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为全面总结2018年军贸航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部署2019年军贸航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3月15日,2019年度航空工业军贸航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航空工业军贸质量室作了有关2018年航空工业军贸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和2019年军贸航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要点解  相似文献   

2.
由于台湾地位的特殊性,台湾军贸市场的发展一直很是兴旺。台湾地区又是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尤其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美、法等西方国家为实现各自的利益企图,积极开拓台湾市场,使得台湾军贸市场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自1995年开始,台湾开始成为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军贸市场。台湾军贸市场的蓬勃发展对未来两岸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就军备控制理论中的军贸控制理论,深入探讨对台湾军贸进行控制的策略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武船简介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船)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始建于1934年,当时名为武昌机厂,"一五"期间是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更名为武昌造船厂,2009年2月完成整体改制,现拥有17家子公司,是军民融合、有限相关多元化发展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企业。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武船占地面积6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武昌总部、青岛海西湾、武汉双柳三大生产基地和军工、军贸、公务工程船、特种海工辅助船、海洋工程装备、桥梁装备、高层钢结构、能源装备、游艇九大产品板块协调发展的格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近年来,随着国际军贸市场的迅猛发展,武船在"创建国际化武船军贸品牌,进军全球军贸市场"的理念下,利用军工技术,抓住国家军贸政策机遇,积极发展军贸板块。军贸产品由军辅船向主战舰艇转型,产品远销到非洲、南亚、中东、美  相似文献   

4.
正近10年来,防空导弹系统在军贸市场上的交易非常活跃,许多数额巨大的军贸合同都来自防空导弹系统。作为导弹军贸市场的主导产品,防空导弹系统未来依然占据该市场的主要份额。防空导弹系统军贸市场基本情况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2004~2014年,全球防空导弹系统的交易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主要出口国在防空导弹系统军贸市场,俄、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S-300  相似文献   

5.
经济利益是关系着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经济繁荣的大事,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军贸在很多场合下是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因为军贸利润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一。军贸的实力是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一定反映,决定着这个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随着国防工业产品出口向商业化方向发展的速度加快,刺激军贸活动的种  相似文献   

6.
土耳其在防务问题上的态度是影响土美安全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否实现战略自主的前提和基础。以正发党执政为界,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耳其防务自主的进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通过梳理这一过程,分析并总结出美国霸权行径引起土耳其的不满是防务自主力量建设的根源,同时受到土耳其寻求大国地位、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化与北约保护效能的不足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归纳出土耳其在独立开展军事行动能力和本国军工产品研发与军贸创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最后指出,由于美国的影响、核心技术的短板、人才外流和经济的脆弱,土耳其防务自主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但土耳其不会放弃这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发展军贸的经济动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博  张允壮  曾立 《国防科技》2008,29(1):88-92
尽管军火贸易动机尤其是军事大国的军贸动机都是多元的,但作为世界上最赚钱的交易之一,经济利益无疑成为世界军火贸易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俄罗斯军贸发展现状回顾的基础上,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对1992~2005年间的俄罗斯军品贸易和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本文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俄罗斯发展军贸的深层次经济动因,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维持就业、创造外汇、促进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8.
正军贸(Arms trade)是基于国家战略利益得以维护和发展而实施的特殊贸易活动,是国家政治和利益的延续,具有政府授信和国家间贸易的特点。军贸产品绝非简单的买与卖,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军工企业而言,军贸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是全新的课题,涉及产品合同、履约、设计、验证、生产制造、监督、验收、交付等方方面面。随着产品交付,产品外观质量渐渐浮出水面,引起了甲乙双方的关注。军贸产品外观质量管控的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防务市场的萎缩,各个国家都在寻求“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模式。日本的军工产业体现出了典型的“寓军于民”的特点。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先进,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二战结束后,由于战败国的地位限制军工产业的发展,日本奉行“寓军于民”的军工发展战略,使民用生产中蕴涵着巨大的军事生产能力,为日本悄然走向军事大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军工产业的恢复与发展 二战结束后,日本沦为战败国,其军工生产发展受到了国际  相似文献   

10.
正为期5天的第十三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IDEX 2017)于2017年2月23日落下帷幕。本届防务展共吸引了来自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的1250家军工军贸企业参展,其规模和数量均已超过上届的56个国家和地区、1200家企业。在5天的展期中,全球著名的各大武器装备制造销售商均派出庞大的参展团队入展,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军队也派出高级别代表前来观摩、洽谈军贸和合作事宜。作为东道国的阿  相似文献   

11.
正OPM就是用别人的钱战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世界军品营业额最高的国防工业承包商,采用了OPM战略获取发展资金和转嫁经营风险。在企业业绩提升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资金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制约因素。为在军品订货减少、国际军贸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保持营业收入的增长,解决制约军工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顺利并购重组和产业整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用了OPM战略。航天防务工业正经历深刻变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开始.国防科工局(包括原国防科工委)已先后近二十次以“中国防务(CHINADEFENCE)“的名义统一组织我国军贸企业参加国际防务展.系统展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形象和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对军工对外合作与交流和军品出13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防务对外依赖、军工受制于人是国家安全的致命“软肋”,强国必须强军,要维护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必须坚持“防务自主”、“军工自立”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促进了能力提升、市场拓展.经济增长。国防科技工业高度重视发展与友好国家的防务技术合作关系.按照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重视与发达国家的军工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根据合作国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与许多友好国家开展了包括军贸往来,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市场表现出新的特点。贸易总量呈减少趋势;秘密武器交易急速升温;俄罗斯军贸正走出低谷;中东地区军火储备有增无减;亚洲军贸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军贸这种新的态势,主要在于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和局部地区冲突刺激着武器市场;国家政府为获得高经济效益而直接参与其中;冷战时期的大量过剩军火重新流入市场。世界军火贸易的发展走向将随着这种新的态势出现新的调整。军火销售水平将逐步趋于稳定;设计、制造和销售进一步走向集团化;高技术武器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兵器工业内蒙古一机集团坚持以军为本、以民为主、军民结合的发展之路,努力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大安全、大防务"的军民融合体系,充分发挥军工科技优势,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强军与兴企双丰收。该集团依托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大胆构筑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军民科技相互支撑和转化,培育开发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竞  相似文献   

17.
世界军事工业调整改革的政策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各国军工调整改革的政策及做法,重点分析了主要军事工业国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国防工业发展新思路,包括军工战略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军工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军工核心能力的保护、军工的集约化经营、军贸与国际合作,以及军民结合与两用技术的发展等问题,供领导和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际上许多有实力的国家在确保本国军事装备的科研和生产的同时,将推动军售作为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军贸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国家将进一步扩大军品出口作为合理利用国防科技剩余能力、有效缓解供需不平衡的重要途径,作为保持和提升军工核心能力、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的军贸事业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与普通外  相似文献   

19.
事件     
《环球军事》2010,(24):4-4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举行 中越国防部第4次防务安全磋商11月27日上午在河内举行。磋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与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共同主持。双方就地区安全、两国两军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双方对两国防务安全磋商机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推动中越两国两军关系发展的有效举措。双方表示珍视两国间的传统友谊,两军要进一步增进互信,加强在多边事务中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事件     
《环球军事》2010,(15):4-4
中新举行第3次防务政策对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马晓天7月13日下午与来访的新加坡国防部常务秘书郑子富共同主持了第3次中国-新加坡防务政策对话。双方在对话中就地区安全、两国两军关系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并就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两军关系达成了许多共识。双方对两军开展防务政策对话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次对话达到了增信释疑、加深友谊、扩大合作的目的。双方表示愿继续加强两军各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两军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将两军关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