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琮琪 《国防》2001,(5):46-46
发生在10年前的海湾战争,是一场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大胜,伊拉克军队惨败的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多国部队仅伤697人,亡223人,损失飞机36架;而伊军却伤亡约10万人,其中最少2万人死亡,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3847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243架。这样一个双方损失极为悬殊的战争结果,虽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伊拉克方面在战争指导上的一系列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已能利用计算机软件预报天气。那么,战争的结果是否也能通过软件计算出来?美国一家名为杜普伊中心的军事智库自称能够做到。它开发的软件对战争结果预测的精确性甚至令五角大楼的军事智囊自愧弗如。神奇软件准确预测战争1990年12月,海湾战争爆发前35天,一位退休美国上校向美国参议院军事事务委员会提出了对战争结局的大胆预测。按照五角大楼的预测,在与伊拉克军队交战的头两个周内,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将付出伤亡2万~3万人的代价。而这位老上校却认为,多国部队在战争头一个月的伤亡人数仅在6000人以内。关于战争时间,…  相似文献   

3.
1991年初,海湾地区爆发了二战以来最大的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出动2000多架作战飞机,进行了10余万次的狂轰滥炸,陆军也以数万大军进行陆战,最终迫使伊拉克军队投降。其间,美国海军陆战队曾秘密拟订过一个雄心勃勃的  相似文献   

4.
海湾战争从1991年1月17日开始到2月28日宣布停战,共进行了43天。其中空袭和反空袭战争进行了近40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出动约10万架次飞机,并发射了大量巡航导弹、空地导弹对伊拉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空袭,使伊拉克的军事设施、指挥机关,通信设施、机场和桥梁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致多国部队只进行了3天的地面进攻即迫使伊拉克退出科威特并宣布接受联合国的各项决议。在这场战争中伊拉克损失惨重,失败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5.
海湾战争中空降作战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新技术与新式武器装备在空降作战中的广泛运用,空降作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显著提高。 1991年 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中,就有这方面的典型战例。在这一场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先后派出空降兵力约 3.7万人(占多国部队总兵力的 5%多),多次成功地实施了大规模的闪电式空降作战,对取得整个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地面作战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研究这场战争中空降作战的特点、样式、手段,全面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于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空降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海湾战争中空降作战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之时,有30多个国家给予美国重要的支持——从提供情报到提供后勤保障,乃至直接派兵参战。伊战结束后.美国领导的驻伊多国部队最多时由36个国家的军队组成。然而时至今日,上述队伍中已经有近一半“打道回府”。统计显示,目前驻伊多国部队总人数为15.8万余人,其中主体力量为美军(14.4万人),超过千人的还有英军7100人,韩国军队2300人,澳大利亚军队1400人,剩余十几个国家军队加起来才3000余人,仅占1.8%。驻伊美军渐成“孤家寡人”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在人员伤亡不断增多、国内反战呼声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驻伊美军究竟还能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7.
1991年3月15日,海湾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笼罩在胜利光环中的多国部队总司令、美国四星上将H·诺曼·施瓦茨柯普夫踌躇满志地接受电视记者芭芭拉·沃斯特的采访。记者问他:你凭什么指挥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在地面攻势中只用100小时就打败了侵占科威特的60多万伊拉克大军,俘虏伊军6万多人?施瓦茨柯普夫回答说:我也没想到伊军这么不经打。不过在这次“沙漠风暴”行动中多国部队的战略运用确实很成功,不仅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和平。在讲到个人体会时,他总给性地强调了一名: “下令要部队上战场算不得英雄,身先士卒上战场才是英雄好汉。” 了解这位西点名将曲折经历的人都知道,他在这里讲的不是敷衍记者的官话,而正是他始终恪守的带兵信条。  相似文献   

8.
李杰 《当代海军》2003,(5):25-25
美国不惜“单枪匹马”(当然还有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小兄弟紧随其后),也不顾联合国、许多国家和众多民众强烈的反对,终于扣响了“倒萨”扳机。这在人们意料之外也在人们意料之中。因为,毕竟每一场战争都要与经济利益挂起钩,而美国这个靠战争发起来的强国,今天难道会做蚀本买卖吗?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共计出动79.5万人,美军占了约50万;整个战争大约花费了600亿美元。但其中费用的80%是由中东产油国,以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支付的,可以说在经济上,没有给美国造  相似文献   

