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海军正在为“海豹”突击队建造一种新型小潜艇,旨在大大提高向敌方海岸秘密投送并回撤“海豹”队员的能力。该艇称作“海豹”先进输送系统,外形呈雪茄烟状,长19.81米,宽2.44米,装备有一个加压水下进出闸室,可运载一个班的“海豹”潜水员及其装备。先进水下输送系统由潜艇运载,脱离母艇后以电池为动力,用螺旋桨推进。工程主  相似文献   

2.
1991年4月德国的反水雷编队抵达波斯湾水域,这支编队除了331B级猎雷艇以外,还有两套“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即两艘HL 351级主控艇和6艘“海豹”遥控艇,德国是惟一一个派出扫雷兵力的国家。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对非接触扫雷,特别是装备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依卡”遥控扫雷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更热衷于猎雷。然而,“特洛依卡”遥控扫雷系统在科威特水域联合反水雷行动中的成功表现,不仅证明了该系统卓越的扫雷  相似文献   

3.
台军潜艇部队,被称为台军”最神秘的部队”。但这“最神秘的部队”目前居然只有4艘现役潜艇、其中2艘是美海军“加皮”-H型潜艇,艇名分别为“海狮”(791)号和”海豹”(792)号,另外2艘则是荷兰建造的“旗鱼”级潜艇,艇名分别为“海龙”(793)号和“海虎”(794)号。  相似文献   

4.
台军潜艇部队,被称为台军”最神秘的部队”,但这“最神秘的部队”目前居然只有4艘现役潜艇,其中2艘是美海军“加皮”-H型潜艇,艇名分别为“海狮”(791)号和“海豹”(792)号,另外2艘则是荷兰建造的“旗鱼”级潜艇,艇名分别为“海龙”(793)号和“海虎”(794)号。  相似文献   

5.
1958年,美国太空总署开始进行“水星计划”。这是美国第一个载人太空计划,在美国太空发展史上是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趣的是,台湾也有个“水星计划”,只不过美国的“水星谋划”是探索外太空的奥秘,而台湾的“水星计划”则是组建内太空战力,即由台湾海军执行的“海狮”、“海豹”两艘潜艇接收计划,这也是台海军建构潜艇兵力的第一步。时隔多年,本文首次将两艇接收内幕公布于众。  相似文献   

6.
近日,美国海军水面作战中心展示了一艘先进的电力推进展示艇。该展示艇将被用以实验 DDX 下一代多任务驱逐舰的实验载台。该展示艇被命名为“海喷射”。“海喷射”其实是一艘按照 DDX 外型缩尺的小型实验艇,使用水喷射作为动力,长133英尺,用以测试和展示未来将应用在先进大型驱逐舰的科技。第一项测试由劳斯莱斯海事部门发展的水下喷射推进系统,被称为 AWJ-21。此一推进概念目的,在增进推进效率、减少水下音响噪音,以及改善大型水面作战舰的机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邓志广 《当代海军》2006,(12):52-55
长期以来,利用不易被敌察觉的小艇沿敌方海岸线前进或是渗入敌人内部,一直是各国特种部队最为青睐的潜行战术之一。在过去众多战争或冲突中,特种部队利用各种传统或是新型小艇成功潜入敌方的势力范围,完成情报收集、斩首突袭或破坏等各种特种作战任务。二次大战期间,美海军突击侦察小分队利用独木舟和小艇成功潜入日军在新加坡的海军基地展开侦察活动;越南战争期间,小型江河巡逻攻击艇被美国特种部队,特别是“海豹”小队所广泛使用。由于特种小型艇具有能够把小规模特种部队送到敌人跟前而不被发觉的优势,世界各国特种部队都装备了各式小型突击艇,如硬壳突击艇和充气突击艇。这些小艇不仅灵活机动隐秘,且拥有价格优势,这是它们在各国特种部队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除水面小型突击艇外,袖珍潜艇和潜航器也是各国海军特种部队执行突击作战、破坏行动和情报收集等秘密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诞生了美国海军的第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侦察与袭击小队和海军战斗爆破小队。这些部队便是今天闻名遐迩的“海豹”小队(SEAL,实际上是sea、air、land的缩写,又译为“海、陆、空”小队)、特种舰船小队和“海豹”运送艇小队的前身。 日军袭击珍珠港8个月后,美军正式组建陆海军海滩联合侦察小队——侦察与袭击小队。其任务是直接支援两栖登陆作战:引导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上陆。1942年11月,在传奇人物菲尔·H·巴克柳的指挥下,  相似文献   

9.
动态     
“先进海豹输送系统”即将服役近日,美海军“海豹”特种作战部队开始接收首批6套“先进海豹输送系统”(ASDS),预计于今年秋季服役。该系统是一种小型潜艇,长约20米、重60吨,以电池为动力,由2人操控驾驶,最多可以运载14人(由携带装备的多少决定,通常运载8人)。ASDS最大航程200千米、最高  相似文献   

