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战场数据融合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由场景设定、信号产生、融合跟踪处理、目标识别、态势与威胁估计与数据库支持等功能子系统组成,模拟了数据融合的整个信息处理流程,包括:主动探测雷达、雷达侦察设备、通信侦察设备和敌我识别器获取敌我目标观测信息、利用多传感器跟踪数据对目标进行融合跟踪、提取辐射源电磁信息特征对敌方目标识别,进而形成态势与威胁估计。最终在Visual C#开发平台上利用MapX和ORACLE开发了战场数据融合仿真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现状、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几次较大规模局部战争,尤其是在伊拉克战争中所发生的多次误伤事件的原因分析得出:在大纵深、强机动和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立体战争中,由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作战平台,要避免友军之间的误伤事件,必须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目标敌我识别系统。首先简要介绍了目标识别及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涵义、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然后阐述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最后对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发展趋势作了展望,并得到4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阿列尼亚马可尼系统公司雷达分部的首席科学家Money说:“威胁的不断发展对舰只防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于探测和跟踪沿海作战的小型目标和较高仰角(较远距离)的目标。传统上雷达提供对目标的全天候的探测能力,但是具有以下的局限性:杂乱回波、几何遮蔽、人为和事故干扰、跟踪精度限制、多径效应和缺少目标类型的精确估计等。”因此,还需要与其它的传感器综合使用,这样一来辅助信息就更重要并且数据的处理会考虑到实时反馈控制。用于集成过程的传感器包括采用了空间或频率分集式技术,电子支援措施(ESM),敌我识别(IFF),光电…  相似文献   

4.
识别技术     
《国防科技》2003,(3):80-80
利用光学仪器、雷达、声纳和计算机等设备,对远方目标进行探测和辨识的技术。识别可分为视觉识别、雷达识别及其他方法的识别。识别技术广泛用于国民经济、空间探测和军事领域。军事上主要用于判明目标的类型、性质和敌我属性。视觉识别主要利用人的眼睛和光学仪器。雷达和计算机是识别  相似文献   

5.
数据融合与敌我识别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敌我识别 (IFF)是自动目标识别 (ATR)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高科技条件下现代战场中的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问题 ,一直是国际雷达领域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主攻方向。为适应未来数字化战场的作战需求 ,具有敌我识别能力的系统 ,已成为 2 1世纪战场数字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扼要介绍了目标识别的有效途径、可提高敌我识别系统效能的数据融合技术及IFF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敌我识别(Identification Friend or Foe,IFF)是指对战场上目标的敌我属性识别。毫米波技术首次引入敌我识别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当时,西方国家大都使用工作在L波段(即询问频率1030兆赫,应答频率1090兆赫)的传统雷达敌我识别器。这种敌我识别器存在着诸多缺陷:如难以穿透战场上的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条件下现代战场中的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问题 ,已显示许多全新的概念和特点 ,从而成为国际侦察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重要课题。海湾战争中 ,多国部队由于误伤引起轩然大波 ,使敌我识别问题受到各国军事家的高度重视 ,美国在当年就拨款几千万美元进行研究。《现代战场目标侦察与敌我识别》系由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组织军内外十个院校和研究所的教授、专家编著而成。全书共分十二章 ,介绍了现代陆、海、空战场目标的雷达侦察、光学侦察、红外侦察、通信侦察等多种侦察系统及其敌我识别方法 ,伪装目标的侦察和敌我识别方…  相似文献   

8.
雷达的种类     
雷达的种类繁多,分类的方法也非常复杂。通常可以按照雷达的用途分类,如预警雷达、搜索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炮瞄雷达、测高雷达、战场监视雷达、机载雷达、无线电测高雷达、雷达引信、气象雷达、航行管制雷达、导航雷达以及防撞和敌我识别雷达等。  相似文献   

9.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具有发现目标距离远,测定目标坐标速度快,能全天候使用等特点,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并形成了未来真技术战场的“千里眼”家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雷达监视系统中目标航迹的识别问题,为了跟踪器旁边建立目标识别器,这里使用了可用于空中监视系统实时处理的四个特征:从敌我识别系统(IEF)得到的目标标识符(TID).来自雷达的仰角量测、目标速度以及跟踪器估计的加速度。将这四个特征组合起来,可将空中目标分成五类:友方商用目标、友方军事目标、敌方商用目标(或未知目标)、敌方军事目标及假目标(雷达杂波)。两种流行的基于统计的技术,即贝叶斯和登普斯特——谢弗方法,用于开发本文的雷达目标识别算法。真实及仿真的空中监视雷达数据用于评估雷达监视系统的这种航迹识别方法的适用性及效能。  相似文献   

