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景德镇军分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城”的号召,针对全市1900余户优抚对象中,有400余户特困户的实际情况,在全市驻军和人武系统中组织开展了结对扶持优抚对象活动,以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1994年,寿光市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民兵功不可没。全市近2万个科技示范户中,民兵户占了1.6万个,4万多个民兵蔬菜专业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有10万多个农户在民兵的带动、扶持下走上了致富路;以民兵为骨干的销售队伍800多支,足迹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 “一兵带一户,一班带一片,一连带一村。”寿光民兵以自己的劳动丰富山东乃至全国人民的菜篮子。纪台乡李家官庄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四川巴中市人武部组织全市民兵实施“三个十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规范化的10个村民兵连活动阵地,抓好10个村民兵连刊授教育示范点,组织10个村的民兵连启动和实施率兵带民致富奔小康。该项工程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被老百姓称为“贴心工程”。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宜城市“青年民兵之家”曾经享誉全国,其经验被总政群工部在全军推广。近年来,宜城市人武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发挥“青年民兵之家”作用基础上,依靠市场运作,积极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在全市民兵中广泛开展争创“民兵文化中心户”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兵文化生活,提高了民兵文化品味,纯正了社情民风,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民兵文化中心户”已达1135个,主要类型有社会公益型、连锁经营型、艺术型,产业带动型和文商互补型等。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北川县人武部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百万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中,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7万亩,在曲山镇黄家坝村建成了全县第一个“富裕文明新村”,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北川县是一个比较贫困的山区县,人武部在民兵中不断深化和开展“一连带一村、一排带一社、一兵带一户”活动。自1999年以来,帮助曲山镇黄家坝村寻找致富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修武县方庄镇武装部充分发挥民兵在小康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一兵带一户”、“一排带一组”、“一连带一村”、“富村带穷村”等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人武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村域经济建设人手组织民兵为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在民兵中大张旗鼓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培育民兵产业大户200多户。  相似文献   

8.
向支部要凝聚力光明村是江主度1996年10月视察过的极贫村。1996年以前,该村178户人家,贫困户达102户,农民人均粮食只有202公斤,人均纯收入 360元,吃土豆片,穿麻布衣,住茅草房,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42%。江主席视察时,心情沉重地嘱托六盘水市党政军领导,一定要改变光明村封闭落后的状况,带领全市人民打好扶贫攻坚战。扶贫先扶志,扶志看支部。水城军分区党委“一班人”把抓好村委支部建设作  相似文献   

9.
截止9月下旬,江西省军区已派出共56万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赴厂矿、奔农村,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发展经济。这是江西省军区大力弘扬抗洪精神,全面实施“百村万户”扶贫帮困工程带来的喜人场面。 江西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王峰对记者说:“百村万户”扶贫帮困工程,是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对重灾区群众实施重点帮建  相似文献   

10.
杨明旺 《国防》2006,(11):6-6
前不久,江西省南城县株良镇建成并开通了该县首个远程民兵信息化教育网络。该网络以镇电化教育站为载体、以村“青年民兵之家”为平台、以家庭信息化教育为节点,形成了“镇、村、户”三级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月,云南省昭通市委、市政府把昭阳区田坝乡凉山村确定为昭通军分区的扶贫点后,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先后5次到凉山村进行慰问、调查,为该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努力。 凉山村平均海拔约2000米,总人口1006人,山多地少,人均收人294元,全村有11户贫困户,其余215户全部是特困  相似文献   

12.
先后有9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在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带动和帮助下,近3年来,125个行政村被评为省市文明村,4个村被评为全国“文明规范村”、“生态文明村”,新当选的“村官”68%是民兵骨干。曾经是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东省茂名市,去年荣登“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榜。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毕节市人武部党委把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抓,以点带面,动真情,使实劲,办实事,取得显著成绩。 该部在全市以镇、乡武装部为主、建立和巩固扶贫点39个,并以民兵致富能手为骨干,实施科技兴农,开展“一连带一村,一排(班)带一组,一兵带一户”的活动,使900多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他们不断加强扶贫联系点羊塘村工作力度,卓有成效地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修通致富路,引来“夜明珠”。去年初,抓住农闲时节、组织村民义务投工投劳,修筑、疏通简便公路8.5公里。羊塘村是何官屯镇唯一不通电村,人武部四处奔走,以群众集资、政府扶助、农电部门扶持  相似文献   

14.
白的是墙,红的是瓦,绿的是树。在绿色掩映的工厂车间里,身着迷彩工作服的工人们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整洁幽静的民居里,老人和孩子们快乐而悠闲。这是今天的河南省项城市荣楼村, 一个在人武部真情帮建下,从过去的“三乱村”一举成了全市的“文明小康示范村”。过去,荣楼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也是一个出了名的“三乱村”。村“两  相似文献   

15.
1月3O日,云南威信县人武部部长骆怀金、副部长廖忠云带领干部职工驱车前往扶贫点(簸火村、马家坪、下马田两社)为17户特困户和扎西敬老院5户五保老人“献爱心、送温暖”。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山西省晋城军分区党委从军分区、人武部的实际出发,不断强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意识,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7月初以来,他们对全市所有军烈属进行了调查摸底,对368个贫困户的情况,按照缺劳力、缺技术和因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疾病而未脱贫的情况进行了分类建档,实行了定时间、定人员、定帮扶对象和包脱贫致富的责任制。军分区领导和机关干部与35户贫困军烈属结成帮扶对子。各人武部组织基层民兵营、连采取“一班帮一户”、“一连带一村”的办法,对贫困群众进行资金、技术、项目扶持,努力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水乡一枝花     
在苏北水乡江苏省建湖县,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民兵文化户里,看书读报、对奕、谈天……。这些民兵文化户,象一朵朵芬芳的鲜花开遍了水乡的村村舍舍。循着“花香”,让我们回顾一下“栽花”的由来。那是1987年春,建湖县人武部部长张仕洲、政委吴春松的办公桌上同时摆着两份材料:“建湖县民  相似文献   

18.
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出发,沿着乌蒙山中一条长35公里的柏油路寻访至光明村,眼前呈现的是与时俱进的新农村景象图。然而,5年前,光明村却是一个典型的极贫村,聚居着彝、苗、汉等民族178户,年人均收入不足300元,口粮不足200公斤;吃土豆片,穿麻布衣,住茅草房,自古“贫甲天下”。 1996年10月27日,江主席视察光明村后,心情沉重地嘱托六盘水市党、政、军领导,一定要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打好扶  相似文献   

19.
文山军分区挂百村 帮千寨 扶万户 今年“八一”建军节,云南省文山县皮扯村农民演出队载歌载舞将一面绣有“致富不忘解放军、永远跟着共产党”字样的锦旗送到文山军分区司令员蒙利兴、政委吴传玖手中,至此,该分区实施3年的挂村、帮千寨、扶万户的“百千万扶贫工程”全部告捷。  相似文献   

20.
一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曾是个“烂杆子村”。10年前的一首歌谣为这个村画了像:“惠家沟,坡连坡,地少山粱多,人穷光棍多……”这个靠收留外地逃荒落户人口的村子共有118户人家,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时常产生误解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