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振兴民族医药产业,提高中药研究与开发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药的国际竞争能力,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导小组于1996年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为了落实这一计划,国家科技部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作为重中之重项目列入“九五”计划,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我区也把“宁夏中药材基地”和“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作为迎接西部大开发的启动项目,积极申请列入国家的“中药材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并把枸杞、麻黄、胡芦巴、苦豆子、甘草作为重点发展品种,争取列入国家的“优质中…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在这里热烈而简朴地举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授牌仪式,给农科院枸杞研究所枸札生产基地等7个道地中药生产基地,授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的称号,这既是对7个中药材生产基地多年来重视科技、按照中药材生产  相似文献   

3.
一、可喜的成绩 2000年5月,科技部将宁夏确立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药  相似文献   

4.
各有关基地: 宁夏是国家确立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基地,为在宁夏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规范中药材生产,保证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代化,为全区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样板,提升宁夏中药材生  相似文献   

5.
2002年7月21日-23日,自治区中药材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药品监督管理局、药检所、环保局、农科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验收。专家组现场考察了各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审阅了  相似文献   

6.
遍及全球的因特网为信息快捷而方便的提供与获取铺设了一条准信息高速公路,同时也开创了电子化、网络化信息服务的新时代。2000年底,“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中药材基地”在宁夏挂牌,它是我国继四川省之后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第二个中药材基地。与此同时,“20万亩沙生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及系列新药开发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成为自治区政府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十五”首选项目。开发药用资源,发展生物制药产业成为宁夏在西部大开发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面临的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因此,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  相似文献   

7.
200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宁夏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宁夏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据,建设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枸杞、甘草、麻黄、胡芦巴和苦豆子等5个重点道地药材品种和银柴胡、黄芪、小茴香等25个大宗常用药材品种,至2010年,建立优质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万亩,沙生药材围栏补植300万亩。与此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参加仪式的有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中药材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李耀松同志,自治区中药材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以及自治区林业、水利、卫生、农行等部门的同志。  相似文献   

9.
培养与提高民族科技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的国家来说 ,必须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科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通过科学在我国近代文化传统中含义的研讨 ,认为尽管近代科学已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是更多地被纳入传统“经世之学”或对“道”的追求 ,而作为科学文化深层底蕴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仍然相当缺乏。因此 ,在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中 ,应该更加注意 ,以给民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足够的意识支援。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文化环境有了较大改变 ,这极大推动和保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健康发展。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目前我国的文化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些文化“滑坡”、人文素质下降等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所以 ,要高度重视新时期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文化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文化发展的水平与状况 ,它包括国家的统治思想、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的道德面貌、舆论导向、社会风气以…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既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民族文化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蕴含广博的德育资源。“微德育”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手段,将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南疆高校“微德育”,对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大力发展中药产业。最近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医药产业是我国拥有资源优势和知识优势的传统产业。挖掘传统医药宝库,推动其创新发展,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对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曹寅  孟永军  周霖 《国防》2004,(3):42-43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科技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有资料表明,科技产业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以上。科技产业的  相似文献   

14.
《宁夏科技》2000,(1):10-13
1998年4月22日宁夏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座谈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毛如柏指示:“宁夏的葡萄酒产业要在发展阶段和国际技术接轨,要组织有关人员到欧洲葡萄酒业发达国家考察,深入细致地调直研究,拿出下一步实施意见”。我们赴法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对发展宁夏葡萄酒产业当中长期模糊不满的一些观念,可以说有了全新的认识。现就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收获与体会1、以培育产地品牌为核心,实行区域化种植。法国是葡萄酒飘香的国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形成了波尔多、勃良地、卢瓦河、罗纳河等九大葡萄酒产区,…  相似文献   

15.
一、在固原地区开发中药材产业的重要性西海固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 ,抓好生态建设是本地区的中心任务。随着退耕还林(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为生态农业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认识到 ,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开发中药材是一项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建设好项目。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在“反朴归真 ,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 ,世界医药主流市场对天然复方药物需求量不断上升 ,为我国重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传统的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宁夏科技》2002,(4):10-12
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科技产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重点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密切党群关系,巩固基层政权,借鉴福建省南平市推行科技特派员的成功经验,结合宁夏实际,决定组织精干科技力量“走下去”,到基层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  相似文献   

17.
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重要共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并作了全面部署。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重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国防科技工业在长期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军工精神和军工文化,是我们军工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在这种军工精神、军工文化的激励和推动下,几代军工人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8.
苏德 《中国军转民》2023,(22):121-12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内蒙古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荒漠化综合治理,大力实施“三北”等重点工程。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株洲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以航空产业军民结合为特点的示范基地,先后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目前拥有企业59家.其中航空类企业13家。在全国航空.电子、机械传动、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党中央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对宁夏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来说,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宁夏科技厅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今年3月2日,“宁夏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通过了可行性论证。这是自治区政府按照国家的战略要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