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799年11月10日,拿破仑依靠自己手中的兵权和威望,发动政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在亲自指挥过的50多次战役中大多数是以弱胜强。1805年他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决战时创造的战略奇迹,便是一例。当时拿破仑率领7万法军在乌尔姆取胜之后,便沿多瑙河顺流直下,追击俄奥联军。但当他追到奥尔莫乌茨时,俄国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赶到了。援兵一到,俄奥联军便抢占了奥里谬兹地区阵地。这时联军兵力达到8.7人人。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思忖:现在普鲁士援俄大军也在往这里赶,如不在10万普军到来之前动手,那么打败俄奥联军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于是他决定立刻展开进攻。 面对拿破仑的进攻,随军出征的沙皇亚历山大十分自负,虽然他在军事上一窍不通,但虚荣心很强。他主张立即与法军作  相似文献   

2.
1805年12月2日,法皇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同俄奥联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会战。法军奋战五个小时,即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恩格斯在评价这一军事历史事件时说:“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3.
在已穿上变色军装的时代,我们仍见兵士钢盔上套上树叶草条编成的绿帽,战车、炮衣上也仍用青技绿叶伪装起来。这有用吗?请看几个战例。1812年,拿破仑挥军直入俄国。俄国人在平原上抵档不住法军锐气,有识之士劝议引其人林击之。于是俄军撤退下去,一直把法军引到图拉丘陵地广阔森林带予以回击。结果,草木助兵,使拿破仑  相似文献   

4.
1805年10月,拿破仑在还击俄奥联军时,采取秘密而迅速的行动,合围了正在乌尔姆集结等待俄军到来的奥地利军队59000余人。此时,10万俄军刚从波兰出发,奥军面临被歼灭  相似文献   

5.
1805年,拿破仑率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作战。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法军则在南岸,当中隔着一条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地落到对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如何测量呢?要在平时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这个难题而踌躇,立在南岸观望,一时束手无策。忽然,他发觉河水与北岸的边线,在视觉里恰好擦着自己头上戴的那顶  相似文献   

6.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50万大军渡过维斯拉河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和奋战,部队大量减员,于9月15日进占莫斯科。但迎接法军的是一座空城、饥饿和即将到来的严寒,从而使其无法在俄国久留。10月19日,拿破仑率余部11万  相似文献   

7.
1805年,拿破仑率领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展开激战。一时间,莱茵河两岸硝烟弥漫,气氛十分紧张,河水也像是凝固了。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而法军则在南岸集结。双方隔着宽宽的莱茵河对峙着,并互相进行着炮击。由于不知道河的宽度,法军的炮弹始终无法准确地落到对方的阵地,而这时法军手中又没有任何可供查找的资料,怎样才能测出莱茵河的宽度呢?如果是在平时,则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根本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解决这个难题而踌躇。他站在法军集结的南岸观察、思索,一时竟束手无策。他那坚毅的目光凝视着对岸。忽然,他眼前一亮,发现河…  相似文献   

8.
1812年法俄战争是影响整个19世纪欧洲政治军事格局的一次重要战争.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入侵了亚历山大一世统治之下的俄罗斯帝国,本欲通过快速赢得战争迫使俄国签订媾和条约的拿破仑,不但没有实现其设想的战争计划,反而遭到了惨痛的失败.战争开始时入侵俄国的60多万大军,最终只有3万余人逃出俄国,其中骑兵和炮兵损失殆尽.这场远征俄国战争的失败也成了拿破仑和法国命运的重要转折点.战争之后的第二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国就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在1812年战争中损失惨重的拿破仑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加之又遭遇了莱比锡战役的失败,最终导致了法国的战败和拿破仑个人军事生涯的终结.  相似文献   

9.
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时,萨贝安上尉在莫斯科撤退中被沙俄军队捕获,收容在萨拉托夫俘虏收容所。继拿破仑之后,法国当政的波旁王朝对于沙俄收容的法国俘虏漠不关心,未作任何努力促使他们回  相似文献   

