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是作者根据对伊拉克的15次访问经历,结合对2000名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的采访写成的。文章就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安巴尔省和巴格达地区两个方向困难局面的形成和最终被扭转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总结和提出了美军在阿富汗战场应借鉴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2003年12月1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上午向航空自卫队航空支援集团下达了出兵伊拉克的命令。同时命令,海上和陆上自卫队做好一切出发准备,原地待命,随时听侯出兵命令。自此,25日,航空自卫队先遣队的40多名官兵开始从日本本土出发,陆续前往伊拉克巴格达等地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新军队第一批官兵将于10月4日结束两个月的封闭训练,正式参与国家安全事务。日前,驻巴格达的外国新闻机构代表应邀乘坐美军飞机,辗转来到设在大漠深处的基库什训练基地,提前见识了这支由美国人一手调教的伊拉克新军。与此同时,美国五角大楼也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伊拉克新军队的训练、装备、任务等作了详细介绍。在战后伊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伊拉克新军队的发展动向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1日至2日晨,美英联军从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向巴格达推进。3日,美军抵达巴格达机场外围。6日,俄罗斯大使和随从人员在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向叙利亚撤出的路上被袭击。7日,美军再次突入巴格达。8日,美军再次出动坦克、大炮和战机对巴格达市中心的一些目标发起攻击,双方战斗主要集中在底格里斯河西岸的政府机构区。9日,美军控制巴格达东区,部分城区出现混乱。10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目前伊拉克已经没有一个正在实施有效控制的政府。13日,美军称已进入萨达姆的故乡提克里特。15日,美军称主要军事活动已结束。16日,美军在伊拉克北部与伊方仍有零星冲突。17日,伊拉克南部部分油田工人开始复工;巴格达民众自动组织起来维持社会治安。18日,巴格达群众集会要求美英军撤离。21日,美军当局通过电台公布建立伊拉克新政府的三个阶段。24日,中、朝、美三方代表就朝鲜半岛核危机在京会谈。  相似文献   

5.
3月22日美国空袭伊拉克首都后,伊拉克电视台播出了在巴格达发现的“以色列制造的导弹”碎片。电视画面上清晰地显示了轰炸后找到的金属碎片上的“塔斯-耶路撒冷”(TAAS JERUSALEM)字样。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宣称,这是一片盟军发射的导弹碎片。 以制“导弹”激怒巴格达 一天后,伊拉克外交部长纳吉·萨布里访问开罗时指责以色列参与了对伊拉克的战  相似文献   

6.
日前,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特邀美国有关军事专家对尘埃刚刚落定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作战的得失进行专业评点。2003年3月20日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由于美军4月12日几乎兵不血刃攻占了巴格达,使一度国际媒体普遍预测的所谓“巴格达攻坚战”成为泡影,而一扫战争初期由于估计不足、遭遇伊军顽强抵抗而行动受挫后一度笼罩在美军头上的批评阴云。此间媒体指出,一个月前,美军在巴格达投下第一枚炸弹,而3个星期后,美军士兵就已经出现在巴格达街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比,美英联军推进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姜春良 《国防》2003,(6):27-28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仅用3周时间就实现了攻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胜利,达成了速战速决的战争目的。与上次海湾战争相比,伊拉克战争时间少了一半,美军投入的兵力少了一半,出动的飞机架次少2/3,死亡的人员也不到上次的一半。而在夺占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过程中,美军快速机动、快速突破、  相似文献   

