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入伍当兵,是我们兄弟俩儿时的梦想。2003年底,我们兄弟俩哥哥王昕、弟弟王宇如愿从陕西延川入伍到驻疆某部军营,更想不到的是又被分在了一个连队。这抬头不见低头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小曾当年对军营音乐发出了“不够体贴”的呐喊,那么今天,军营民谣面临他10年前的尴尬,对21世纪的当兵人而言,军营民谣也不够体贴。  相似文献   

3.
想起当兵的日子真是有滋有味有乐趣都是十八九的男子汉军营生活全从零开始样样任务争强胜笑送晚霞迎晨曦军旗下面都懂得谁个落伍谁羞耻要说今生有了真本事打心眼感激当兵的白子想起当兵的日子真是有苦有甜有风雨都从天南地北来相聚天天都有动情的故事家信来了轮着看心心相印同忧喜军号一响都明白服从命令是天职虽然离别军营已多年打心眼想念当兵的日子想起当兵的日子(歌词)@吴维根  相似文献   

4.
“连队细节”是一幅幅硕大的多彩多姿的连环画。浏览、观看这些画页, 咱当兵的人兴奋、自豪,备感亲切; 当过兵的人激动、慨叹并衍生出对军营岁月甜蜜的回忆;没当过兵的则意趣盎然地得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加深对军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义务兵役制,在军营外部,一方面几乎每 一个老百姓都知道,去当兵,要理个短发;一方面他 们又对军营中的理发处于一种“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 然”的看热闹层面。 在军营内部,任何一个当兵人都足以担当这方面 的教授或者意见领袖。理发,不仅仅是“理个短发” 那样简单,也不仅仅是一件件或严肃或有趣的“头上 革命事件”,它还因为是部队学雷锋和拥军活动的经典 节目,而屡屡成为印证军民鱼水情的金牌论(?)。 显学的标志之一,是在内行看门道的同时,很多 外行的人在看热闹。显学的标志之二,是它几乎与每 一个人都密切相关。无疑,今天的军营理发,早已溢 出兵营文化,由一种现象发展成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 学习这门显学,不仅意味着你能迅速捕捉住军营 文化的核心,还意味着,你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  相似文献   

7.
绿色是生命之色、希望之色、奉献之色,被喻为军营的色彩,有人对这种独特的色彩一生充满热爱。在呼和浩特市就有这样一个人,他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解放军,走进军营后他立志成为一名合格军人,脱下军装后依然十几年如  相似文献   

8.
我曾是个当兵的人,军旗上有我无悔的青春;绿色军营教会了我,爱党爱国爱人民;走路还是一二一,说话还是大嗓门;坚强的筋骨勇敢的心,洒向哪里都成金……  相似文献   

9.
张扬 《中国民兵》2014,(11):58-58
卸下军中符号的“橄榄绿”仍然挂于床头,在故乡的热土上军营回望。“—二三四”的呐喊声不绝于耳;装甲铁流的轰鸣声振聋发聩;从当兵人胸腔里吼出来的歌声响彻耳畔。军营紧张有序的日子如雷声般划过,日出日落,迎春送秋,昂扬激越,亘古未变。军营回望,军歌依然嘹亮!  相似文献   

10.
当兵是一个神圣的理想。保家卫国,干一番大事业。许多战士来到部队前,都曾许下这样的豪言壮志。然而,现实总是有点不近人情,军营和想象中的或许并不一样。当兵干什么?从走进军营的这一刻,你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陕西西安见到王新发时,第一眼就能感受出他的干练。清爽的休闲服,黑白分明的搭配,头上留着时下少有的板寸发,说话语速很快,行动健步如飞,浑身上下散发着军人特有的气质。俗话说十年磨一剑,12年的军人生活,注定了王新发生命中保存不变的品格。军营路,娘子关下铸辉煌"当兵是我儿时的梦想,虽然现在离开部队快十年了,一听到那嘹亮的口号声,我的心情就会异常地激动。"当兵的想法是受到王新发当军官三哥的影响,所以初中一毕业  相似文献   

12.
弟弟天生是当兵的料,刚满18岁就l.70米的个头,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弟弟做着军营梦,嘴上常挂着的是:军营好,军营是所大学校。但是,到现在弟弟的军营梦仍然没能  相似文献   

13.
1971年出生的谢伟初,自幼向往军营。从1988年开始,他先后3次报名入伍,但由于身体原因始终没能实现当兵的梦想。高中毕业后,同班的同学不是上大学就是外出打工,而谢伟初仍然坚持要去当兵,结果等来的还是落选。  相似文献   

14.
兵的味道     
也许你没有接触过当兵的人,对他们的了解一无所知,在你的观念里当兵的人是苦的,当兵的人是累的,当兵的日子是平淡的。也许你有过当兵的经历,对当兵的人有着很深的情愫,也许因你的子女身在警营而无时无刻不在牵肠挂肚,也许你正在端详着心上人的戎装照而痴心地煲着"电话粥"。就是因为对这段当兵的日子的深深眷恋,这种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母子情深,这种情意绵绵无绝期的儿女情长,才让你自觉不自觉地品尝着当兵人的味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方大学生军官的逐年增多,北海舰队某水警区着眼新毕业学员的长远发展,以坚定献身海防的理想信念为支撑,以强化军事素质和带兵能力为依托,提升了地方大学生军官到部队的第一任职能力,初步走出一条地方大学生军官岗前培训与使用的新路子。NO.1第一步:当兵锻炼学员实习就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样才能磨炼人、锻炼人和培养人。于是,地方大学生军官踏入军营的第一站,走进艰苦而美丽的海岛当兵锻炼。此间,安排学员跟随舰艇出海当兵实习,是重要的实践课堂。钱印毕业于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财务专  相似文献   

16.
感恩军营     
别看他们忆苦思甜时,把军旅经历说得如此动听,没准儿当兵那会儿牢骚满天飞。可多年过去后,当年那个青涩的小兵成为时代的骄子,他们对军营无不充满感恩。连当年不喜欢当兵的王石都这样感恩:“部队生活的磨砺对我日后的成功是有巨大价值的。”这种感恩之情跨越国籍种族肤色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美国电影《阿甘从军》讲述了一个弱智者当兵的动人故事,一经上演便反响强烈。但电影毕竟是电影,倘若军营中“阿甘”多了,后果将是如何呢?我们还是看看台湾军营。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当兵的多,而当一辈子兵的少。就业、上岗,这个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在军营更是随处可闻。人的年龄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军人第二次就业,有的形势喜人,有的则信心不足。而“招聘会”,这个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新鲜事物,给许多就业军人带来了便利。然而,在2002年的老兵复退工作中,广州一知名单位在某海测船大队举办的“退伍兵招聘会”,却饱受冷落,尴尬收场。  相似文献   

20.
谈起赵绍军,熟悉的人都说:"老赵可是军人的铁杆‘粉丝'。"这话不假,自小渴望当兵扛枪的赵绍军,由于视力不过关未能如愿,但他对军营的热爱却丝毫不减。这些年,赵绍军为驻地部队不知做了多少实事,不但出钱出物,而且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