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世纪70年代初,在位于古城西安东侧的临潼县境内,两位农民用粗重的镢头,揭开了一个埋在地下长达2000多年的古代宝库。这便是今天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世界政要各国民众无不叹其始皇威,欧美诸色人等莫不赞其工艺美!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土中爆炸作用下埋地管线的安全问题,利用AUTODYN-2D、AU?TODYN-3D程序,采用程序提供的流固耦合功能和网格映射功能,对爆炸地冲击作用下埋地管线的变形和破坏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不同爆心间距管线的应力峰值.将模拟计算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值与TM5-855-1手册理论计算值比较吻合,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爆炸地冲击对埋地管线的作用是可行的,计算结果对地下爆破的安全施工和埋地管线的安全运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由于自然条件、防火规范的限制,防灾疏散能力相对较差。为了解决埋深大于10 m的地下公共空间中逃生人数多和垂直高差大的矛盾,考虑将疏散电梯与楼梯整合形成疏散综合体,即垂直疏散体。以青岛某地下人防工程为例,利用pathfinder软件对垂直疏散体在工程中的疏散效果进行模拟,得到垂直疏散体的运力分配原则,为超深地下公共空间的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战争轶闻     
600年前的暗箭射死人奥地利农民华纳,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座古堡。不久前他决定将古堡炸掉改建成现代化养牛场。华纳在古堡地下埋上炸药,并进行引爆。就在第一次爆炸时,突然射出一支箭,飞了37米,直插入华纳的胸中,使他当场毙命。经警方调查和历史学家考证,证实古堡旁边的泥土中埋藏着一支  相似文献   

5.
"途经一片茫茫荒漠,上千名老兵埋在这里,墓碑全部面朝东方,籍贯中写着大江南北的地名,这些老兵把军装的颜色给了沙漠,而死后也不占一块绿地,此刻我向这片墓地深深弯下腰,热泪夺眶而出。"这段文字曾写在报告文学《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的结尾,作者蒋巍说,刊发后,这段他钟爱的文字最终没有被保留下来,作为这段文字的创作者他很心疼。虽然最终定稿的结尾"国土总要有人守"蒋巍也很喜欢,但作为诗人的他却固执的迷恋那片茫茫荒漠中的老兵坟茔。在新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老兵们奉献了一生,坚守了一生,爱恨情仇最终都化为了面向东方的墓碑,或许这才是诗人眼中的老兵精神。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岳阳市人防办总工程师丁水生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地下空间存在定向自然通风,且风速与地面风速大小成正比。有效地利用这一条件,可以大大提高地下人防工事的保护效益。1996年1月,岳阳市人防办的工作人员在检查全市的地下防空工事时,意外发现该市“891”人防工事内空气运动形式出现异常现象:冬季,工事内风向逆冬季主导风向而行,地上刮北风,地下吹南风,夏季则与主导风向同向而行。根据这一发现,岳阳市人防办成立了“浅埋  相似文献   

7.
1993年,杨嘉庆以一个省级劳动模范、州级农民企业家的身份,走上了凤仪镇的领导岗位,任过镇长、党委书记,但他从不忘记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抓武装、管武装不在于形式上,而在于落实到行动中。”这是杨书记坚持抓武装的一贯思想。他多次强调民兵预备役在基层中的重要性,组织协调镇政府共同开垦  相似文献   

8.
去年初,奥地利人华纳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一座古堡。他决定将古堡炸掉,把它改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养牛场。华纳在古堡地下埋上炸药,并进行引爆。就在第一次爆炸时,突然射出一支箭,飞了37米,  相似文献   

9.
1998年3月23日,越南河内。庄严、肃穆的梅驿烈士陵园坐落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在一块不大的灰黑色青石墓碑上,镶嵌着一幅身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佩戴少将军衔的军官烧瓷遗像。墓碑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噙着泪水伫立着。她深情地凝视着将军的遗像,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是一次跨越42年时空的重逢。  相似文献   

