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收到许多部队寄来的“优秀士兵”喜报,我们为有如此众多的本区籍战士在部队立功受奖感到自豪,也为部队对地方兵役机关的信任感到骄傲。高兴之后,我们也有些犯难,原因是大多数部队寄到人武部的喜报,只有喜报一张。而喜报上也仅有受奖战士的姓名,奖励种类、授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收获时,全军各部队表彰活动开始多起来。每逢军人在部队立功受奖,尤其是义务兵被评为优秀士兵,部队将喜报寄到地方,让家乡人民高兴并根据喜报对军属落实优待政策。但近几年,不仅不见了慰问的活动,而且有的喜报一寄便杳无音信了。在部队服役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岁末年初,部队官兵立功和优秀士兵喜报纷至沓来。但我们发现各地收到的喜报寄达单位很不统一,寄人武部、民政局、乡 (镇)或街道的都有。还有的喜报因填写地址不详,不能及时送达军属家中,或在多次转交中造成破损遗失。寄送军人喜报不仅仅是事务性工作,也是落实双拥政策、贯彻国防法规的任务。建议军地两方面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部队寄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春节前夕的一天,一辆印有"立功喜报专送"字样的专车到达重庆市彭水县万足乡后,锣鼓队就跟随送喜报的同志,一路敲锣打鼓,步行到万足村一组,把某部战士宁亚强荣立三等功的喜报和500元奖金送到了其父母的手中,并转交了县委书记、县长的感谢信。这是彭水县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官兵送喜报的情景。岁末年初,这个县人武部陆续收到各部队寄回的立功受奖喜报。为了把喜报送到每一位官兵的家中,使支持国防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兵》2021,(1):F0002-F0002
部队立新功,家乡扬美名!为进一步规范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近日联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办法》明确了送喜报工作总体原则和军地职责分工。  相似文献   

6.
喜报当喜送     
编辑同志: 为了鼓舞部队指战员的士气,部队总是按要求将干部、战士立功、受奖喜报附函寄给当地有关部门,恳请他们喜接、喜送。  相似文献   

7.
孟宪立  王保义 《国防》2001,(2):61-61
编辑同志: 近年来,我部每年都收到部队寄发的战士立功受奖喜报、奖状近百件.  相似文献   

8.
连日来,一张张部队官兵立功的喜报,在军地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送到官兵家里。喜报虽小,作用却大。它一头连着军人荣誉,一头连着军属荣光;一头连着军人士气,一头连着军属牵挂。小小喜报的背后,是官兵多少个日夜的艰辛付出和汗水浇灌,承载的是官兵“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就部分干部、战士或其家长来电话、来信,询问部队寄回的立功喜报或优秀士兵喜报为计么迟迟收不到一事专门做了调查,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邮寄喜报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寄给的单位不够统一。有的将喜报寄给了干部、战士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武部或  相似文献   

10.
年终岁末,部队总结和评功评奖即将开始。按惯例和要求, 乡(镇、街道)干部叉将敲锣打鼓放鞭炮将喜报送到军属家。 组织送喜报.既给军属鼓励也增强了拥军优属氛围。但有的 地方存在一种弊端,那就是报喜时,某些干部“难却”盛情,喜欢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下部队时,听到不少干部战士反映他们的立功喜报寄回家乡后,因地方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闻喜不报,敷衍了事。结果,没有发挥出喜报所应有的作用。 的确,眼下一些地方个别单位接到部队寄发给军人家中的喜报后,有的当“传话筒”,叫军人家属自己去拿;还有的当“中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立功喜报是士兵在部队是否成长进步的最好回音,他是士兵在服役期间送给亲属的最好“礼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发放士兵喜报过程中常常出现“只听到消息、未见到喜报”的怪现象。这种怪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士兵安心服役、努力工作、不断进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办事处武装部为鼓励战士建功军营,出台了《古楼办事处籍战士立功奖励办法》,对在部队中立功或被评为"优秀士兵"的喜报及时协调民政部门送到战士亲人家中。截至目前,该办事处已将收到的6份立功喜报和18份优秀士兵喜报送到战士父母的手中。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河北省邢台军分区寄去3000多封贺卡给新战士,如今军营回电连日来,河北省邢台军分区各人武部里电话不断,这些电话是去年刚入伍的新战士或他们所在的部队打来的。电话里,部队感谢军分区寄来的贺卡和慰问信,有效帮助部队做好了新战士的思想工作;新战士则请家乡父老放心,他们一定在军营努力奋斗,为家乡亲人早立功传喜报。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底,四川射洪县天仙镇凤鸣四村,乡亲们敲锣打鼓,欢送一个叫陈虎的青年去参军。临别那天,他的父母磨破了嘴皮,要儿子在部队好好干。自陈虎走后,父母用瘦弱的双肩,承受着生病、住院等许多不幸,却从没告诉儿子。陈虎起初在部队也干得不错、曾被评为“优秀士兵”。当部队将喜报寄回家乡后,善良的父母曾激动得眼含泪花。 如果像当初那样奋斗,说不定陈  相似文献   

16.
张帆  常超 《中国民兵》2014,(7):33-33
陕西省军区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稳定官兵思想、增强社会国防意识、促进部队战斗力提高为目的,从官兵关注、军属期盼、群众拥护的角度出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本地籍现役官兵建立电子档案、为特困军属解忧、帮助解决涉军维权、送立功受奖喜报等“强军优属九件实事”活动。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17,(4)
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双拥工作优良传统, 2017年2月9日,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武装部和社会事务局、电视站、村(居)委会等相关工作人员到本镇籍战士罗锦标、吴嘉俊家中,送上他们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喜报和奖金,并代表镇党委政府对罗锦标、吴嘉俊同志取得的荣誉表示祝贺,感谢他们为家乡赢得了荣誉.军属们表示要鼓励孩子安心服役,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山东某预备役师党委结合年终总结和新年度工作规划.表彰了一批预备役官兵。一张张大红的表彰喜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到预备役官兵所在的党政机关、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喜报送走了.能否有后续文章?怀着一份好奇、一份期望,记者对喜报进行了跟踪,还真听到了不少新鲜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9.
军功章是军人最珍贵的勋章,是军人负重前行、保家卫国的奉献与见证。送喜报,宣扬立功事迹,是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的务实举措。新春将至,各地送立功受奖喜报工作陆续展开。一张小小的立功喜报,凝聚着官兵辛勤的付出,承载着官兵视之高于生命的军人荣誉。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天地     
喜报英雄门第春到光荣人家新春邻里传捷报佳节锣鼓庆功臣军属门上光荣匾战士胸前英雄花迎新春官喜同乐辞旧岁军民联欢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财源茂盛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家和人寿满园春壮志宜随春意来兴邦有策家家富日映桃花红烂熳政策架桥土生宝科学种田地出金东风吹嗳英雄门第喜报映红光荣人家人民军队所向无故钢铁长城坚不可摧民族正气山川增色功臣喜报门第生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