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载人航天是集国家政治、军事、科技实力为一体的高难度系统工程。要真正把人送入太空乃至使人长时期在太空生活,必须要突破三大技术难题。 第一难题:研制出推力足够大,可靠性极端好的运载工具。前苏联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都是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2.
"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表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百名功臣受表彰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5天后,其返回舱于10月17日按照预定计划,完整、准确地返回预定地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的重要开局。实现从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100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受到人事部、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联合表彰。2、造船完工…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把载人航天的目标瞄准了月球、小行星和火星。为此,首先要研制出发射深空载人飞船的重型运载火箭。载人登月飞船一般需在50吨以上,而且其奔月时的速度要求为10.9千米/秒,因此必须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60~120吨的重型运载火箭才能发射,发射载人小行星或火星飞船则需要运载能力更大的重型运载火箭。当年美苏竞争载人登月时苏联之所以败给美国,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5,(11):8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目标的开端,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肩负三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攻克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第一阶段里通过发射四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成功解决和考核了发射、在轨飞行和返回等技术。但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每一次任务都比上一次更难,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基本技术有待攻克和验证。如飞船的姿态控制。神舟五号飞行中,返回舱里的杨利伟大部分时间都在座椅上安安静静地待着,这次不一样了,航天员要从返回舱到轨道舱去操作实验设备。来回走动对飞船的姿态…  相似文献   

6.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轨绕地球飞行14圈后,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同志乘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空天飞机     
《军事史林》2004,(5):51
空天飞机指以吸气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组合推进系统作动力装置、能像飞机那样在跑道上起降、在大气层内高超音速飞行,又能单级入轨运行的可载人飞行器,是集飞机、航天运载器、航天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既可军用,又可民用的新型飞行器.空天飞机目前尚处在概念研究阶段.它与航天飞机的主要区别是完全可重复使用,理想的空天飞机还能像飞机那样,每次飞行之后,经过简单检修和加注燃料,能很快作下一次飞行.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运载器通常是由载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运输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的。载人航天器就是装载人员在天上航行之器,其基本功能是为其中的乘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其中,相对来说体积小些、设备少些、功能差些、执行任务时间短些的被称之为载人飞船,如苏/俄的“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美国的“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飞船等。而把体积大、设备多、功能强、执行任务工作时间长的叫作载人空间站,如苏/俄的“礼炮”号、“和平”号,美国的“自由”号以及由多国合  相似文献   

9.
目前使用的多数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的,成本高昂、使用不便。人们希望有一种像普通飞机一样、能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重复使用运载器(RLV),即空天飞行器。空天飞行器是一种能在太空和大气层中自由飞行和起降的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天兵 《环球军事》2008,(19):12-13
9月6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将于9月25日至30日择机实施。目前,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状态。神舟七号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舱外航天服和伴飞卫星等产品已完成发射场区的主要测试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已基本完成任务实施的各项准备。航天员飞行乘组在发射场进行了人船箭地联合演练,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于今年金秋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继"神五"、"神六"任务圆满成功之后,我国进行的又一次重大载人航天科技实践活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开篇之作,它将首次进行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水平实现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飞跃。目前各路大军已齐聚发射场,为确保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从一次性使用到重复使用1957年10月,前苏联使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了数十种运载火箭,将5000多个航天器发射入轨。然而除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以外,目前多数的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使用运载器(Expendable-  相似文献   

13.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工业》2003,(12):8-11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周后,16日6时23分,我国自己培养的航天员杨利伟乘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地区安全落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2005,(11):F0002-F0002
2005年10月12日9时,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神舟六号飞船是多人多天飞船,与发射神舟五号飞船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有75项技术改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据火箭专家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工程主要完成载人飞行试验;二期工程不仅要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还…  相似文献   

16.
公元2001年1月10日,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飞船在遨游太空7天后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绕地球环行14圈后,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乘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自治区四于王旗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实际着陆点与理论着陆点相差4.8公里。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九月二十八日十七时三十七分,中国"神舟"七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随后,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安全出舱,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企业动态     
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蓝天,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12分钟后,飞船准确入轨,发射取得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之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部的主着陆路场上,航天员平安返回。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