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一位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先进工作者、一位默默奉献的好军嫂;她,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赢得了同事们的称赞;她用娇弱的身躯挑起家庭的重担,支持丈夫在军营建功立业,赢得了官兵的尊重。她就是贵州省平塘县人武部现任政委尹汝德的妻子毛建群。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0位美国老奶奶大闹美军费城征兵站,吵吵嚷嚷要求当兵,其实是以此表示对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强烈抗议。没想到的是,美军最近真的迎来了一位祖母级的新兵。她虽然只有41岁,但确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祖母。这一消息顿时引起了舆论关注,而美军兵力捉襟见肘似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41岁的祖母投身军营据美联社8月19日报道,这位美国陆军列兵名叫玛姬·布莱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早在少女时代,她就梦想着投身军营。然而,在19岁的那一年,她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自己的军人梦想也只得就此作罢。现在,41岁的布莱克已是得克萨斯小镇西…  相似文献   

3.
挚爱注长城     
位于黄河入海口处的垦利县十八户村,有一位75岁的拥军老妈妈,名叫季俊斗。20多年来,她先后将自己的8位亲人送到了部队,并积极支持他们热爱军营建功立业。如今,季妈妈的8位亲人中有4人6次立功、61次受到各级嘉奖,2名已成为师职干部,2名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四川沱江两岸和南粤军营大地,传颂着一位普通战士妻子的感人事迹。前些年,在有的人择偶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是她,不畏世俗,甘心情愿选一名普通战士为伴。相识和结婚后,又是她,在家中连遭不幸,特别是自己身患两种癌症,4年间做3次手术的极度艰难之下,以柔弱的双肩支撑起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庭,全力支持丈夫在部队建功立业。她是当代妇女的先进典范,是有超乎常人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提起宋雪琴这个名字,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军人的贤内助,她先后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军人好妻子”和“五好家庭”。与马路打了8年交道的大石桥市市政公司民兵、道路工姜殿军,从23岁一直到26岁,“谈”了7个姑娘,“吹”了7个姑娘。爱神,何时能降临到这位马路“王子”的头上?  相似文献   

6.
她,年仅20岁,却是已有7年军龄的女军官。她叫颜静波,是海军某陆战队第一支女陆战队队长。 姑娘的梦是绚丽的。小颜在小学读书时,就被英姿飒爽的女军人所迷恋。1992年她初中毕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她带着多彩的梦走进军营,立志把美好的花季、绚丽的青春献给绿色军营。1995年军校毕业时,她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到最艰苦部队锻炼的申请书。不久,她成了海军陆战队的一员。 素有“陆上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之称的海军陆战队,要求每个队员必须是训练有素的钢铁战士。小颜知道自己的差距。但她更懂得作出这样选择意味着什么。训练场上,她夏练三伏汗水流,冬练三九不退缩,膝盖胳肘茧叠茧,跌打滚爬寻常事。身高不足1.60  相似文献   

7.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8.
仝仲璞  李海亮  王贵锁 《国防》2003,(12):46-47
古城大同的座座军营,官兵们常常能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走动。她就是大同市矿区永定庄街道第16居委会主任欧学联,她的拥军故事已经传颂了40多年。 从1963年22岁为野营拉练部队做好事开始,关心人民军队就成了欧学联毕生的追求。嫁人要嫁当兵郎,做女要做军人女,为母要为军人母,干事要干拥军事。40年中,不  相似文献   

9.
海军陆战队服役的5年时光,对两栖侦察女兵曾婵妹来说,无疑是一笔人生财富。又是一年枫叶红,军营再奏驼铃曲。转眼就要离开部队,5年前穿上军装的兴奋还未挥去,昨天摸爬滚打的生活还意犹未尽,转眼间就要和军营说再见了,曾婵妹有太多的感悟和留恋。回想在军营的1800多个日日夜夜,往事淅淅沥沥从脑海闪现……拿起第一次穿上军装的照片,她的思绪又回到了刚入伍时的那段  相似文献   

