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争轶闻     
1874年11月7日出版的《美国医学周报》,记载了在密西西比州的雷蒙德之战中的一桩奇异的事情。据维克堡的凯伯斯医生说,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一位当兵的朋友的阴囊,并连同其左睾丸一起飞走.该子弹射入附近一座房子后,碎片又崩人一位17岁少女的左腹部,278天之后,这位少女竟生下一  相似文献   

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14):59-59
英军与锥形子弹 1823年,英军陆军上尉约翰·诺顿提出了最早的锥形子弹设计,英军军需部对此不屑一顾,理由是圆形子弹已经沿用300年,实无更替必要。1836年,英国著名发明家威廉·格林纳(他发明的电灯泡比爱迪生的还早33年)也设计了一种使用底火的锥形子弹。  相似文献   

3.
枪击趣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作战的英军二等兵史密斯举枪向五十米外的一个德国狙击兵瞄准,可那个德国兵动作更快,先他开枪,子弹竟射入了史密斯的步枪枪膛,而史密斯却安然无恙。现在,那支步枪还保存在英国美斯顿博物馆内。  相似文献   

4.
自越南战争以来,美国步兵最珍贵的武器和最可靠的朋友就是M-16轻型步枪——能连续发射毁灭性高速子弹的致命步枪。然而,这种性能可靠的武器即将被一种让人“无处藏身”的新型高科技步枪所取代。美国陆军不久就将为步兵配备的这种新型战地武器,旨在通过赋予美军在实战中向各个角落射击的能力,使战术发生彻底变化。  相似文献   

5.
一次,我在给民兵预备役人员上政治课时,专门讲了部队武器弹药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对民兵预备役人员打靶时不能私藏子弹的问题作了重点强调。课余时间,偶然听到的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名青年民兵与他人聊天说道:他父亲年青时当过民兵连长,经常组织民兵打靶,他见到家里有半盒步枪子弹,这些子弹在墙角一放就是好多年。父亲前年去世后,他看到那些子弹在墙角都发了霉,生出锈来。当时不知如何处置,他听说私藏子弹  相似文献   

6.
子弹散布中心正态总体分布参数的融合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带有均匀抛撒子弹头的常规导弹的命中精度评定 ,其关键在于子弹散布中心分布参数的准确估计。通常的方法由每次试验的子弹落点数据获得一个子弹散布中心 ,再由少数的几个散布中心数据、运用经典的统计方法求散布中心的正态总体分布参数 ,其不足之处在于小样本条件下采伪的概率很高。考虑到子弹散布中心只是子弹落点数据的一阶矩 ,并不能充分表达子弹落点数据所蕴含的信息量 ,而子弹落点个数远远大于导弹试验的次数 ,子弹落点所蕴含的信息比子弹散布中心所蕴含的信息要丰富得多。鉴于此 ,研究了一种子弹散布中心总体分布参数融合估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政府目前正在研制一系列会伤人但并不能致人于死地的“非致命性”武器。 耳光弹 常规橡皮子弹很容易把目标的眼睛打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非致命武器技术改革中心研制了一种更软的子弹,被这种子弹射中的感觉就像挨了一个大耳光。同时研究人员也正在探索另一种可调节子弹。士兵们可以在战场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这种子弹的软硬程度。如果采用敏感能量来调节,目标要么被吓昏要么被打死。  相似文献   

8.
21年前,徐某的丈夫当民兵时,在当地曾负责看守铁路隧道和大桥。1995年丈夫去世,徐某在清理丈夫的物品时发现12发步枪子弹、5发手枪子弹和1枚拉线手榴弹,徐某因不知如何处理,就悄悄将其收藏于老房子一木箱内。  相似文献   

9.
前些日子,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节目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位瑞士男人打开家里的柜子,里面枪支、子弹、钢盔、军服,一应俱全。主持人请嘉宾们猜“每个瑞士男人家里必备军用品”是真是假。其实,这题并不难答,瑞士全民皆兵的国防预备役制度是世界上有名的,每个25岁到30岁的瑞士居民,都由政府发给一支步枪、20发子弹和军服,直到65岁才交回。没想到,在座的5位挺有知识的嘉宾,竟有4位认为这是假的,其中还包括一位文职女军官,他们的“论据”也蛮充足: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家,实在没有必要去惹这些麻烦事儿。只有一位女士说这是真的,理由是人家起码应该有一把当时正在主持人手里  相似文献   