9.
从古至今,战争和军事冲突在经历了冷兵器战争、火药火器战争、火枪火炮战争、机械化战争、核战争五个时代后,迈进了第六代战争的门槛。第六代战争是在笼罩核生化巨大威慑的环境中,以精确制导兵器为主战兵器,以高效信息处理为基本保障的高技术战争。海湾战争是两代战争的首次交锋,即伊拉克实施的第四代战争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实施的新一代战争(不完全的第六代战争)的交锋。可以肯定地说,从海湾战争起,人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至5月1日布什宣布“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前后持续约40天;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爆发,至2月26日伊拉克撤出科威特,战争也持续约40天;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伊拉克历史上还有一场持续大约40天的战争,而且这场战争中的许多境况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就是——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战争     
高技术战争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大量使用高技术武器和相应的战略战术进行的战争,称为高技术战争。应用高技术研制的新武器和改造的现有武器,称为高技术武器,例如,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隐身飞机、先进的C3I系统(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  相似文献   

12.
1991年初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一时间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这位身高6.3英尺,体重240磅的上将,指挥着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组织的最庞大的军队,在广袤的沙漠中指挥多国部队与伊拉克军队作战,终于赢得了那场战争。诺曼从1956年晋升为少尉,到1988年晋升为上将,这位军事学科学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9日,在美军发动伊拉克战争8周年的前一夜,北约部队对利比亚实施了“奥德赛黎明”的空袭行动,一场利比亚内乱演变成法英美主导的多国部队针对利比亚政府军的战争。从战争发展的进程来看,此次战争已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但不论是在作战指导、作战样式,还是在作战手段和作战方法上,都有许多新的耗电,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塔季之战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越过边界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于1991年1月17日凌晨对伊展开“沙漠风暴”行动。多国部队空军在持续多日彻底打击伊拉克空军后,转而放手攻击伊拉克的军事基础设施和其他目标。到1991年的2月的第3周结束时,战争舞台的重点已由双方的空中争斗转入地面攻防。  相似文献   

15.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使用武器最为精良的一场局部战争。 尽管这场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一方,以伊拉克为另一方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区进行的战争,因而必然打着交战国的烙印,具有某些特殊性;但这场战争同时也异常清晰地预示了未来战争的某些一般规律,而这些一般规律必将对世界各国的武器发展和采购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纵观近几年来美军进行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军的战争行动严重依赖三个重要的支点:侦察支点、基地支点和战场网络系统支点,这已成为美军战争行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侦察支点 美军进行战争之前,都要动用先进侦察技术手段,形成大纵深、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侦察体系。首先是发射需要的侦察卫星或把空间的侦察卫星调整到所需地区上空,对该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侦察、监视,并源源不断地将侦察情报传到指挥机关,为战争决策和作战行动提供信息保障。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动用了15~18颗侦察卫星,以及数十颗导航、通信、气象等卫星,构成了覆盖中东地区、24小时不间断的卫星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详细、实时的战场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3月20日清晨, 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巴格达的上空。也震动了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推翻萨达姆政权、消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威胁为借口,在海湾地区集结了近30万人的兵力,悍然对伊拉克进行了攻击。时至今日,驻军情况如何呢? 多国部队纷纷从伊撤军根据联合国安理会2003年10月通过的第1511号决议,先后有30多个国家派兵加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初海湾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司令诺曼·施瓦茨科普夫,一时间成为世人瞩目的人物。这位身高63英尺。体重240磅的上将,指挥着美国自越南战争以来组织的最庞大的军队,在广袤的沙漠中指挥多国部队与伊拉克军队作战,终于赢得了那场战争。诺曼从1956年晋升为少尉,到1988年晋升为上将,这位军事学科学士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机械工程专  相似文献   

19.
伊拉克战争结束快4年了,伊拉克仍然是乱局一片,丝毫看不出和平的迹象,而美国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处境非常尴尬。下面列出的关于美国和伊拉克的一组数字可以在一个侧面揭示伊拉克的乱象和美国的困局。20——盟友纷纷转向,“多国部队”分崩离析美国最初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许多国家对军事打击的做法都有疑义,但仗着其“一家独大”的地位,美国还是凑了“多国部队”,发动了战争。令美国想不到的是,不到4年,20个盟友开始陆续以种种理由完全撤出、部分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临沂是沂蒙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有20万人追随我军参军参战,100万人拥军支前,10万先烈血酒疆场。临沂也是兵员大市,每年有5000多名优秀青年应征入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