8.
持续20多天的伊拉克战争结束,围绕着空中作战而产生的种种疑团,始终索绕在许多观战者的脑海之中:为什么美英空军在伊拉克上空如入无人之境?为什么美军第三机步师开战伊始就敢犯兵家之大忌,孤军深入,直指巴格达?为什么美军在没有对巴格达完全形成包围和绝对地面优势时其坦克就敢进入巴格达?如果伊军能使美军在进攻中遭受几次重创,至少美军不会如此快速攻占巴格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而伊拉克又没有有效地进行反空袭作战。战争实践表明,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有效地进行反空袭作战对抗击敌人大规模入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3年3月20日巴格达时间4时55分左右,2架 F-117A 隐身战斗轰炸机从科威特空军基地起飞,直扑巴格达,拉开了伊拉克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是美军以“空、地、海、天”多维力量,全方位控制伊拉克战局的一场高控制战争。控制是战争筹划者的基本目标之一。正如战争的技术基础由一般技术发展到高技术、从而催生了高技术战争一样,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对战争的控制活动已由一般控制向“高控制”发展,从而推动“高控制战争”登上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海湾炮火,世界瞩目。海湾战况瞬息万变,但都离不开高技术的较量。让我们看一看空中的几个镜头吧。第一次空战小“麻雀”逞能 1月17日,美空军4架F—15“鹰”式战斗机,飞临巴格达郊区上空。伊拉克空军的飞机,也在黑暗中升上了夜空。第一场空战在巴格达郊外上空展开了。伊拉克飞行员驾驶的是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2003,(4):F002-F003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上午10时25分(美国东部时间19日晚上9时35分,巴格达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美国打响了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枪,巴格达传来巨大的爆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5日,负责“自由伊拉克”空中作战的莫斯利中将发表了如下的讲话:“我得预先告诉你们,我们的传感器表明,共和国卫队在巴格达外围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伊拉克战争仅开战两星期,联军的空中力量就有效地压制了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扫清了占领巴格达的主要障碍。战争伊始,共和国卫队在人数上多于联军。共和国卫队士兵都是军中精锐,  相似文献   

13.
攻克石油重镇摩苏尔,占领萨达姆老家提克里特,进攻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兵锋直逼巴格达……“基地”组织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日前导演的“恐怖大片”,使伊拉克再次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3):28-29
近期,伊拉克安全局势急剧恶化,几近崩溃,以“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为首的各路叛乱分子袭村占镇,从北向南,摧城拔寨般攻陷了摩苏尔、提克里特等多个城市和地区,甚至直逼首都巴格达。面对伊拉克乱局,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美国政府身上,因为今天的乱局就是美国2003年错误发动的伊拉克战争造成的苦果。  相似文献   

15.
四海传声     
美国对伊拉克的历次导弹袭击1993年1月17日,美国部署在海湾的军舰向巴格达以南约21公里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式”巡航导弹。据伊拉克报道,这次导弹袭击井  相似文献   

16.
4月21日,美国国防部负责伊拉克战后重建和人道援助事务的退役将军杰伊·加纳抵达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开始筹建战后伊拉克过渡政府,从而成为麦克阿瑟似的人物。那么,加纳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呢?美国五角大楼为何选中他来负责战后伊拉克民事政府?他能成为伊拉克的“麦克阿瑟”吗?美  相似文献   

17.
在伊拉克,烧饭、洗衣服,看孩子等活是妇女干的。所以过去伊拉克妇女出去工作的极少。可是自两伊战争以来大批妇女步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在首都巴格达竟破天荒地出现了女公共汽车司机。在农村,不少妇女也下田劳动了。由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自1993年上台执政以来,先后六次大动干戈地使用了多达500枚的“战斧”巡航导弹。1993年1月7日,美国以伊拉克在其南部地区部署导弹为由,向巴格达以南21千米处的一个核设施发射了4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6月27日,美国以伊拉克试图杀害前总统布什为由,向巴格达市内的情报局总部发射了24枚“战斧”巡航导弹;1995年9月10日,美国以迫  相似文献   

19.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频频袭击以色列,以色列的官员们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现在,美国总统布什再度发出了“解放巴格达”的号令,“倒萨”战争迫在眉睫。那么,以色列采取了哪些措施,防备伊拉克可能的偷袭呢?  相似文献   

20.
文广 《环球军事》2014,(13):1-1
几天来,伊拉克安全形势急转直下,反政府武装以闪电之势攻城略地,直逼首都巴格达,令美国和世界震惊,然而奥巴马政府至今仍拿不出良策帮助伊拉克政府应对危局。实际上,伊拉克只是美国中东困局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