“总统”担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副总统”、“行政院”正副院长、“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经济部长”及各委员会主任为委员,负责“国家总动员的决策及其他有关动员戡乱的重要事项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天府之国的大邑县,全县6万民兵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这方土地创造了祥和与平安。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负责同志视察后称赞说:“大邑民兵了不起!为人民立了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宋宝瑞动情地说:“我们一定要把大邑民兵参治这面旗帜树起来!”  相似文献   

5.
刊授教育是民兵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云南昭通军分区把刊授教育的着力点放在了组织民兵“参建参治”工作上,利用《中国民兵》、《西南民兵》、《云南国防》等刊物对广大民兵进行革命人生观、爱国主义和民兵职能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教育,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于地方经济建设,在参建参治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们组织发动民兵投入“退耕还林保生态”工程建设,共组织基干民兵营(连)18个,出动民兵  相似文献   

6.
蓦然回首,《中国民兵》杂志15岁了,我们为她的生日祝贺,祝她今后越办越好! 1999年10月29日下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办公室和《中国民兵》杂志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民兵》创刊15周年座谈会”。会上,来自总部机关、国家新闻出版署、各大单位的领导同志,为《中国民兵》杂志的创刊和成长壮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编辑以及基层专武干部、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代表,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用饱满的热情,真诚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表达了对《中国民兵》杂志的祝愿和期盼。这里,我们选编其中几篇,与读者共勉。 我们即将跨入新的世纪。在新世纪中,中国的人民武装力量在“质量建军”和“科技强军”的基础上必将全面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国的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常备军的精干”和“后备军的强大”。《中国民兵》将为促进中国后备军的强大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元明清时期的世兵制元初兵制,大致沿袭辽、金等北方民族的传统,以部族为单位,实行举族皆兵制。凡蒙古族及其所领之下其他部族的男子,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无众寡,尽佥为兵”。“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后因兵力不足,又规定汉人当兵。通常是二十户出一兵,或者二十丁出一兵,年  相似文献   

8.
[背景资料]1959年4月,全国民兵炮兵现场会在山东烟台崆峒岛召开,崆峒岛民兵连射击成绩优秀.受到现场会嘉奖。1963年崆峒岛民兵连与岛上驻军联合进行第一次军事演习,苏联军事专家称赞崆峒岛民兵炮手打得好11964年,崆峒岛民兵连涌现出“三代民兵”、“夫妻炮手”、“姊妹炮手”、“少年民兵班”等优秀典型,“三代民兵”吕其喜、吕志玉、吕永顺,“夫妻炮手”吕志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四川大邑县委,县政府为把大邑建设成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提出了“经济要发展,社会先稳定”、“治安要好转,民兵要参治”的口号,摸索出了被誉为“大邑民兵参治模式”的“四个参与”的民兵参治新路子,该县也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  相似文献   

10.
民兵,民兵,亦民亦兵。顾名思义,作为我国国防后备军力量的民兵显然具有“平时为民”和“战时为兵”的双重属性。准确把握民兵“亦民亦兵”的二重性,把握好民兵“民”与“兵”的“度”,对搞好民兵工作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从1992年开始,我所在的湖南省宁远县人武部作出一项规定,凡是在党报党刊和军报“兵刊”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稿件的通讯员,均奖励订阅一份《中国民兵》杂志。我作为一个基层武装干部,因采写人武新闻“有功”,成为首批获此奖励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12.
古代军队在处理军民关系的过程中 ,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思想 ,作者从查阅的资料中 ,整理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行师先整伍”、“举兵先正心”的纪律整顿思想。认为军队有没有严格的群众纪律 ,关系到人心的向背。因此 ,要求部队有严明的纪律。“市不易肆 ,民不知兵”的兵不扰民思想。认为这是体现一支军队纪律素养的重要标志。“兵无民不坚 ,民无兵不固”的军民互为依托思想。认为军和民是互为依靠的关系 ,要是处理不好 ,就不能够取得胜利。“军民和协”、“兵农合一”的军民一体思想。强调民为天下之本 ,兵皆出于民 ,“民者兵之命”等等。这些思想中闪烁着真理的光彩 ,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家,谁也想不到,长期的商海搏杀中,《中国民兵》是我克“敌”制胜的利器。 在奥康集团各部门、各分厂乃至每条生产线都能看到《中国民兵》。这是因为多年来公司选择了一条企业军事化、员工民兵建制管理的模式,而《中国民兵》则是政治教育专用教材。我和企业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民兵工作,许多人兼任武  相似文献   

