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靶场试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靶场各类试验信息是靶场试验组织管理与决策的客观需要.构建适合靶场试验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靶场试验信息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步骤.从总体上分析论证系统的功能与需求,对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为构建靶场试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借鉴美国网络空间靶场建设思路,分析国内网络靶场建设基本情况,对靶场框架目标和框架能力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涉及靶场建设的5项关键技术,按照统一规划、技术先进性、通用性、可扩展性原则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根据靶场实际需求和资源现状,采用云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对装备网络安全靶场进行分层设计,为满足靶场内场试验与外场试验需求,预...  相似文献   

3.
杜鸿  文成玉  李文藻  张敏 《国防科技》2018,39(5):024-029
为用户设计了一个航空武器试验靶场,具备空空、空地和地空导弹试验能力,可机动部署,具有易于运行和运维代价低的特点。靶场由载机遥测系统、测量雷达、光电跟踪系统、微波和光纤通信系统、靶机遥测站、指挥控制等6个子系统构成;指挥控制子系统之外的5个子系统均使用国产成熟产品。在总体方案和指挥控制子系统设计中,对互联集成方案、机动部署、试验航线设计和发布、自动化领航、自动化指挥决策等5项关键技术进行了着重优化。在实际应用中,全靶场运行仅需20多成员(不含飞行和机场机务人员),3天内完成新试验场部署和联调,对作战部队飞行员进行5架次航线训练后即进行实弹试验,2天内完成多发中程拦截和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试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地面移动侦察系统对固定目标进行一次坐标测量时的测量过程,建立了固定目标坐标测量模型。通过对测量过程中误差传递规律的分析,导出了目标坐标测量误差的分布规律。根据坐标测量误差中各组成成分的大小,将测量误差分布规律近似成正态分布,并给出了分布参数的简化计算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误差分布规律近似及参数计算简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通信干扰弹靶场试验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对通信系统进行干扰,一般采用地面电子干扰方式或机载电子干扰方式,而通信干扰弹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投掷式干扰设备.为了有效进行通信干扰靶场试验,评估通信干扰弹的性能,进行了通信干扰弹靶场试验数据处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基于雷达技术、GP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解决方案,采用坐标转换、回归分析等原理给出了动态目标位置测量、干扰弹降速计算与落点推算、干扰效果评估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靶场光测图像实时判读系统设计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靶场光学测量图像实时判读的若干关键技术,并据此设计实现了一套实时判读解算系统。目标自动捕获、跟踪和判读特征高精度定位是实时判读的难点问题,分别采用了形状相似度分析、在线区域跟踪学习、迭代轮廓匹配定位多判读点等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处理的时效性要求高、可并行程度强以及流程时序严格等特点,采纳分布式架构融合业务流程管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实现了数据与流程的集中管理、多站图像并行判读、数据驱动的解算方法自动选择与友好的用户界面。以航空靶场空中发射试验任务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时效性。该系统可扩展应用于各类靶场试验,满足用户实时获取并分析武器试验数据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多频段多波束多系统共用跟踪天线——伦伯透镜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伦伯透镜天线的原理、性能、研制和应用。重点说明它的宽频带、宽角扫描和多波束特性。指出该天线可用于固定或移动节点站,供不同通信系统共用。各通信系统的频段可以不同。由于天线的多个波束可以独立控制,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各自的波束同时对几个方向的目标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满足联合试验与训练任务的联合靶场试验训练系统,文章在分析靶场试验训练需求和借鉴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靶场的联合试验训练系统体系结构,介绍了该系统体系结构的特点和组成,详细阐述了联合试验训练系统的主要功能设计.实际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整合靶场资源、建立基本的逻辑靶场体系,为联合靶场试验训练系统的后续发展提供较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人工或半自动化指挥中所采用的方格坐标已不能适应自动化指挥控制的需求,根据地面防空武器坐标系的设置方法,提出适合地空导弹旅(团)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的坐标方案,主要包括:地心直角坐标系、地理坐标系、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给出了不同坐标间的转换模型,经过仿真计算和实际应用,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坐标转换精度满足系统要求,已在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装备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靶场实时测控软件系统验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时测控软件系统具有信息流量大、接口关系复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根据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靶场测控系统的工程实践,将靶场测控软件验收方法归纳为三个验收阶段(自行验收阶段,评测验收阶段,联试、校飞验收阶段)和一个验收会的验收模式.