10.
子母弹子弹落点模拟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分析子母弹子弹落点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在抛撤圆内存在毁伤死区的子弹抛撒情况,构造了子弹的随机抽样公式并对抽样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得改进后的子弹落点模拟更加符合子弹的实际落点分布.构建的子弹随机抽样公式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子弹落点模拟研究,使模型与方法具有较高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死于日本名古屋的地下防空洞内.致其死因的是1935年爱国义士孙凤鸣打到他背部的那颗子弹. 汪精卫背部的子弹一直没取出来,久而久之,铅毒蔓延,侵及骨髓,以致背部时常作痛.1943年8月,病情继续恶化,不仅背部,胸部及两肋也开始疼痛.经多方医治,均不见效.同年12月,经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诊断:疼痛由背部子弹所致,必须手术取出子弹,才能根治.同月19日,在南京日本陆军医院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2.
由西班牙研制的一种120毫米子母迫击炮弹,同155毫米火炮和多管火箭炮一样,既有面积压制作用,又有反装甲作用。这种迫击炮弹有两种,分别装有15个和21个子弹。子弹都是采用钢制弹体,直径为37毫米。当时间引信作用炸开弹丸并使弹丸的卵形部脱落时,子弹被抛出。抛出后,稳定带展开使子弹定向以便向下垂直降落,当子弹  相似文献   

13.
子母弹子弹弹道稳定性对于子弹引信解除保险和子弹终点毁伤意义重大。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子母弹子弹开舱与抛撒环境,建立子弹弹道运动数学模型,分析子弹运动状态和影响子弹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子弹飞行稳定性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子母弹子弹的作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2,(5):70-70
开瓶器的前世军缘 17世纪的滑膛枪和子弹都不靠谱,子弹卡在枪膛里很常见,所以,当时有专门从枪管里拨子弹的螺旋状工具。一位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但极有可能是个酒鬼的士兵意外发现,这种工具不仅能拨子弹,拔酒瓶木塞也很顺手。那个时代的“生活小窍门”同样流传甚广。据说很多士兵临到战场上子弹横飞时赫然发现,他们的拨弹螺旋器竟然被妻子留在了家里。因此之故,18世纪,英国出现了第一批专用开瓶器。  相似文献   

15.
在电影、电视画面中,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场面,指挥员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响成—片。在枪响的同时子弹飞了出去。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子弹和枪声谁跑得快呢? 你可能会说,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大约是900米/秒,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340米/秒,子弹的速度是声速的2倍多,当然是子弹跑得快。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子弹在飞行过程中,不断地跟空气发  相似文献   

16.
对子母式穿甲弹子弹的发射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了子弹长度与子弹飞离母弹速度的关系、子弹长度与火药燃烧率的关系、子弹长度与母弹弹头部发射孔内最大压力的关系以及子弹的长度与子弹发射所需时间的关系,为子母式穿甲弹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枝摘去了眼睑的枪,准星在不知疲倦地日夜守望子弹列着队,依偎冰冷的枪膛黑洞洞的枪口,指示向右看齐的方向青春被折成一柄沉默的枪刺,挺立在使命出膛的路旁冷风驮着乌云的裙裾,在枪口觑伺游荡夜,静谧得放不下一张能让爱安睡的床甚至接不住,接不住一粒空气落地的声响子弹拍醒了蛰伏于心底的那团火焰悄悄酝酿把下一轮战斗打响子弹呐喊着钢枪的思想,这声呐喊承载了子弹生命中所有的重量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一个属于战士的食指  相似文献   

18.
今年1月7日,台北新闻报道,美军向台湾订购3亿发5.56毫米子弹。这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历经数次局部战争,2003年又发动伊拉克战争,库存弹药殆尽,国内子弹产量难以及时补充。于是,美军决定进口用于M16、M4系列步枪的子弹,在考察了韩国、新加坡、泰国和台湾后,对台湾产的子弹质量较为满意。同时,台湾子弹产量大,报价也出奇地便宜,每发子弹包括运费和保险的价格仅为7元新台币。这批数额巨大的子弹交易意义非同寻常,是台湾最大的一笔军火出口,即便是以几乎成本的价格出售,对于台湾的军工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近年来台湾弹药生产供大于求,弹药库存堆积消耗不完,军工厂也无事可干,生产线大部分时间是闲置的。这笔订单无疑给台湾的军工厂带来了一定转机。今年3月6日,台湾有报道称美国防部代表团飞赴台湾采购军品,清单列举300多项内容,包括次系统、个人装备、军品、弹药、手提电脑、无人飞机、红外线装备、JSF  相似文献   

19.
笑笑好心情     
最好多带几颗子弹在一次射击比赛中,一个射手射出的子弹全都脱靶了。当他把完整无损的靶纸交给裁判时,似乎很惭愧地说:"看到这靶纸,我真想一枪打死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陋岩 《国防》2005,(10):81-82
井冈山在旧版百元人民币的背面我找到了你红缨枪和鸟铳早化成了满山的苍翠伟人的《西江月》墨迹未干横竖撇捺全是刀枪剑戟绵绵五百里英雄史诗标题是八角楼里的红五星沿一幅狂草一路向上你就会感觉到今天的珍贵瑞金从地图上看你只是一粒未曾发芽的谷子离你几厘米远的地方狂啸着狰狞的子弹而就是这一粒谷子竟让一种信仰把中国1931年的天空遵义娄山关的枪声稀稀落落乌江上红旗招展忽南忽北声东击西赤水河的水纹充满智慧一行流动的汉字扛着红旗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那蓄势待发的力量重新找到了一条起跑线延安那一方黄土那一曲秦腔那一块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