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翁沟,太行山深处一条号称"生命禁区"的枯山沟,默守着总后某油料仓库第二保管队的一群兵。三十年间,老翁沟人用执着与坚守,奋斗与创造,奏响了一曲"变"与"不变"的和谐赞歌。"山是秃顶山,沟是石头沟,黄土贵如金,吃水贵如油,要想进山去,累死九头牛,狼在山里行,人往沟外走,沟里有条河,流风不流水。"这是太行山区曾传诵的一首关于老翁沟的民谣。1979年,班长武祥柱带领9个战士进驻老翁沟,从此,这个干旱、风暴、严寒肆虐的山沟有了人的气息。刚进沟那阵儿,油库设备刚刚安装,很多地方还不够完善。老翁沟官兵三间破房栖身,睡的是草铺地,两间"干打垒"做饭,吃的是窝窝头。遇上阴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有时他们必须打着雨伞吃饭。一到冬天,在老翁沟零下30摄氏度的寒冷中,断了水,停了电的官兵们只好围坐一团,相互取暖入睡。  相似文献   

2.
太行腹地山西省陵川县锡崖沟村,地处四山夹隙之地。为了走出祖祖辈辈与世隔绝的大山,几代人前赴后继,开山劈路30年,在悬崖峭壁上打通了一条15华里长的公路,创造了闻名遐迩的“锡崖沟精神”,被世人称为“当代愚公,人间奇迹”。这里采撷的是锡崖沟村三位退伍兵在劈山开路中的豪情壮志和熠熠风采。  相似文献   

3.
豫西伏牛山的冬天,寒气逼人。去年12月28日上午,河南省鲁山县张沟村的村头,锣鼓咚锵:唢呐阵阵,炮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山村里象过大年似的热闹,到处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春潮,今天是张沟村公路通车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4.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以东15公里的宝塔区李渠镇的中庄小流域确实变了,以前是“山上草木稀少,群众吃水、行路困难,山下没有良田,致富没有产业”。如今,山变绿了,山涧流出清澈的泉水;一条长7公里的路,前接210国道,后连张庄村后沟蓄水窖,过去乘车走完全程要一个小时,现在有了柏油路只需15分钟:沿山脚修建的大棚整齐划一,人们的穿着也跟着“洋气”了。一句话形容就是“山上有良田,山腰缠果带,山下有产业。”  相似文献   

5.
一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曾是个“烂杆子村”。10年前的一首歌谣为这个村画了像:“惠家沟,坡连坡,地少山粱多,人穷光棍多……”这个靠收留外地逃荒落户人口的村子共有118户人家,由于风俗习惯不同,时常产生误解与  相似文献   

6.
刘鹏 《华北民兵》2010,(5):64-64
河北省承德市是一处令人向往的游览胜地。闻名遐迩的避暑山庄曾是清朝皇帝夏季处理朝政的热河行宫,山庄内有众多供皇亲国戚游乐的苑景区,外有普乐寺、普宁寺、普陀宗乘之庙等"外八庙"以及"棒槌山"等天然景致。承德  相似文献   

7.
豫西伏牛山的冬天,寒气逼人。 去年12月28日上午,河南省鲁山县张沟村的村头,锣鼓咚锵;唢呐阵阵,炮竹声,欢笑声响成一片,山村里象过大年似的热闹,到处荡漾着一股浓浓的春潮,今天是张沟村公路通车的好日子。  相似文献   

8.
一部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学的专题片《伍家沟民间故事村》,7月上旬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伍家沟村拍摄完,其中有近20名民兵“故事篓子”被摄入镜头。伍家沟村位于武当山北麓,这里有着我国民间文学的深厚矿层,全村886口人,上至白发苍苍的老  相似文献   

9.
古雨师洞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四川已处在过渡地段,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许多奇异的自然景观,四川宜宾县石城山就有一处被老百姓称为?天然气象站”的古雨师洞。 雨师洞在宜宾县石城山雨师庙内,据考,雨师庙建在明代万历年间,庙是因洞而得名。雨师洞位于庙中央,深不可测,千百年来传说甚多。清末民初,石城山脚李氏两个秀才好奇而举蜡烛入洞,四十八枝蜡  相似文献   

