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海上高速运载工具——地效翼船的过去和现状,特别是其在俄罗斯的发展.分析了地效翼船的性能及技术特点,并讨论了它的商业用途和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地效飞行器地效飞行器,也称作飞翼船、地效翼艇,它利用地(水)面效应和动力增升原理,在地效区里飞行,使升阻比增加,气动效率大大提高,是介于飞机、舰船和气垫船之间的一种新型高速飞行器。地(水)面效应简称“地效”。当飞行器在接近地(水)面飞行以及在起飞和着陆(水)过程中,由于地(水)面与机翼下方的空气相互作用,在机翼下方产生气垫,环绕在机翼四周的气流发生改变,使飞行器升力增加,阻力减小,导致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增大。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造船界以经常推出新船型而著称。最近又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极具发展潜力的“超高速”船舶,被命名为穿浪三体半地效翼船。开发这种半地效翼船的初衷是商业运营,但由于其所具有的极佳性能,不排除今后会用于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4.
10月15日,“库尔斯克”号回到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沉睡海底14月之久的“库艇”终于浮出水面。一波三折,“库艇”终于浮出水面 上月底,俄罗斯媒体纷纷报道说,“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打捞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直接起吊沉没海底已一年多的“库艇”的海上作业马上就要开始。于是,记者于9月24日乘坐图-134型客机,从莫斯科起飞前往俄罗斯西北边陲重镇摩尔曼斯克,采访打捞“库艇”的过程。 共有1150名俄罗斯和外国记者报名参加打捞“库艇”的报道。为记者们工作方便,新闻中心安装了30台电脑、90条通信线路和150部电话、180张办公桌。新闻发布厅里还安装有巨大的电视显示屏。每天上午10时和  相似文献   

5.
2001年8月12日是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一周年的纪念日。一年前的这一天,正在执行演习任务的“库艇”在巴伦支海演习时发生爆炸,艇上118人全部遇难。这场悲剧对俄军队、政府乃至整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失事原因至今仍是个谜。为尽快查明真相,打捞“库艇”的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而与此同时,另一场斗争——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库艇”展开的军事技术保密与窃密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在传统上是十分重视水雷战的国家之一。其水雷库存位居世界首位,水雷战舰艇的级别、数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之最。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是惟一一个未装备猎雷舰艇的海军大国。当时,俄罗斯拥有1级布雷舰、16级扫雷舰艇。在反水雷技术上已远落后于西方。  相似文献   

7.
魏岳江 《当代海军》2005,(10):25-26
据俄罗斯《红星报》报道:2005年8月7日,被困海底3昼夜的俄罗斯 AS-28小型潜艇终于浮出水面,艇上7名乘员全部生还。2005年8月4日上午,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一艘小型潜艇在堪察加半岛东海岸别廖佐瓦亚湾海域进行深潜训练,艇上共有7名乘员。大约一个小时后,该艇报告说潜艇无法到达指定地点,原因是螺旋桨被缠住了。据报道,出事的潜艇型号为 AS-28,长  相似文献   

8.
挪威地效船国际公司(简称 ESI 公司)与欧洲7家公司合作,运用其独特的“气垫支承船”(Air Support Vessel,ASV)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具有混合船型特征的“非全垫升”气垫登陆艇。这种概念型登陆艇在艇体材料、非全垫升气垫支承、艇体结构与线型、动力装置等方面均有所突破,许多性能优于传统的排水型登陆艇和“全垫升”气垫登陆艇。尽管这种登陆艇还处于研制初期,但其创新技术的潜在实用价值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9,31(1):45-45
据报道,北德文斯克船厂将会在2010年完成俄罗斯第四代多功能攻击型核潜艇“亚森”级首艇“北德文斯克”号的建造,该艇于1993年开始建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下半叶,美、俄都在为21世纪继续称霸海洋研制新型海军装备。为此,美国提出了DD21、CVN 21等方案,而始终不见俄罗斯有什么动静。时至今日,俄方才透露出一些消息:俄罗斯有210! 210是什么?是俄罗斯海军定为绝密级的潜艇,是苏联/俄罗斯面向21世纪研制的超前一代多用途核潜艇。有消息称这是一级特种潜艇,用于深海电缆情报窃听和特种作战,仅从该艇建造的15年间和下水仪式时所采取的极严格保密措施,以及设计出自总有惊人之作的老牌单位——孔雀石设计局来判断,210绝对是一级不同寻常的潜艇。本文综合了网上各种信息,并根据对俄罗斯舰船工业水平和科研实力,对210型艇做了一些大胆推测,欢迎读者指正,以完善该艇的绝密档案。  相似文献   

