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型模拟对抗演习回放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型模拟对抗演习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大型模拟对抗演习辅助讲评系统,对其子系统回放系统进行了重点设计。在分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数据流程和可视化表现模式,论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最终实现了回放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大型模拟对抗演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回放或展示,能够在演习结束或者阶段结束后辅助导演部或指挥员对演习过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帮助参演人员对演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大型模拟对抗演习辅助讲评系统的回放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数据流程与可视化表现模式,明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了该系统.系统通过对大型模拟对抗演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回放或展示,能够在演习结束或者阶段结束后辅助导演部或指挥员对演习过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帮助参演人员对演习过程进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据《解放军报》报道,在2000年10月13日开始的全军科技练兵成果交流活动中,进行了异地多兵种首长机关网上联合对抗演习,通过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把分布在多个省市的各军兵种、院校,以及某训练基地和某集团军、某师连接起来,进行“红”“蓝”对抗。又据台湾媒体报道,2000年8月29日在台湾举行的“汉光”演习中,通过兵棋推演,以台湾“爱国者”反导系统拦截大陆弹道导弹为假想,推断反导弹系统拦截大陆导弹的成功率和大陆导弹攻击可能造成的危害,以测试所谓台湾的整体防卫能力。报道中所说的“网上联合对抗演习”和“兵棋推演”,其实都属于我们下面将要介绍的“计算机作战模拟”。  相似文献   

4.
10月下旬某日,在南京军区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两个摩步旅运用大规模激光模拟交战系统进行“红蓝”军实兵实装对抗演习进入了交战阶段。记者跟随裁决员进入演习场,亲历我军历史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红蓝”军对抗演习,领略“战场”裁判执法演习场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用计算机模拟战术演习 ,更接近实战 ,实现真正的对抗 ;能实现连续性和可重复性 ;更能照顾全面和突出重点 ;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6.
C3I配合下炮兵间瞄对抗及取胜概率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各自 C3 I情报系统的配合下 ,红蓝双方炮火间瞄对抗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拟 ,建立了仿真模拟模型 ,给出了作战持续时间 ,双方的取胜概率 ,作战结束时双方的剩余兵力等重要作战数据的仿真模拟算法。通过改变作战系统的初始值 ,可以获得理想的刻画作战系统重要特征的作战数据 ,这在兵力部署与作战运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五角大楼通过计算机模拟演习评估精确攻击武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五角大楼网络评估办公室将用计算机军事模拟演习来评估精确攻击这样的高技术武器是如何改变战争模式的。网络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说,计算机模拟演习是正在进行的“军事革命(RMA)”研究计划的一...  相似文献   

8.
2月26日上午,6架美式F-15C战斗机飞快地掠过印度中部城市瓜寥尔空军基地的天空,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这是来印度参加为期10天的联合军事演习的美国战斗机在结束紧张的演习后“班师回朝”。 这次代号为“对抗印度04”的演习,是印度和外国空军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空中演习。印度空军发言人在演习结束后说,这次演习完成许多预定的演习任务,演习结果是“非常令人鼓舞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蓝军”是军事演习中对模拟敌军部队的专称,而“红军”则是指已方部队。《沙场点兵》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现代化“蓝军”的风采,那么,“蓝军”是如何产生和使用的呢?演对抗,兴蓝军“蓝军”最早起源于我国的模拟敌军对抗演习。公元1572年,明代将领戚继光在蓟州镇汤泉就组织过一次对抗演习,他组织了一支为数众多的“假扮敌军”部队与守备部队对抗,演练了突袭与报警、攻城与防守、突袭与增援、扩张与反击等问题。这次大演习持续了二十天,参战的士兵有十万之众,将士不下千人。这支“假扮敌军”部队就是“蓝军”的雏形。后来,我国又断断续续地组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对“台独”情之独钟的陈水扁为了实现他的“台独”梦想,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利用军事演习的多重功能对外表现他的政治企图。为此,台军演习安排巳变成了“台独”势力诸多政治举措的军事注解。 采取兵棋推演对抗方法 实施先制与反制作战模拟演练 先制、反制是台军反封锁作战中,威胁对方后方安全的一种攻势行动。先制、反制作战样式在兵棋推演对抗演练中,通常台军以计算机模拟对抗的方法进行,设想当对方在战役准备期间并有对其实施打击的征候时,或在对方战役发起之初对台实施空袭后,或宣布对台封锁后,台军实  相似文献   

11.
基于磁盘阵列的高速数据录取系统实现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磁盘阵列机的高速数据录取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脱机方式进行高速大容量的数据录取,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的持续数据传输率达到 70 M B/s,存储容量最大可达到 184 G B。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灾探测的特点和误报、漏报等问题,提出基于模糊逻辑论的数据融合算法,以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运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了火灾探测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并通过dsPIC与上位机的串行通信,实现了火情的距离监测。  相似文献   

13.
ISDT算法的数据压缩处理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程数据的实时压缩和趋势提取可以显著提高过程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传统的SDT数据压缩算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今过程控制的要求,无法获得满意的压缩结果.针对SDT算法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DT数据压缩算法,并进行了两种算法的性能对比.对合成数据仿真计算的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SDT算法的过程数据压缩性能有大幅度的提高,更好地满足了现今过程控制中实时数据处理和趋势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亮  贺朗月  牛敬华 《国防科技》2018,39(2):065-073
随着地理观测技术、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社会调查统计的迅速发展,具有空间位置的自然环境数据正在急剧增长,上升到大数据级别。而传统的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现有地学大数据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在资源访问方面,人们更加担心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由于数据交易的双方和交易中介都是互不信任的,这显然不利于数据的共享与流通,将阻碍地学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常用地学数据管理系统主要由单一机构进行维护管理,在多方用户参与的情形下,由于无法信任数据库中的数据,每一方用户都需要一个专用数据库,这样不同数据库之间数据的差异将产生繁琐的争议。区块链的到来却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不完全可信网络环境中的可信数据管理,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不可抵赖、完整性等特性,从而为解决目前依靠中心或第三方机构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信息安全问题提供了切实的方法。本文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身份验证、数据溯源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重点分析区块链如何解决流通和共享数据的问题,让地学大数据真正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多传感器的极大似然配准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据配准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先期处理过程。在研究了传统的最小二乘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三维坐标系中的极大似然配准算法 ,解决了最小二乘配准算法对于传感器相距较远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高炮火控系统射击校正中,射击诸元需要以数字量形式送入校射系统作为输入信号使用,而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大都是采用三相轴角信号形式的模拟信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采集装置实现射击诸元模拟量向数字量形式的转换。首先分析了射击诸元的采集与测量原理,设计了SCOTT变压、采样保持、A/D转换、正峰值脉冲产生、数据处理与控制等硬件功能电路,阐述了采集装置的总体工作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软件程序设计。该射击诸元采集装置的研制为高炮火控系统射击诸元的采集以及校射工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程防空武器网络化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多探测器航迹滤波与互联新技术与新方法,把数据融合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近程防空武器的跟踪系统中,得到了近程防空武器网络化跟踪系统的框架.应用数据融合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提高近程防空武器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镜像是提高数据可用性的流行方法。借鉴RAID的方法,在算法一级实现数据的冗余分布,提出基于镜像的高可用数据对象布局算法。在数据对象和存储节点失效时,利用冗余数据重构数据对象和存储节点,有效保证存储系统的高可用性。采用马尔可夫激励模型对存储系统进行定量的可用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