10.
走进河北省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如同步入了花的世界、绿的海洋,这里三季有花、四季有绿,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然而准曾想到,这个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的李营村,过去却是个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秩序混乱的问题村。谈及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被评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息烽县石硐乡南桥村格家坝村,有几个海拔超过1400米的山头,名唤牛圈山。过去的牛圈山就是几个荒芜的山头,有牛圈之名,无牛圈之实。现在,牛圈山变样了。不但有牛圈,还有猪圈、鸡舍,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成花果山,梯土层层,水池错落,猪肥牛壮。让牛圈山名副其实的人,是退伍兵林奇志。  相似文献   

12.
不屈的头颅     
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但打不倒他为国为民坚贞不屈的气节和精神。看过电视连续剧《赵尚志》的人,都为这位民族英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从心灵深处呼唤出这样一句话:“他是真正的中国人!”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县王伦沟乡喇嘛沟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赵子馥是清末附生,住乡里教私塾,为人刚正,见义勇为,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赵尚志的童年时代,正值辛亥革命之后,反动军阀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卑躬屈膝,互相倾轧,争权夺利,闹得山河破碎,土地支离,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3.
北京某预备役团为预编单位新上任的29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80余人,举办了一期新农村建设培训班,开创了"一助一"帮扶活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积极性,切实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农业部决定今年为农民办理16件实事。一、培养新型农民。内容包括:培养10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发展(“一村一品”指一村发展一项有特色的产业或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二郎山并没有二郎神的传说,只因为有一对郎氏民兵兄弟承包这座山后,给荒山穿上了绿装。人们才叫他二郎山。二郎家住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镇文家沟村。他俩是叔兄弟,哥哥叫郎树新,弟弟叫郎树军,都是文家沟村民兵连的基干民兵。1985年初,文家沟村委会对村里七座荒山进行承包,一些植被较好、土层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个曾穷得有名的"空壳村",自10年前围绕荒山做文章,这个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最近,我们走进黎平县罗里乡亚榜村,亲身感受了亚榜人以"四个模式"经营荒山致富的变化。模式一:集约经营亚榜村坐落在雷公山麓,村后巍巍青山,村前潺潺流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侗寨。10年前的亚榜,人均年产粮仅300公斤,人均年收入不到470元。村集体积累仅有78.68元,是全县有名的"空壳村"。1996年2月3日,亚榜村党支部改选,54岁的杨光亚被推选为支部书记。两天后,有能工巧匠之称的杨世勇当选为村委会主任。杨光亚认为要念好"山字经",就是将各农户的闲置自留地自留山集中利用,由村两委按"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户管理、效益分成"的模式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库伦旗沙力沟村去年人均增收600元。群众和村镇领导都感到惊讶。沙力沟村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能增收这么多,这与通辽军分区改变扶贫思路与重点大有关系。沙力沟村缺水,连年干旱,农田减产,去年大旱使村里千亩农田种不上粮。军分区帮打的3眼井有两眼井因地下水位下降出不了水。而上游水渠形成的回水弯常年有水,因地势低流不到村里。这当口,军分区扶贫队来了。军分区始终为沙力沟村群众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卓资县巴音锡勒镇,有一个板凳沟村,昔日被毁坏的农田、植被,已变成郁郁葱葱的绿色庄园。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河北唐县青虚山背面一条叫大岸沟的山沟里,抗战时期有20来户人家,不足百人。该村群山环抱,林木茂盛,溪流不断,隐蔽性很强。这里曾经是晋察冀军区大岸沟化学厂驻地,大岸沟化学厂是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军事工业化工厂,被誉为红色军火化工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云南元江县东峨镇旧衙门村民兵连长胥丛文发挥果树栽培技术优势,带领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胥丛文,黑黑的脸庞,厚实的双肩,长满老茧的双手,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与泥土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民。由于他担任长达九年时间的民兵连长,乡亲们总是亲切地喊他"民兵连长"。"连长"的家乡旧衙门村是元江县东峨镇的一个拉估族与汉族杂居,仅有15户人家的小山村。以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加上缺乏有效的致富手段,旧衙门村的村民只能依靠山地种植一些荞麦、玉米等作物,靠微薄的粮食收入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