11.
空中目标敌我识别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目标敌我识别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建立上级指定、外部情报、飞行计划、敌我识别器、目标电子干扰、目标机动特征、目标速度特征和目标群特征等主要识别因素的识别模型和准则,并给出了目标敌我识别的判断逻辑.最后采用加权求和法构建了目标敌我综合识别的数学模型.研究成果可作为指挥员进行人工敌我识别判断的思维逻辑,也可作为开发程序化的自动敌我识别软件的建模依据,对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据融合与雷达目标识别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据融合技术是7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学科。现代战争中,随着雷达、红外、激光及光电等传感器的数量日趋增多,数据融合技术正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介绍数据融合在雷达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并揭示出数据融合是解决雷达目标识别之捷径。  相似文献   

13.
瑞典Ericsson微波系统公司研制了一种POinter近程防空监视雷达用于出日,目前已至样机阶段。该系统是一种三坐标全固态雷达,它可与Mistral、Stinger和Starburst等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一体化。Pointer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减少目标搜索时间并增加拦截目标数,提高近程防空系统的总体作战效果。该雷达的探测距离超过20km,探测高度为9~10km。Pointer是一套全自动系统,它包括一个X波段雷达,一个信号处理器,一个声音、数据通讯系统,一个远距离雷达控制监视器,及一个28V直流发电机。该系统还提供备用电池并可加装一个敌我识别系统。该系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水面舰艇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雷达与反舰导弹的威胁。为了有效对抗这种威胁,大力发展舰载雷达对抗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舰载雷达对抗技术及设备主要包括舰艇雷达隐身、雷达侦察告警、敌我识别、有源干扰机和一次性干扰装置等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传感器获得的雷达辐射源信息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雷达辐射源识别的组合方法.首先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大量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以简化雷达辐射源特征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证据理论中的基本概率赋值函数,并应用修正的D-S证据理论实现多时刻条件下目标识别.通过仿真算例可知,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小雷达辐射源所受的噪声干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IMM-EKF雷达与红外序贯滤波跟踪机动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与红外数据融合能够实现信息互补,改善对目标的跟踪、识别以及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为了解决空中目标高速机动时,单一模型的雷达/红外序贯滤波跟踪发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滤波和交互多模型的雷达/红外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的方法,通过在雷达与红外序贯滤波融合中引入交互多模型来跟踪机动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于最优数据压缩的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相比,跟踪精度明显提高,是一种雷达与红外传感器融合跟踪机动目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虽然合成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以获得优良跟踪精度的方法是人们当前感兴趣的课题,而动态级融合的研究似乎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生成与公用状态矢量的量测相关的公用状态观察模型研究动态地来自雷达和成象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本文考虑的重点是雷达提供的反射中心量测值可能与真实目标中心不太相符这一事实。而且当目标方位改变时,反射中心可能会围绕真实目标中心变化。对远距离的小目标来说,这一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对半延伸或延伸(semi-extended or extended)的对象来说,这种失配就要加以考虑。本文研究的方法是根据球面坐标中真实目标中心未知恒定偏差的随机扰动,模拟雷达反射中心量测。这些偏差估计用于采用雷达和成象传感器数据跟踪目标的广义卡尔曼滤波方法中。产生跟踪滤波的性能由计算机仿真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标识别是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的基础,是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防空作战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将雷达信息可信度扩展到传感器信息可信度,并基于扩展内涵的目标识别信息可信度,提出一种应用对空侦察雷达、光学器材、ESM传感器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完成干扰条件下空中目标识别模块的设计。该方法依靠目标识别信息可信度较高的传感器信息来做出全局判决,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舰载传感器或武器系统论证、设计、试验、评估、训练等全生命周期的应用,对新型舰载警戒探测与跟踪雷达中频信号模拟器的系统体系和组成进行了探讨,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指标,重点研究了软件无线电在雷达中频信号模拟中的应用、雷达电磁环境和目标回波仿真等一些关键技术,包括目标航迹模拟、目标回波模拟、杂波信号模拟、雷达接收天线仿真、雷达天线方向图仿真等.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和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较逼真地实现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中频信号的模拟.  相似文献   

20.
轨道类团目标的同一性识别是融合运用各个传感器探测信息的前提。通常情况下,团目标的探测信息来源于雷达、红外等异类传感器。针对异类传感器在目标失配情况下的同一性识别问题,从分析轨道类目标在红外传感器二维角度平面内的运动特性入手,提出了一种利用轨道类团目标相对运动特性通过Hough变换进行异类传感器多帧同一性识别的方法。仿真表明,该方法有效提升了异类传感器目标失配情况下的匹配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