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边婷婷的话: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又红红火火地展开了,很多热血青年将走出家门,走进部队,穿上那身国防绿。对于很多有志青年来说,当兵是一种锻炼,是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但也有些青年执著于那张大学文凭,认为当兵局限了个人发展,上大学  相似文献   

2.
“18岁、18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花映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万岁/啊/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一首《当兵的历史》,唱出了多少有志青年一生中最为魂牵梦萦的军旅轨迹。今年,随着我国征兵政策的调整,一大批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参军报国。但也有少数应届生片面地认为,青年人的奋斗目标应该是上大学,而不是服兵役。  相似文献   

3.
征兵工作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当前,新年度征兵工作已全面展开,如何适应"三新"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创新推进征兵工作,提高兵员征集质量,为巩固和提升部队战斗力打好坚实基础,是省军区系统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分析了"当兵冷、征兵难"的现象及原因,并就如何破解征集难题、加强和改进征兵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享受副地级待遇的老红军张其生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走过长征路,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湘西剿匪,退役后回到家乡贵州省盘县特区淤泥乡沙河村当了40多年的农民。1997年冬季征兵时,83岁高龄的张其生决意把19岁的小儿子张绍江送到部队当兵,又引出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5.
马立群 《国防》2012,(6):51
新兵为部队输送新鲜血液,为部队战斗力的持续生成提供人力基础.新兵质量至关重要,新兵强,则加速部队战斗力生成;新兵弱,则给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带来不利影响. 客观认识“当兵冷”、“征兵难”问题.近些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当兵冷”、“征兵难”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做好为部队选送优质兵员的前提.一是“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出现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当兵好难     
一位农民,去年征兵期间目睹了侄儿当兵过程中的“烦恼事”,至今仍感到十分困惑、十分不解。他特致信本刊感叹:  相似文献   

7.
在新形势下,征兵工作出现了许多的难题:一是当兵艰苦,待遇低,部分青年不愿参军;二是优抚安置政策不落实,影响参军积极性;三是独生子女逐年增多,兵员严重不足;四是当兵政审、体检标准要求高,合格兵员少。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征兵工作的质量和征兵任务的完成,也必将影响部队建设。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兵役工作的实践,认为对当前征兵工作遇到的难题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国防观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和征兵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优抚安置,激发参军热情。各  相似文献   

8.
强子当兵     
这几天,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强子娘的眼皮跳得让她心里发慌。听说部队又要招兵了,强子早就吵着闹着要去当兵,她担心强了撇下她老两口真的当兵去了。 “部队招兵了,我想报名去当兵。”吃晚  相似文献   

9.
阮高明 《政工学刊》2008,(12):54-54
北国雪飘,南国寒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征兵时节。不由想起自己当兵时。 那时,农村还比较落后,为了摆脱贫困,很多农村孩子刚读完初中,就外出学手艺、打工赚钱。而像我家里条件不好,能读完高中的,简直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为此,父母也没少受冷嘲热讽。每当听到邻居说起人家孩子每月赚多少钱的时候,父母总是讪讪一笑。  相似文献   

10.
《当兵的历史》这首歌中唱到"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后悔"。可能有的人会说:唱的好听,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甚至有人会认为当兵无用,当兵浪费青春,当兵没有出路,只有考  相似文献   

11.
姜振源  相其峰 《国防》2011,(10):59-60
去冬以来,多地出现"当兵冷、征兵难"问题,个别地方完成征兵任务一度犯难。军地各级通过主要领导问责、多次宣传发动、指标调控、提高优待标准等强力举措,扭转了被动局面,确保了征兵任务完成。但从长远来看,这些举措仅能满足一时之需,根本问题并未有效解决。主要原因,一方面,缺乏一套完整具体、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现有法律法规落实不好、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征兵工作科学发展,有效破解"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必须走依法征集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新形势下做好征兵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国才 《国防》2004,(12):14-14
新兵征集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关系军事斗争准备的水平与质量。因此,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形势下的征兵工作。(一)加强兵役法规宣传,形成依法征兵氛围。依法治国、建立法制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手段和目标。适应国家建设转型的要求,做好和平时期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征兵工作,必须大力普及兵役法规知识,努力增强公民的兵役义务意识和依法服兵役的自觉性。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公民的兵役法规意识十分淡薄。据了解,报名应征的青年大多把当兵作为寻找出路的一条途径,真正把当兵看作应尽义务…  相似文献   

13.
刘卫华  薛鹏  刘加楼 《国防》2011,(6):66-67
扎实搞好征兵工作落实,是解决当前"当兵冷、征兵难"与部队对兵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之间矛盾,提高征兵工作质效、确保兵员质量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4.
李超  汪思科 《国防》2014,(4):40-41
正近年来,许多地区出现"当兵冷、征兵难"问题,适龄青年应征报名人数降低,兵员质量受到影响,征集任务完成难度加大。以某省为例,农业户籍青年报名人数逐年下降,连续3年超过50%的县(市、区)首次体检合格人数均未达到征集任务数;《兵役法》修订颁布后,取消了非农户籍青年退役安置政策,很大程度挫伤了城镇青年应征积极性,报名人员大量流失,90%的县(市、区)首次体检合格人数未达到征集任务数。2013年,国家将征兵时间由冬季调  相似文献   

15.
征兵开始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武部针对新情况和新特点,把履行公民义务与引导利益诉求相结合,着眼同答"当兵亏不亏"的热点问题,引导适龄青年和家长算清"四本账",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热情。连日来,先后有200多名应征青年前来咨询报名,掀起了新一轮的参军热潮。一算政治账,当兵有荣耀。人武部的宣传资料上这样表述:当兵既是保卫国家,也是保卫家乡父老乡亲,同时也是保卫自己。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军人是国家的形象;在万里边疆的界碑旁,军人是神圣的标志;在抗震一线倒  相似文献   

16.
巴辰 《中国民兵》2010,(12):1-1
岁末临近,漫步城乡街头,但见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号召青年人报名参军的宣传标语,像"有志青年到部队去"啦,"参军报国,选择奉献"啦,"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啦等等。在众多标语口号中,人们看到最多也最有号召力的,便是这句:"好男儿,当兵去!"  相似文献   

17.
王盛槐 《国防》2014,(9):45-47
征兵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源头工程,是战斗力建设的基础。2010年以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现象,适龄青年报名应征、上站体检数量锐减,有的降幅超过一半。此问题爆发,积弊日久,原因复杂。从民生角度追溯,乃民生发展兼顾国防建设需求不够,实质是价值观错位、利益驱动不足。因此,必须将征兵工作纳入民生建设全局,坚持物质和精神建设并重、义务和权益统一,多措并举、集智破解。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征兵工作的实践证明,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征兵,难度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适龄青年报名率下降,应征青年多数不愿到艰苦地区,应征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出现“征兵难”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人们的国防意识日渐淡化。据我们对某市两区一县2800名适龄青年的问卷调查,有17%的青年认为国防与己无关,当兵是“自讨苦吃”;有21%的青年认为当兵在经济上吃亏,并不感到光荣;有16%的青年认为在和平时期  相似文献   

19.
张黎鸿 《国防》2016,(5):66-67
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源头在征兵.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着眼征兵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军地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用力,有力有序推进征集主体由社会青年向大学生转变,征兵工作由完成任务向提高质量转变,为有效破解"当兵冷、征兵难"问题积累了有益做法、探索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就如何破解当前"当兵冷、征兵难"问题,作者根据上级部署组织了数个调研组,走访多个地区的院校、乡镇和社区,从征兵工作基本状况、存在问题的症结和原因、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对于促进征兵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