10.
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时,萨贝安上尉在莫斯科撤退中被沙俄军队捕获,收容在萨拉托夫俘虏收容所。继拿破仑之后,法国当政的波旁王朝对于沙俄收容的法国俘虏漠不关心,未作任何努力促使他们回国。在度过了60年的严酷拘留生活后,萨贝安上尉得到收容所长的特别安置,被允  相似文献   

11.
任秋凌 《当代海军》2009,(12):78-78
俄国第一艘潜艇1834年由卡尔·施尔德建造(CarlSchilder)。事实上,在沙皇彼得统治时期,沙俄就多次尝试建造潜艇,但从未如愿以偿。1832年,施尔德对水雷的水下情况展开研究,计划利用其去保护俄国海岸。就在那时,施尔德有了建造潜艇的基本想法。按照他的构想,潜艇可以在水下移动,悄悄靠近敌人舰船,用水雷将其击沉。  相似文献   

12.
和平时期的国防建设思想,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物质实力,又直接关系到其在可能发生的战争中的命运和前途。因而,它一向被那些富有远见的国家政府及战略思想家、理论家所关注。同《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并称为19世纪资产阶级军事科学杰出代表人物的若米尼,就是一位高度重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军事理论家。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欧洲各国的军队和国防普遍陷入了一种停顿状态。若米尼当时为之服务的俄国,在1828至1829年俄土战争以后所出现的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军队和国防建设也落入了一个低点。而身为国家和军队最高统帅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却又对改变这种  相似文献   

13.
战争轶闻     
拿破仑不拘一格用人才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讲年龄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  相似文献   

14.
张学成 《环球军事》2014,(3):110-112
拿破仑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统一指挥。然而,利尼之战法军没有取得完胜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其结果恰恰为两天后兵败滑铁卢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苏/俄巡洋舰史与日本巡洋舰史从沙皇俄国到苏联,再到新生俄罗斯海军,在其巡洋舰的漫长发展史上,包括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在内的各种因素纷杂错乱,对巡洋舰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笔者还认为,苏/俄巡洋舰的历史与日本的巡洋舰史似乎可以这样认为:两国的国运都与本国巡洋舰的发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鸿渐  刘威 《军事文摘》2024,(5):69-73
<正>尽管滑铁卢战役通常被视为拿破仑帝国的终结时刻,但在那前一年发生在莱比锡附近的大规模会战,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法国的失败命运。反法联军兵分三路1813年9月6日,在柏林西南60千米的登纽威茨,两支军队发生了交战,其中一路是由内伊元帅率领的法军,与之对阵的则是普鲁士-瑞典联军。结果,内伊掉进了陷阱,法军损失了2.4万人和50门大炮。内伊在给他的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信中写道:“将军和军官的意志被粉碎了,我们的外国盟军则一有机会就逃跑。”拿破仑依然显得镇定自若,但私下里对内伊的无能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17.
马伦哥会战,足拿破仑在1800年第二次意大利作战时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法军于此战大败奥地利军队,同时也粉碎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拿破仑可谓煞费苦心,在其一手策划下,法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真假预备军团的好戏,从而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  相似文献   

18.
拿破仑三世的军队在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和意大利战争(1859年)以后,又成了欧洲军队的榜样。“人们在研究法军的各种组织,法军的兵营成了各国军官的学校。几乎全欧洲都坚信法军是不可战胜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十多年之后,在普法战争中却一败涂地。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9月1日,色当会战失败,法皇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  相似文献   

19.
杜华  李红日  丁慧勇 《国防》2007,(8):69-69
军事变革进程中,后发者励精图治、反败为胜的战例,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 1806年10月,法兰西与普鲁士在奥尔斯特开战.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所向披靡,而被讥为"古董"的普军则败绩连连.  相似文献   

20.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程广中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表,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曾一度横扫欧洲大部,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略俄国、苏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