10.
铸成战争机器:“海豹”突击队员的选择与训练众所周知,“海豹”突击队现已成为美国实施低强度战争、应付突发事件、执行反恐怖作战的“杀手锏”。它行踪诡秘,“神龙见首不见尾”,充满了传奇色彩。“海豹”突击队的每一个队员都是超级军人。美国大多数海军官兵都把投身“海  相似文献   

11.
在我海军,“全训合格艇长”永远是一个与“艇”俱进的职称,无论是从小艇到大艇,还是从老艇到新艇,即使是本艇经过现代化改装,艇长和他的艇都要经过在实战条件下的全面检验,仗怎么打,考题就怎么出。因为通过全训合格考核越多,说明先进装备发展就越快,自身驾驭新装备的机会就越多、能力就越强。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战斗力的体现。初冬的某海域,海风萧萧,波谲云诡,看似平静的大海上,却处处隐藏着“杀机”。海军某潜艇支队314艇艇长马立新率潜艇,水下伏兵,与两艘装备着舰载机的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2.
1955年电船分公司根据美国海军1956财政年度计划开始设计编号为EB-269A的攻击型核潜艇,即“鲣鱼”(Skipjack)级。该级艇共建造了6艘,其中3号艇“锯鲉”号的建造却经历了一波三折。“锯鲉”号于1957年11月1日正式开工,但是由于美国海军打算尽快建造装备“北极星”型潜射弹道导弹的核潜艇,在2个月后把正在船台上建造的“锯鲉”号改成了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名也被改为“乔治·华盛顿”号。而美国海军并没有取消与电船分公司签订的建造“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的合同,因此,新的“锯鲉”号攻击型核潜艇又于1958年8月20日重新开工建造。  相似文献   

13.
独具特色的瑞典“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是一个传统的海军装备生产国,它所研制的中小型潜艇、轻型水面作战舰艇以及多种舰载武器颇受国际市场青睐。近年来,它设计建造的“维斯比”级隐身护卫舰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总体设计注重隐身瑞典是最早研究隐身舰艇的国家,它研制的“斯迈吉”号隐身试验艇曾闻名于海军界,“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正是该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斯比”级舰在总体结构设计上十分注重隐身,在减少舰艇雷达散射截面积,降低红外辐射、舰艇噪声和可见光信  相似文献   

14.
船中之船     
美国海军有一种“船中之船”,身长只有135英尺,通常隐藏于那些较大舰船的甲板之下,除非有登陆部队需要输送上岸,它是很少露面的。与这种小艇朝夕相伴的还有艇上的10名艇员。他们工作、吃饭以及睡觉全都在这只小艇上。一般情况下,他们必须在30分钟内就将小艇从“佩利洛”级两栖攻击舰的井甲板处投放入水。  相似文献   

15.
郭垒 《环球军事》2013,(21):44-45
2013年9月,新加坡ZYCRAFT公司结束“警惕”型自主无人水面艇第一阶段的研制工作,使世人再次关注马六甲海峡东口狮城这一新型装备。  相似文献   

16.
蛙人输送艇挺进水下特种战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海军部队中,蛙人输送艇(SDV)部队作为一支执行水下特种任务的武装力量一直受到较高的关注,美军的一些作战司令部(如美国欧洲司令部)对其需求度很高。9·11事件之前,美国中央司令部为阻止伊拉克非法输出石油,曾派遣了一支蛙人输送艇特遣支队在相关海域执行海上侦察与监视任务。而在美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反恐战争之后,这支部队的受重视程度则更为加强。 按照美海军的编制,一个蛙人输送艇排包括11名海军“海豹”队员、4名维修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1957财政年度计划中打算建造6艘攻击型核潜艇,而最初计划这6艘攻击型核潜艇全都是“鲣鱼”级。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核潜艇建造能力有限,无法应付大量核潜艇的建造,只好把第6艘的完工日期向后拖延。这种情况反倒使得美国海军腾出了比较多的时间来考虑对“鲣鱼”级核潜艇的设计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对“鲣鱼”级核潜艇进行改进的首要目标是加大艇的下潜深度,并在艇上装备一种新型声呐系统。这种新型声呐系统包括圆柱形主动声呐基阵和被动保角声呐,更加适于装备在水滴形潜艇上。美国海军期望新型声呐的探测距离能够达到海底多次反射距离或者海面多次反射距离(当时估计该距离大约为45700米),但是小于会聚区距离(约为63980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世界上,研制和装备水中枪的国家还不多美国和俄罗斯的水中枪各有特色。美国水中枪在美国水中特警队和“海豹”特种部队,使用特制水中枪是一个重要训练内容。特警队员们要接受严格的水下训练,学会熟练地携带  相似文献   

19.
尽管公众很少听说美国海军陆战队“威力”侦察分队,但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一直存在。到196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威力”侦察分队对特种作战已经十分精通,其指挥官甚至不愿意同新组建的海军“海豹”小队一起进行演习,因为他们认为“海豹”小队的训练水平不高。 美国海军陆战队“威力”侦察分队以高强度的特种作战训练同“海豹”小队展开友好  相似文献   

20.
“三角洲”、“海豹”突击队训练法 美国在军事训练方面有其自身的一套,在国内我早就对“三角洲”部队以及“海豹”突击队有所耳闻,今天我却亲眼目睹了,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