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亲爱的兰兰同志(这是父亲对母亲的昵称)从即日起光荣退休了!为这事,我们可要好好庆祝一番!二妞(父亲对我的专称),来,咱们敬你妈一杯!”父亲高兴得手里一边举着酒杯,一边推着满头雾水的我。其实,此时,这张桌子上的三个人的心情并不都像父亲那样眉毛、眼睛、嘴巴乐得都咧成了平行线。我想,母亲退休的消息在我们家里,也就是他——这个惟一的男人感到高兴了。早在两年前,父亲就曾劝说母亲办病退。母亲本是海军总医院的护士长。这份在别人眼里并不打眼的工作却让母亲为它付出了大半生的智慧与辛劳。一张张奖状,还有她腰上做了手术的刀疤便是对她敬业而又勤劳的最好  相似文献   

2.
社区变化多     
正"每到傍晚,我都会和老伴在小区里散步,走在宽敞平坦的路上,感觉明亮的路灯照亮了我们幸福的晚年生活。"6月28日,建工师六建四分公司退休职工常振良一边散步一边满足地对笔者感慨道。常振良在四分公司工作生活了半辈子,居民小区内一点小小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以前小区里是泥土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很多老年人因此扭伤过脚。要是遇到下雨天,路面上到处是小水潭和泥巴,出门都要挽起裤腿……现在是大不一样了。"常振良回忆说。  相似文献   

3.
李兆中 《政工学刊》2010,(11):69-69
看到同事一脸焦虑和痛苦的神情,问起缘由,她说:“我已经很清楚我多年的痛苦生活,是因为我没有办法原谅我母亲在我小时候的所作所为。她在我出生56天的时候,抛下了我和父亲移情别恋。现在我作为一个成年人,已为人母,周围的邻居和我父亲都劝我试着原谅母亲,因为母亲身患绝症,  相似文献   

4.
想娘亲     
2014年10月1日是我43岁生日。往年过生日,不论是在单位,还是在漂泊的大海上,首先拨通的肯定是山东老家母亲的电话,"妈,今天是我的生日,孩的生日娘的苦日,记得买点好吃的,我在执行任务不能回去看您了。"然而现在,这个电话竟成了莫大的奢望,手拿电话,怅然若失,心像被掏空了一样,母亲已走了两年了。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1月11日星期二阴今天我到地里察看冬灌情况,承包户张以明迎面走过来,便聊了起来。这几年,张以明积极走多元增收之路,一面种植棉花,一面进行生猪养殖,目前已有1000头存栏猪的规模。在谈起如何运作时,张以明兴奋中带着忧虑,他告诉我说,因基础建设投入太大,现在急需近20万元的资金周转,一家人非常着急。我一边鼓励他,一边想着该如何帮他解决这一难题。回到办公室后,我和连长商量召开了全连干部大会,专题研究如何解决张以明的难题。最终,决定由连队8名干部共同  相似文献   

6.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怀念母亲时说过如下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很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可是有很多家庭却把孩子成才的希望寄托在请家教上。据抽样调查表明,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年级高低,请家教辅导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行为。  相似文献   

7.
致富窗     
反季种植巧增收这是我今年种植的反季节玉米,籽粒多、个头大、口感好、外形美。最重要的是,现在可以上市了,一块五毛钱1个,供不应求。前不久,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官地社区6连职工刘杰在菜地里一边掰玉米,一边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8.
母亲     
樊凤阳 《政工学刊》2010,(10):78-79
时光飞逝,转瞬我已步入老年,许多记忆都已模糊,唯独对逝去母亲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有的感动于当时,记忆久远;有的当时并没留意,而到后来以至到现在才倍感珍贵。母爱像陈年酒,珍存越久远越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9.
那是前年的事情,我在单位业务部门工作了几年后,如愿竞聘上了中层副职。本以为顺理成章可以担任业务部门的副职,没想到却被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只是一个虚职,一点油水都没有,我感觉很失落,每天都无精打采的。母亲发现了我的变化,询问原因,我垂头丧气地说:我现在的职  相似文献   