14.
满载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迎来了《中国民兵》杂志创刊20岁生日。 1984年10月,在中央军委和总部的亲切关怀下,《中国民兵》杂志在普天同庆国庆35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创刊了。邓小平同志亲自为《中国民兵》杂志题写了刊名。从此,我国亿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有了“自己的刊物”。 20年来,《中国民兵》杂志,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不辱使  相似文献   

15.
金秋十月,《中国民兵》迎来了自己20岁生日。1984年10月,在军委、总部的亲切关怀支持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刊名的《中国民兵》杂志,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了!亿万民兵、预备役人员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字号”期刊。20年来,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民兵》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时俱进弘扬人民战争思想,以大力宣传民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宣传坚持民兵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人武战线先进人物、宣传民兵工作的调整改革、宣传服务经济建设依法办民兵、宣传国防科技知识等为主旋律,把权威性、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使《中国民兵》逐步被省军区系统各级领导和人武、专武、民兵干部的认同与喜爱,获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被誉为指导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好老师”、民兵政治工作的“好帮手”和民兵刊授教育的“好教材”。时值《中国民兵》创刊20周年之际,许多人武系统的领导和广大读者在热烈祝贺中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这里采编一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金鸡报春,春风春雨春光明媚。2006年,《西南民兵》将迎来创刊20周年的日子,站在春秋岁月走过的门槛,回眸放映《西南民兵》走过的足迹——当南疆战火的硝烟还在弥漫的时候,在大裁军的大背景下,“两区”(成都军区、原昆明军区)合并,《西南民兵》“亮相”大西南,成为成都军区机关指导西南地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刊物,一本本散发着油墨之香的《西南民兵》,邮寄到军地党政机关领导的办公室,进入城镇、乡村民兵的视野。他们惊喜:“我们民兵有了自己的刊物啦!”淡淡发黄的《西南民兵》一本又一  相似文献   

17.
雪天梅花枝头俏,云水风雷争朝夕。 1997年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到来了。 新年伊始,我们谨向打开这期《中国民兵》的广大读者郑重地道一声:新年好! 新年是喜庆的时刻,同时也是进行“物质进补”和“精神进补”的最佳时刻。这期《中国民兵》就是我们为  相似文献   

18.
经验交流     
云南省富源县民兵刊授教育10余年来,不断改革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民兵工作“三落实”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发展。自1990年以来,该县人武部连续11年被成都军区评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其做法是: 一、认识到位,抓好订刊。按照“扎实打基础、反复抓落实”的原则,该部党委坚持年初早计划、早安排、早布署,今年完成“两刊一报”(即《中国民兵》、《西南民兵》,《云南国防》)1996份,与10年前相比订刊数翻了一番还多。  相似文献   

19.
由于平时喜欢弄文舞墨,“豆腐块”时见诸报端,稿件一发不可收。近年来,先后在《西南民兵》等报刊用稿数百篇,多次立功受奖。前不久,又被贵刊评为“优秀通讯员”。大家都说我进步多了,我打心眼里高兴。高兴之余,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要特别感谢的是《西南民兵》。是您让我品尝到了稿件由“石沉大海”变成铅印的甘甜,是您让我消除了对编辑们“任人唯亲”的偏见,是您让我“痴心不改”恋上了写作之路,是您让我在写稿上稿中重新认识了自己。写稿并非一帆风顺,离不开编辑们的精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你瞧,每次被采用的稿件,不是标题,就是文章的内容,编辑们都要做不少的修改,改后的稿件确实会变模样,比原稿强多了,有时改一字就起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初,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人武部针对民兵政治教育“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证、效果难落实”的问题,作出了“民兵政治教育以《中国民兵》杂志为主要内容的刊授教育”的决定,较好地解决了民兵政治教育的“三难”问题,其做法得到了总部首长与机关的高度评价。1986年9月,总部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报社、中国民兵杂志社联合在该县召开了全国民兵刊授教育现场会,并向全国推广了他们的做法。从此,《中国民兵》杂志成为全国民兵、预备役人员进行刊授教育的基本教材,被称为“刊授教育的好教材”。近2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以《中国民兵》杂志为基本教材的刊授教育不失为落实民兵、预备役人员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不断总结和完善刊授教育经验,按照总部有关规定,在订刊用刊上下功夫,与时俱进地推进民兵、预备役人员刊授教育的落实,为“打得赢”、“不变质”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