11.
掠海地效翼艇是典型的空气动升力型高性能船,可以在表面效应区内利用空气动升力,摆脱波浪干扰和水的粘性阻尼,而在适航性与快速性上都有质的飞跃,兼具船艇与飞机之优,可谓扬长避短。因其能掠海凌波贴水巡航;也能以水橇、着陆轮等登滩越冰滑行;还可平静降落在水面或浮航;又广泛采用新  相似文献   

12.
军事运输装备的发展,一直与战争样式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空中运输能力的突飞猛进,促使空中“外科打击”方式频频奏效;武装和运输直升机的问世,引发出垂直包围战术和“蛙跳”战术;气垫登陆艇、地效翼艇的应用产生了“超海平线”两栖作战理念。战法催生技术,技术改变战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目前还是“纸上谈兵”的新型军事运输装备,在不久的未来将会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06,(3):F0003-F0003
2010年,美国宇航局的所有航天飞机都将退役,取而代之的将是美国宇航局未来的新型载人飞船CLV。该飞船能够直接飞到月球和火星,其设计试验工作目前已经展形。据称新型载人飞船CLA不是航天飞机,甚至与目前服役的航天飞机大不相同,从外形上来看,新型飞船CLV更像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和原来的“阿波罗号”,也是被绑在运载火箭上起飞的,新型飞船将是全新的真正意义上的载人宇航飞船。美国宇航局在开发新一代载人飞船CLV的第一阶段已经耗费5亿美元巨资,在2007年美国宇航局的预算案中还将对此项目有 更大的投入。美国将开发新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西方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积极进行地效飞机的研究,而且有些样机已经走出了实验室,据报道.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早在1932年,芬兰发明家卡里奥就率先制造出世界上首架实用型地效飞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从飞船起步的。起步时的中国,不得不面对一个跟俄罗斯、美国存在40年差距的问题。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论证的时候,预计经过10年努力,到2002年中国飞船才可以上天。但到2002年,前苏联第一  相似文献   

16.
目前,西方一些军事强国正在积极进行地效飞机的研究,而且有些样机已经走出了实验室。据报道,最近我国已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效飞机,也称气垫飞行器。它是飞机和舰艇的“混合物”,形似飞机,又具有船身,能贴近海面或地平面高速飞行。早在1932年,芬兰发明家卡里奥就率先制造出世界上首架实用型地效飞机。该飞机长2.6米,宽1.93米,有效载荷80千克。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苏联、英国、日本等国相继研制了多种试验型地效飞机,特别是苏联投入较大,效果明显。80年代初,苏联研制出了名  相似文献   

17.
在7月刚闭幕的俄第二届圣彼得堡国际海军展上,俄罗斯首艘“拉达”级(677型)柴电潜艇“圣彼得堡”号吸引了世界许多参观者的眼球。为什么会如此引人注目呢?一是它出身名门——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该设计局是俄罗斯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潜艇设计局,相继为苏联/俄罗斯海军研制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常规潜艇,为苏联/俄罗斯甚至世界潜艇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是它标志着俄海军第四代常规潜艇(俄罗斯独立之后推出的首级常规潜艇)建造新纪元的到来,把俄罗斯常规潜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艇体设计、结构和舰载设备构成上,约有120处体现了最新科技成果,并且艇上的  相似文献   

18.
俞征 《宁夏科技》2002,(9):25-29
“地效尖兵”原叫地效飞行器,又叫地效飞艇,也叫地效飞机。它产生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战争的发展和高技术的突飞猛进并应用于军事。地效飞行器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未来的特殊战场,地效飞行器将成为“尖兵”冲锋在战场最前头。  相似文献   

19.
<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是人类历史上排水量最大的潜艇,冷战结束后,在美俄核裁军大背景下,不适合俄罗斯新时期海军战略的"台风"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组照片由B.LUKYANCHUK于2009年12月19日在位于白海沿岸的北德文斯克拍摄,这里也是"台风"级艇的建造地,照片中左边为3号艇"阿尔汗格尔斯克"号(TK-17),右边为4号艇"塞维尔斯塔利"号(TK-20)。  相似文献   

20.
4月15日,俄罗斯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在俄北冰洋港口城市北德文斯克下水试航。这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打造的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它的下水标志着全球战略核潜艇正式迈进下一代,也意味着美俄英法等核潜艇强国正式拉开新一轮水下角逐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