10.
一边是儿子痴呆、妻子下岗、母亲瘫痪、父亲患癌,一边是连续13年立功受奖、3次出任人武部主官、3次带出先进单位。 这一切,都发生在被广州军区评为“廉政建设先进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也不能讲出深奥的哲理来。然而,在我心里,母亲胜过任何一个哲学家,因为我要的不是哲学家,而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她的一生是清苦的。母亲七岁时外祖父就过世了,是外祖母把母亲一手拉扯大的。早年家穷,母亲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母亲却十分好习字。我上完小学升入初中,在母亲的眼里,已然是一名"文化人"了。因而,母亲干完家务,就会早早地守在我身边,静静地做着针线活,待我功课做完,母亲就会拿来纸笔,拜我为师。起初,我俨然一副严师的模样,有板有眼地当起老师,教我的"学生"母亲来。母亲写的字并不端正,歪歪斜斜的,可母亲却十分地认真,  相似文献   

12.
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选择了沉默和隐忍,直到她去世,我才突然发觉,母亲是如此爱我,而我是如此无知和内疚。我的母亲一生辛苦,没有享过一天的福。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很穷。由于长期操劳,缺少营养,母亲身体越来越差。1994年6月,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她才到太原来看病。医院检查为食  相似文献   

13.
我保存着一尊纯白的瓷质毛主席半身塑像。这尊塑像在我们家中有多少个年头,我已无法说清,只知道从我懂事起,就一直安放在堂屋平柜的中央。现在,母亲  相似文献   

14.
军人的爱情     
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三年了。三年前,母亲因病住进了医院。那天下午,我在病房看护她,她说,你工作忙,先回去吧。当时我看母亲病情基本稳定,精神也比较好,认为没事,就回家了。没想到两个小时候之后,母亲竟然去世了,弥留之际,没有见上母亲一面,是我一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再没有睁开眼睛,再没能说一句话。我握着母亲慢慢变凉的手,一声声叫着,心如刀割,忍不住大放悲声。我不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我,没有和我见上最后一面,没有给我留下一句话。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唠叨     
母亲生于1945年,今年74岁。和一般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样,母亲爱唠叨。记忆中,母亲唠叨的时候,我是不能走神的,否则,母亲便会提高了嗓门道:“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母亲的唠叨很琐碎,有时像个气象局。我长时间身处藏区,与母亲的交流大多是书信、电话。  相似文献   

17.
当双脚一踏上被誉为“水兵母亲城”泰州土地上的时候,我接触到的第一位人物是出租汽车的司机师傅。这位来自泰州最普通的群众,在短短的10分钟“车上聊天”中,他告诉了我一个水的泰州,其随口吟出的诗句让我的眼球猛地振奋了一下。而告诉我泰州正在举行纪念海军诞生55周年系列活动,其言语神态那股兴奋劲更让我心里猛地热乎了一把。此刻,我这个至今仍未让师傅知道我就是海军的海军,兴奋早已不已。我为“水兵母亲城”的人民热情、大方,具有的文化素养感到骄傲,为我们海军拥有这样的”水兵母亲城”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8.
母亲的第一次感动我的母亲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1999年不满十七周岁的我参加高考,经过三天的辛苦努力我顺利完成了考试科目。母亲和我一起看着标准答案、估分,准备填报志愿。母亲说,"孩子,你准备报考什么大学?""妈,我的成绩过省重点本科线应该没有问题,我想考……""报考军校吧,军事院校对于招收应届高考生与地方大学相比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报纸说军队建设要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这些都说明部队现在一定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想经过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锻炼,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19.
我的足球场     
我的第一个足球场是上小学时学校旁的一块收割后的稻田。8岁生日那天,我收到了在空军部队工作的爸爸寄来的一个足球。这个生日礼物,开始了我的业余足球运动。学校没有足球,我们只能到外面踢球。这块稻田培养了我对足球的兴趣。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在都市工作的机会参了军,来到军校学习。在训练基地那片一边高一  相似文献   

20.
难忘军礼     
我对军礼有种特别的感觉。从小在部队长大,每见到身边走过的军人总会用稚嫩的手学他们敬礼,通常会惹来一阵笑声后又会伴随些嘉许。长大后没有考上大学,我便选择了从军。临走那天,我没想到一生曾两次上战场的父亲会当着我的面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一边熟练地给我打被包,一边使劲地揉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