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屈绍刚  潘健 《国防》2010,(3):40-42
当前,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后备力量建设作为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深化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2.
张文伟 《国防》2010,(2):57-5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全面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必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后备力量与军队的职能任务是一致的,必须围绕军队职能任务的拓展深化建设调整改革,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赵恒志  马增飞 《国防》2010,(1):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不仅是对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新拓展,而且是对新时期后备力量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积极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不断提升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红海 《国防》2012,(8):36-38
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新形势下,要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按照"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服务"的要求,坚持科学统筹,勇于开拓创新,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 一、坚持任务牵引,调整改革国防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 编组和管理是后备力量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要坚持任务牵引,适应新的经济社会环境,深化后备力量编组和管理调整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着眼信息时代联合作战建立的"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体制机制下,后备力量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建强"四支力量",即现役部队伙伴力量、现役部队技术加强力量、现役部队支援保障力量和现役部队战略预备力量,真正成为现役部队的亲密"伙伴"和得力助手.  相似文献   

6.
陈建国 《国防》2009,(12):24-2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要使之成为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深刻领会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深化后备力量建设调整改革,在坚持抓好“应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各条战线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改革,推动着整个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断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催生着各个领域的改革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8.
蒋松华 《国防》2008,(12):31-31
战斗力建设是武装力量建设的核心。新形势下,要按照"建设为使用、准备为实战、动员为打赢"的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化调整改革,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9.
陈增运 《国防》2016,(1):47-51
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转型,既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题中之意,必须摆上重要日程。要从世界战争形态演变、我军使命任务拓展、我党新形势下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等多个方面、领域、层次、角度,深刻认识后备力量建设转型的时代内涵。科学确立与新形势下国家安全环境和武装力量职能任务相适应、符合国情军情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实施步骤。突出理顺领导体制、调整组织体系、改革教育训练、完善保障模式,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转型。深化理论研究引领转型方向,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建设质量,深化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模式,完善法规制度规范建设方法,以正确的方法途径推进转型。  相似文献   

10.
周汉江 《国防》2009,(12):34-35
当前,我国军事变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和多种安全威胁战略环境,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军区系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多种安全威胁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李胜华  薛盛屹 《国防》2016,(5):43-44
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基本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必须顺应战争形态深刻演变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指导,适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求,瞄准现代战争前瞻设计、按照体系思维通盘谋划、遵循特点规律精确分类,努力构建以支援保障打赢信息化战争为核心,肩负"服务、应急、应战"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型民兵.  相似文献   

12.
王宁 《国防》2007,(11):32-33
国防后备力量是我国"三结合"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卫国家安全、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国防动员的核心力量.近几年来,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科学筹划谋发展、突出重点抓建设、着眼长远打基础,规模布局更趋合理,兵种结构得到优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和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要求看还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3.
张誉进 《国防》2004,(1):22-23
军队建设走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机械化促进信息化的路子,后备力量建设也应与现役部队建设接轨,适应高技术战争的需要,抓住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走平战结合、军民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的历史性决定,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在中华大地上,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正在涌动,它引领和带动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5.
李东军 《国防》2003,(12):14-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没,必须发扬党管武装的优良传统,突出军事斗争准备的“龙头”地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谋  相似文献   

16.
历史起源 后备力量的产生和发展与战争现象密不可分。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一些奴隶制国家就已出现了“寓兵于民”备战思想的萌芽。英国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组建的“国民军”“义勇骑兵”“志愿兵”“商船队”等,是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外军后备力量组织。  相似文献   

17.
省军区系统转隶军委国防动员部领导管理后,职能任务有了新的定位和拓展。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凝聚军地共识,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态、新的标准迎接新的挑战,切实加强后备力量建设。为此,要牢固树立改革强军意识,深入贯彻军民融合要求,始终坚持战斗力标准,着力推进依法抓建落实。  相似文献   

18.
张化军 《国防》2004,(6):28-29
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道格拉斯&;#183;约翰逊博士,在回答中国学者所问的什么是军事革命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机会到葛底斯堡,你可以站在葛底斯堡的高处,察看一下这个古战场,1863年美国内战时曾有20万人在这里战斗,今天我们大约只用150人就可控制整个地区;到2025年我们将只需10人。这就是我们在谈论的革命!”这段话不仅对高技术条件下军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后备力量建设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支重要战略力量.民兵组织建设是民兵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纪恒 《国防》2016,(2):4-7
新形势下,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实施改革强军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管武装制度,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全力支持国防军队改革,努力提高党管武装水平,加快推进军民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军地合力开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