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笔者走进河南省援疆干部孙文中的家,他的女儿孙嘉靖听说笔者是从新疆来的特别兴奋。"他们父女的关系特别好,自从文中去援疆之后,女儿就把文中的照片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想爸爸的时候,女儿都会看着文中的照片。"孙文中的妻子韩丽告诉笔者。谈起丈夫去援疆,韩丽的眼睛湿润了。自从丈夫去援疆,家里的一切都由她一人承担。  相似文献   

2.
照片里的主人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丈夫孙罗威,武警湖南省总队直属支队运输中队排长,妻子马樱子,是长沙市一所小学的教师。2014年7月4日,支队官兵为他们拍摄了一组迟来的特殊婚纱照。4年前,孙罗威还是军校学员,马樱子是一名大学生,他们因车结缘。7月4日,孙罗威带车执行任务,马樱子送即将出差的妈妈上车。在归队途中捡到了一个女士手提包,在原地停留一阵后没有等到失主,急于归队的他只好通过车载广播帮助找寻,最终如愿以偿将  相似文献   

3.
周湘菊,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几十年来,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沉重的军人家庭。刚近中年就两次被推上手术台,然而她没有怨言和责备,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丈夫张根亭的老家家境极不宽裕,自周湘菊1976年走进这个家,一副重担全落在她身上。十多年来,既要瞻养照顾多病的婆  相似文献   

4.
感念古诗词     
当 经历了 1 6年两地分居的生活 ,丈夫终于痛下决心作出让我随军的决定时 ,透过镜片 ,我看到了他眼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多年来 ,我们忍受着聚少离多的相思之苦 ,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 ,我用心血和汗水精心营造出一份令人羡慕的事业。我知道丈夫作出这个决定是不容易的 ,因为他明白 ,这个决定 ,将让我放弃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和优越的城市生活 ,并让已不年轻的我 ,再去面对一个新的开始。但我深深地理解丈夫 ,他爱海、爱舰、爱他的事业胜过一切。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 :给丈夫幸福、成功 ,也许是女人最有价值的终生职业。于是 ,我告别了年迈多…  相似文献   

5.
北峪村有个好军嫂,为支持丈夫服役,16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丈夫家的3位病重老人和3个先天性痴呆的兄弟,夫妻分别成为部队功臣和地方模范,受到团中央和全国妇联领导接见……这个寻常故事在河南省西峡县传为美谈。 爱的力量让她无所顾忌,毅然走进“苦难家庭” 1988年春,在空军某部当兵的王益探亲时与本村姑娘张荣产生了爱情,张荣特别喜欢这个诚实有为的年轻士兵。张荣父  相似文献   

6.
突发家庭“战争”,考验了他的忠诚 南国椰岛。2000年夏。 孙薇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丈夫犯了邪似的,刚跳出“苦海”又要往里跳。那么倔,那么傻,简直疯了!哪有这号人!想当初,多好啊! 那是1995年,李建生回到老家——黑龙江五常县探亲。经人介绍,这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通科专业”本科班出身、已在南中国海军舰上工作5年的军官,与县文化馆从事舞蹈专业的孙薇相识。军人的威  相似文献   

7.
10年,她带着丈夫40多次到各地求医,几乎常年生活在医院;女儿被送到姐姐家寄养了7载,其间母女只见过3次面;青丝变白发,真情守候每一天,只盼丈夫再穿"空军蓝"……天蓝草绿、花香蝶飞的五月,对济空某场站助理员吴晓东妻子周秀杰来说是黑色的。10年前的这个季节,丈夫吴晓东患上了一种世界上罕见的疾病:棘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神经系统免疫性缺陷疾病,身  相似文献   

8.
在豫西南桐柏老区的南阳城王府山下,座落着一户极普通的农家小院,特等残废军人李德志和他的妻子秦秀洁就生活在这里。人们时常看到秀洁或是陪着丈夫散步,或是教丈夫看报识字,人们对这个充满温馨和爱恋的特殊家庭,常常投以敬慕的目光。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后.却隐藏着一个延续了22年、鲜为人知且  相似文献   

9.
新春寄语     
牛年岁首,春意盎然。1997年首期学报带着浓浓的墨香又和读者见面了。牛年大吉多建树,学术科研满园春。这是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向广大读者、作者的诚挚祝愿!  相似文献   

10.
一首“新婚绝唱”,从炮声隆隆的战场到乡间农庄,从乌丝如翠到两鬓添霜,妻子为丈夫深情吟唱了30年……这位平凡的妻子叫陈爱芳,这个动人的故事惠存在美丽的南海之滨——广东  相似文献   