10.
大型地下密闭空间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内部的空气质量对长期在地下密闭空间工作的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对地下密闭窄间内的各种有害气体进行连续地监测,设计了基于RS485总线的地下密闭空间空气质量分布监测网络系统,分析了临测网络的硬件系统的构建方法和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实现了地下密闭空间的温湿度,有害气体,放射性气...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南郊的燕儿窝风景区,占地面积700多亩,是国家重点烈上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陵园大门正中镶嵌着董必武题写的“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11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进门是一条浓荫密织的大道,大道末端是可容纳数千人祭奠的广场和祭坛。祭坛上弧线排列着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乔国桢、吴茂林五位烈上的墓碑。墓碑由北京房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元旦,是值得江西省南昌市郊区湖坊乡进顺村人自豪的。江西境内唯一由农民集资兴建的最高建筑——17层鄱阳湖大酒家在这天宣布峻工。这座综合性大酒家,超出南昌市迄今为止的所有建筑,尤其是宽阔的地下车场在整个江西绝无仅有。如此宏大工程是进顺村农民投资兴建的。这便是当代中国农民的奇迹。  相似文献   

13.
“土破”天惊中国有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虽然这些文化遗产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多已长眠于地下,但经过考古工作者辛勤的劳作,一批又一批反映古人聪明才智的文物陆续出土。上世纪70年代初,在湖南长沙东郊的一个并不起眼的马鞍形土堆里,考古工作者的发掘震惊了全中国,震动了世界。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马王堆。马王堆令世人惊奇之一是,墓内随葬物品非常丰富,超过3000件,有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竹木器、木桶、农畜产品、中草药等,并且保存较好;惊奇之二是,一具埋存地下21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都建了多处墓地。当世界在享受和平的时候,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些为打击纳粹而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雄。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苏联士兵的墓地不仅越来越成为被世人遗忘的角落,毁墓事件更是频频发生。红军墓地屡遭破坏5月初,德同媒体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莱比锡静静竖立50多年的187块苏联红军墓碑被一些不明身份的家伙捣毁了!据分析,这决非普通的恶作剧,而是有  相似文献   

15.
走出绿洲     
在戈壁荒滩上开垦出片片绿洲,在这里屯垦戍边.这可能是最初意义上的绿洲。  相似文献   

16.
地处豫南的驻马店市,古代是传送信札的歇马之地。今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支维护社会治安、屡建奇功的队伍,这就是被驿城人民亲切地称颂为“夜神”的民兵治安小分队。镜头之一:1990年1月17日,夜11时,市共和街地下道口。漆黑的夜,几位外出做工走下火车的农民,刚刚走到地下道口,突  相似文献   

17.
滕建华 《国防》2006,(5):78-78
我曾两次去旅顺苏军烈士陵园探访。第一次是2004年10月中旬的一天,路过旅顺口区三里桥时,看到苏军烈士陵园的路标便顺路走了进去。这里一切都静悄悄的,游客稀少。在瑟瑟的秋风里,我踏着铺满落叶的石板小路,一边静静地听着解说员介绍墓葬情况,一边在萋萋荒草中探寻不同时代的墓碑。2005年“9·18”的前一天,正值全国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高潮,我又一次来到苏军烈士陵园。解说员用低沉的语调介绍着苏军烈士们不为人知的往事,我仿佛听到了墓碑主人低沉的泣述。墓园里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俄罗斯这个酷爱艺术的民族,在墓葬建筑上也表现得…  相似文献   

18.
伫立在血染的山岗上任岁月叠成的哀思抚痛林立的墓碑山岚飘忽的深处啊隐隐透着昔日沉闷的风雷身裹锋火的勇士们在冲锋呼喊啊,我们的烈士累了,困了  相似文献   

19.
明冬 《云南国防》2004,(2):43-43
“驻地战场化,战场堡垒化,堡垒地下化”,这是现代战争中战场布设的一个显著特点。为了摧毁敌方的地下设施和杀伤掩体内的人员,通常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肩负“硬摧毁”的钻地炸弹和形形色色的“软杀弹”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无论是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新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身影。本文简要介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们在研究打坦克和打武装直升机的各种手段时,有的同志介绍说,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式地雷,可以插上“翅膀”,腾空而起,能钻进坦克“天灵盖”,击中空中直升机。究竞有没有这种神奇的“天雷”?地雷地雷,顾名思义是埋在地下的,它是怎么上天称雄的呢? 河南读者 王宏斌 地雷能够上天,在空中组成对付敌机的空中雷场,居高临下,专打坦克“天灵盖”,巧击空中直升机,这是神话吗?这不是神话,而是高科技成功应用于地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