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已经在靶场得到应用,较好地满足了靶场实际需求,解决了靶场实时测控软件验收的难题,并可作为靶场测控软件系统和其它测控设备软件系统验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三站测时差立体定位中辐射源位置不能唯一确定的情形,提出一种简单易懂、计算方便、可操作性强的解析解方法,以解决求解双曲面方程组的繁琐问题。首先利用三站相互之间的距离、由量测时差值换算得到的两个距离差值,以及辐射源至主站的距离(设为变量r)总共6个参数,立足于已知6条边长判断能否构成四面体的理论,求得r的取值范围;然后在r的值域范围内任意给定某个具体值,加上已知三站的地理位置,通过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获得目标在三站所在平面内垂直投影的坐标(设为变量X_h),并计算出目标至垂直投影的距离(设为变量h);最后由X_h和h给出目标在地心地固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测量环境无法建立固定基准站及进行精密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基准站差分定位算法,即基准站与流动站同时运动并实现高精度差分定位的算法。基于载波相位测量值,在动态短基线条件下,对数据进行站间和星间双差处理,消除接收机钟差以及其他公共误差。对多频观测值进行线性组合,构造双差载波相位超宽巷、宽巷、中巷及窄巷观测量。对上述观测量进行窗口滑动均值滤波并采用逐级模糊度确定法固定整周模糊度,即沿着从超宽巷到窄巷的顺序依次求解整周模糊度。为验证算法有效性,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轨道外部几何参数检测仪进行实验,实现毫米级静态相对定位精度和厘米级RTK相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高边坡监测方法是在高边坡周围设立固定的观测基站对高边坡进行监测,但高边坡变形会使观测基点产生位移,从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了避免高边坡变形对设立的固定观测基点的影响,提高观测精度,提出了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差分法的观测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误差分析以及其在高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对在特殊环境下的变形观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小地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方法通常采用导线测量,当测区没有高等级已知控制点而又要求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时,必须进行平面坐标和高程引测,如果已知控制点远离测区,使用导线测量方法进行引测既花费时间又增加误差,从而降低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结合马家堡校区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提出了一种用GPS技术进行平面坐标和高程引测,用全站仪导线建立小地区测量控制网的组合方法,实际测量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尺度产品三维模型坐标测量信息缺乏和面向任务坐标测量结果质量评价困难的问题,引入新一代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提出了基于CATIA二次开发技术的坐标测量辅助设计方法,设计了CAD与CMM集成的XML数据结构,建立了坐标测量数据的UML模型;实现了符合新一代GPS要求的测量方案脚本化描述,开发了部分数据处理算法;提出了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坐标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案和流程。基于以上技术开发了基于三维模型的大尺度坐标测量设计与评估系统并应用于飞机装配中的部件位姿测量,结果表明,设计的测量方案能够满足飞机柔性装配对接的要求,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对单站测向定位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单站测向定位只能确定目标运动的航向,并给出了航向的计算方法;运动平台单站测向定位可以确定目标运动的航迹(测向平台以匀速直线运动除外),给出了目标位置的计算方法;同时探究了运动平台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能对目标定位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运动平台单站测向定位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战争行动和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目的,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已成为重要的解决手段。总结传统航天发射场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太空快速响应活动对航天发射场的需求,从发射场建设需求体系、发射场测试能力推进、发射场改造和补充建设、天地一体测控通信体系、快速机动发射模式等提出了发射场建设发展途径,为满足太空快速响应发射场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宁  吴华  王星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05-108,128
在分析现有单站无源定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平台对固定目标无源定位技术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过方位角变化率信息对观测站与目标间距离进行解算的快速高精度无源定位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是一种高精度、快速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其主要应用于机载无源探测设备对地面固定雷达站或其他辐射源定位,从而为引导导弹对其攻击提供必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加油站收油作业中存在大量油气损耗,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综合多种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油站移动式油气回收装置及工艺技术方案.它不仅提高了油气回收效率,具有经济实用,操作简便等特点,而且实现了一套装置多个加油站的灵活共用.它还改善了现有的固定吸附式油气回收装置所存在的占地面积大,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