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费不足,标准偏低,所有军队医院都面临着收诊病员越多亏得越多的局面。于是,许多部队官兵叫喊吃药难、住院难。开封155医院在困难面前不等不靠,坚持改革开放,自筹资金近500万元,建了外科楼,门诊楼、传染科楼,购置了多种先进医疗仪器,改善了医院的医疗及工作条件,使医院成为开封地区设备较齐全、较先进的医院。每日保持门诊病人500——700人左右,今年上半年毛收入288万元。这个医院开门办医的目的很明确——以民保军。军人吃药、住院优先保证,喊“难”的没有了。何风摄影报道  相似文献   

2.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现役军人住院医疗,由原来的地方公费医疗转为军队体系医院免费治疗。作为边远山区县级人武部来说,要到军队体系医院治疗,确实困难重重。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病员输送难。边远山区人武部一般山高路远,编配车辆又少,到军队体系医院就医不但用车不方便,车辆消耗费用更是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自有军队以来,军人待遇作为一种制度,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古往今来,任何国家既有军队,就会有军人待遇制度存在。在我国古代的“耕战”、“农战”时期,农人平时耕田务农,战时即由国家遣入战场作战;农人从不是军人到准军人,从准军人发展到组成军队的军人;国家从不给任何报酬到发给少量实物,从发给少量实物发展到按功劳、按官职发给俸碌。时代发展到  相似文献   

4.
建立军人大病医疗保险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军队医疗经费由医院和军人所在单位分开管理,医院每年按实际收治军人计领床位经费,军人所在单位每年按实力标准计领卫生事业费和单位补助经费。一般小病在部队卫生队(门诊部)治疗,大病则到附近的军队医院医治。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由于利益驱动,有的医院愿意接收地方病员,不愿  相似文献   

5.
军人保险的军地接轨是指军人由于退伍、转业、复员、退休的原因,在返回社会时,通过立法程序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将其在军队的保险关系转移、衔接到地方社会保险体系中。它体现了军人保险关系向国家社会保险体系的回归,是国家对军人应享受保险待遇的延续,接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保证军人回到地方后享有与地方成员相当的社会保险权益。顺利地实施接轨对于维护军人的权益、促进军队的发展和保证社会的安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理论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的西北部有一座山叫曹山。这个以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如今因为一个叫刘志新的退伍军人而声名远扬了。多少省市领导、多少军队将官、多少企业老总、多少复转军人。来到溧阳几乎都要到位于曹山脚下的紫竹林生态园来看一看。以求从中得到一些教益。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人武干部的军政素质,保证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开好局,起好步,四川南充军分区近日举办了一期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针,以中央文件和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为内容的集训班。通过两周的训练,人武干部能自觉“增加三个意识、适应三个转变”。一、增强条令意识,适应由地方干部到军队干部的转变。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工作,一些同志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军人意识淡化、条令意识淡薄的观  相似文献   

8.
军属李晓华     
自产生了国家,便产生了军队;自有了军队,便有了军人和军属。军人和军属是两个半圆,缺了哪一半,都无法构成完整的军人世界。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加强军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要求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军事技术、编制体制、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建设,又包括军人素质的现代化建设。在军人素质中,军人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重要方面。军官是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军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从军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军官是军队现代化的主体。军委江主席多次强调,迎接新的军事发展的挑战,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兴,军队强。能不能赢得世界军事革命的挑…  相似文献   

10.
一些官兵生病后,往往绕过基层卫生队,设法到军队大医院治疗,有的甚至自己掏钱到地方医院求医。近年来,一些基层官兵只要病情稍重,就绕过卫生队,设法到军队大医院治疗,有的甚至自己掏钱到地方医院求医。对此,基层卫生队可谓是既尴尬又无奈。笔者在广州空军医院、南空某部卫生队、解放军117医院,解放军体育学院医院等单位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并结合本人当兵10年来每次到部队卫生队、医院看病的经历发现,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云南国防》2002,(2):54-54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人武部结合实际.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克服“三种错误认识,树好三个思想”:一是克服“半军半民”,学习松一点,工作拖一点,作风散一点出不了大问题的片面认识,树好军事机关和军人形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克服“军队姓军。吃皇粮,地方经济建设与己无关”的思想,树立全局意识,积极参加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三是克服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是全国贫困县难有作为思想,树立群众观点,视驻地为故乡,视人民为父母,叫响“做墨江人、吃墨江饭、喝墨江水、说墨江话、办墨江事”的口号,参加扶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2.
总政治部决定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 ,军队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着重围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展开。由于“四个教育”已经在全军持续开展了四五年时间 ,部分官兵认为没有新鲜感 ,有人甚至提出 :“是否应当换一个话题了”。这实际上是受过去那种“运动式”的专题教育方法的影响 ,总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应当看到 ,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和艰苦奋斗这四个方面 ,确实是每一个军人尤其是基层官兵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开展“四个教育”不仅有鲜明的军队特色 ,而且完全符合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军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军队对军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作为地方大学入伍的一名军人,如何在军旅生涯中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我认为,必须不断挖掘自身的创造潜力,让军旅生活在创造中得到升华,才能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军人。 许多同志说:发明创造都是科学工作者的事,  相似文献   

14.
大概是在社会上一部分人信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人生价值观以后,“军人”一词便渐渐在他们的心目中贬值了。军人转业后,他们就象把海陆空三军统称为“大兵”一样,对军队转业干部的称谓也有“创新”。如某厂调来个军队转业干部,他们会传:“喏,又来个‘老转’。”  相似文献   

15.
在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有一位支持国防、关心武装工作的好书记叫黄灿宁。他1996年任县委书记以来,认真履行人武部第一书记职责,带出了一个团结进取、同心合力的县人武部好班子,使人武部的全面建设跨入了省军区的先进行列。 人武部收归军队初期,民兵工作“人员集中难、经费保障难、时间落实难”等问题困扰着县(乡)两级  相似文献   

16.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17.
加强军人价值观建设的必然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军人价值观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这是因为 :加强军人价值观建设是使广大官兵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必然要求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两个提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当前军人价值观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官渡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视军队为长城,把军人当亲人,热忱为部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驻区子弟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投身于地方“两个文明”建设,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赞歌。  相似文献   

19.
“工作在军队、吃饭在地方”,“使用 在军队、提拔在地方”,这是时下一些人 对专武干部“军地双管”模式的一种“戏 说”。的确,专武干部“管用两层皮”老大 难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没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县(市、区)人武部来说,这种模式确 实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专武干部管理上的 难度,并直接制约着基层武装工作开展 的质量。可是,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 武部,专武干部的管理却不难。他们是怎 样破解这一难题,使这支队伍充满生机 和活力的呢?  相似文献   

20.
建立军人医疗保险制度既是克服现行军人医疗保障制度弊病,提高军人医疗保障能力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需要。军人医疗保险模式的选择只能是军队统筹与军人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以保证军人退役后其医疗保险待遇与地方医疗保障体制接轨,军人在退役时其个人帐户保险金包括本金与利息应随军人转移到接收与安置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管理。同时,必须加快军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