11.
黔北湄潭县高台镇陶仪村民梁忠言的丈夫陈大怀1990年不幸病故,安埋至今已4年多。每年清明,家人去上坟,都看到蜜蜂在坟内外嗡嗡地飞来飞去。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梁忠言为了解开这个“谜”。于今年7月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和丈夫于1993年11月结婚,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对婚前婚后财产都没有约定。1994年2月我开了一家副食店,投入的资金由我和丈夫共同筹集。丈夫是某企业职工,注册登记时营业执照上写的是我的名字,但丈夫的业余时间全都投入到了副食店的经营中。1998年8月丈夫下岗,由于看到副食店的效益挺好,他对做生意充满信心,想再开一家建材商店,对此我始终持反对意见,并极力劝阻,但他态度非常坚定。后我们口头  相似文献   

13.
正周女士:我丈夫与其前妻有一个孩子,现在孩子由他的前妻抚养。我想知道,我丈夫与其前妻的孩子对我们购买的房子有继承权吗?新疆凤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红宇:因为这个孩子与周女士没有形成事实上的抚养关系,所以其没有继承周女士财产的权利,只有继承周女士丈夫那部分财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14.
西安政治学院李保忠副教授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劳作,终于将带有浓浓墨香的《中外军事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出版)捧给了广大读者。作为先睹者,我不仅为他的执著精神所感动,更为他的独到见解所吸引。  相似文献   

15.
绿色情缘     
吴志伟 《政工学刊》2002,(12):64-64
1972年 ,1 9岁的林楠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部队文工团团员。 1 978年 ,林楠退伍 ,分到省电台工作。 1 980年“八一”建军节 ,她成了一名军人的妻子。1 996年 ,正当林楠细心地照顾年迈的婆婆 ,无怨无悔地支持着丈夫奉献国防 ,耐心地教育着儿子 ,尽情地享受工作的快乐时 ,生活向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胃癌”———这个令人震憾、令人听后毛骨悚然的疾病出现在她的身上。经过手术 ,她的胃切除了五分之四。从此 ,林楠成了家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婆婆把她当成了“婴儿” ,儿子也变成了“妈妈” ,丈夫转业回到地方 ,为的是能多陪陪她。林楠决定迎接人…  相似文献   

16.
幸福大家庭     
李建荣 《兵团建设》2010,(12):21-21
农八师121团制砖一厂统计肖玉红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在这个的大家庭里,有她的丈夫、6岁的儿子、父母和91岁的奶奶。多年来,这个大家庭的成员用理解和关爱,相伴走过了一个个春秋,铸就了一个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17.
赵楠 《中国民兵》2008,(3):58-59
这个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叫黄素英,她的病残丈夫叫杨明清,是一名退伍军人。当笔者得知这个令人感慨万分的爱情敝事后,想通过对她的采访解开心中的谜团。于是,头顶着暖暖的冬阳,笔者走进了这个偏远的山村,耳闻目睹了这个女人背后不平凡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8.
王群 《政工学刊》2003,(10):59-60
赵金丽和樊守功是医大同学,同样的志趣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可毕业时,赵金丽被分配到小樊入校前所在的驻宣化红一师,而樊守功却分到了小赵原来所在的西藏某部。天下事就是这么巧,统一分配,却又使他们天各一方。再苦也要撑起这个家1994年6月,樊守功回到内地休假,一对热恋的军人喜结连理。婚假刚刚过半,樊守功却意外地收到了部队的催归电报。这一天,赵金丽寸步不离地陪着丈夫。夜深了,她对丈夫说:“守功,部队那边肯定有情况,你又是医生,明天一早你就坐火车走吧。”“我走了你咋办?”“我也是军人,你就不用操心了。”赵金丽实在舍不得丈夫离…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丈夫徐涛是一名军人。2007年8月,丈夫从浙江海警一支队援藏,到西藏日喀则昌果边防派出所工作。当我知道丈夫今年不能回家过年的第二个星期,考虑再三,我还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丈夫的坚持拒绝,匆匆收拾好行装迫不及待地踏上去西藏的旅程。和丈夫分离的日子已经有500多天了,  相似文献   

20.
“下岗不失志,自强渡难关”,是王政花作为一名下岗再就业军嫂所走出的一条自谋职业的成功之路。现将王政花的事迹整理如下。自立自强闯市场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工作,我放弃了在老家的职业,于1994年3月从广西南宁市随军来到海军驻三亚部队。随军那年,正赶上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