10.
刘娣     
正238魅力编号【这样的我】我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如今美梦成真,8年的坚守,三尺验证台成了我心灵深处最美的牵挂,国门前亲切的微笑和问候成了我展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军营和战友伴我成长,我幻想自己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鹰,而军营就是那蓝天,我也幻想自己是一条无忧无虑的鱼,而军营就是那潺潺小溪。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14日,在贵州省雷山县新兵欢送会现场,满头银发的89岁老大娘田秀兰,亲手为即将入伍的孙子齐麟戴上大红花。至此,她先后将祖孙三代4位亲人送入军营,成为当地闻名的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12.
高洁 《中国民兵》2007,(2):41-41
他叫夏纪龙,一位胆识过人的武警青年军官。 她叫霍焰,平时是一个胆小的姑娘。在军营里练就一身本领的他,可是一个少有的勇士。 小时候,见了杀鸡宰鹅也要绕着走的她,家里人没少笑话她。 就是这两个,演出了一幕真正的勇土为民斗凶恶,侠女迎刃救英雄的壮烈场景——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至今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像所有勤劳的农妇一样虔诚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田园。她的儿子和孙子们在共和国的军营里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携手共筑着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他们都是从家乡那条泥泞的小道上走出来的;他们都是带着这位母亲的叮咛和希冀走上从军之路的。他们流淌着她的血液,也凝聚着她的信念和理想。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大足县龙岗镇十字街居委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妈妈。她就是被大足县委、政府、县人民武装部授予“拥军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徐培宗。现年71岁的徐培宗,心想国家事,情系子弟兵,她9年如一日,绣制出精美鞋垫1500多双,每年相继在“八一”、春节前夕寄往陆海空三军的不少军营。有的指战员曾垫着它奔赴老山前线,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有的曾垫它去平息了反革命暴乱,维护了首都北京的尊严;有的曾垫着它走出了国门,去维护世界和平。她为了买布料和七色线,竟把自己的棺材卖掉了。她绣制好每一双鞋垫,不只是艰辛的付出,不只是汗珠凝结,更多的是心与情的汇集。你看她绣制出“戍边卫国”、“向亲人问好”,“学习雷锋”,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生活》2012,(8):32-33
【个性写真】她来自湖南小镇,性格直爽,做事干练,敢于挑战。湖南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她怀揣梦想走入军营,成为了一名英姿飒爽的话务兵。在绿色军营中挥洒青春年华;在三尺机台旁被誉为"信得过的传令兵";在欢声笑语中,与战友打成一片,共同进步。先后被评为优秀新兵,嘉奖一次,优秀士兵一次。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元旦,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一座军营里,空军某基地研究所副所长、高级科技干部杨选春终于又能端起酒杯和官兵一起庆祝新年了。杨选春起死回生了,并且好得这样快! 此时,一向坚强的郑华蓉泪流满面。郑华蓉,这位基地子女小学的校长,几年来,因为丈夫的病,她放弃自己美好的前景,改做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硬是把丈夫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相似文献   

17.
在北国名城哈尔滨,那条美丽绵长的松花江依然东流。它又是那样宁静、平缓……她好象诉说着这个双拥模范城的动人故事。这里向读者介绍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它就是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武装部长刘正斌四年如一日为军人操心劳神的事。 老刘是个老兵了。1991年,在他离开了自己用青春和汗水写满了20个春秋的军营,转业到地方的第5个年头,被工厂任命为  相似文献   

18.
燕山深处,当嘹亮的军号刚刚把群山唤醒,杨立丰就骑着她那辆“拥军号”自行车来到了军营。 杨立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10年来,为了提高驻军“菜篮子”的质量,她义务为军营传授蔬菜新技术种植方法,赠送资料设备,培训战士技术员、“种植能手”约320名,帮助新建或改建大棚、温室、种子场23个。她骑着自行车,走遍了驻车部队的每块菜地,每个温室和大栅,她和她的自行年也因此被官兵们誉为“永不停歇的‘拥军号。  相似文献   

19.
张海兰,原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雪亮加层玻璃厂的一名工人。10多年前, 这个在海滨长大的姑娘,像春天的花朵, 在海风的吹拂下,是那么的鲜亮。可在1990年的一天,当她带着希冀踏进那个军营时,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这枝长在海滨的花  相似文献   

20.
魅力女兵     
《解放军生活》2012,(5):32-33
魅力编号33萌芳【个性写真】她是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的硕士,珠光宝气的时尚生活她并不向往,毅然决然走进绿色军营。作为宣传骨干,她把文艺宣传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她大方温婉,阳光向上,能用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