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公布的《反分裂国家法》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各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台独"势力也别有用心地诬蔑《反分裂国家法》是大陆的"战争法"、"战争动员令" 等。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台海军事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卫星大校,请他从历史回顾和现实分析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50多年来大陆对台湾和平统一政策的历史由来和历史进程,对进一步学习理解《反分裂国家法》有了更加全面清楚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张华祝委员:以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这几年在分裂国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分裂国家的企图越来越明显。制定《反分裂国家法》非常必要,这也是全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共同愿望。法律的条文虽简短扼要,但把实现统一的决心,把我们以最大诚意和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意愿表达得非常清楚。本法通过以后,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二是对"台独"分裂势力的沉重打击,对外国干涉势力的严正警告。三是争取了台湾民众。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努力作好工作,继续为国防建设出力。通过我们的工作,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我们的实力壮大了,就能够使得《反分裂国家法》顺利实施,更加有效的制止台独分裂势力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联组会上说的明白极了。我们的目标是统一,而且最好是以和平方式完成这-过程。毕竟发生在同文同种兄弟间的战争决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尽管对岸当政者正背对着我们越走越远,但和平之门依然是敞开的。"只要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然而这扇门不会永远敞开,《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军事手段就是一种"非和平"方式,虽然它不是最佳选择,但却绝不应该被忽视。这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最后一道保险。本文即是几位爱国热血青年对此种手段所作的思考,刊登此文最大的目的在于为一切爱国志士就祖国统一问题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并不表明本刊赞同其观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20日,胡锦涛主席对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赖斯说,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王利静 《国防》2006,(4):45-45
为纪念《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五周年、《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实施一周年,本溪市组织开展了“人防杯”万名干部参加国防法规知识测试活动。这次测试的内容,以《宪法》、《国防教育法》、《人民防空法》为主要辅导和出题测试依据,并将《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融入辅导和出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分裂国家法》的诞生,全国各族人民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心愿,由此拥有了强有力的法律防线;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以及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也将藉由这道防线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障。与极少数人散布所谓“对台动武法”甚至“战争动员令”的言论恰恰相反,《反分裂国家  相似文献   

7.
爸爸不久前退休,常呆在家里看书看报,看得最多的是《中国民兵》这本杂志。我问老爸:"退休老人最爱看老年类报刊,你为何对《中国民兵》感兴趣?"爸说:"军人出身嘛,与兵有缘。不但我爱看连你妈妈也爱看'婚恋家庭'、'法制在线'、'为您服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针对台湾问题的《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形式把我党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固定下来.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部新的法律。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而且将发挥深远的历史影响。这部法律体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意志.表达了国家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它对“台独”势力无疑是一种威慑,但它又是一部和平统一法、保护台胞法,既不是所谓“动用武力法”。更不是“战争动员令”.  相似文献   

9.
今年两会召开期间.部分知名委员通过讨论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对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对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等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27日下午,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至此,陈水扁分裂国家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中国政府随即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台湾当局不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决定终止“国统会”、“国统纲领”,这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和台海和平稳定的严重挑衅,是在走向“台独”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一步。中国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根据《反分裂国家法》来打击任何企图分裂国家和民族的势力及其活动。从世界范围来看,反对分裂国家一直是世界各国维护主权的正当行动。在这个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会轻易作出妥协和让步——  相似文献   

11.
"王"是什么?"王"字的三横一竖指代的是什么?怎样才能为"王"呢?《说文解字》称:"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日:'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样解"王",明显打上了儒家天人感应思想的烙印。吴其昌《金文名象疏证兵器篇》认为,"王"字象征无柄斧钺,其头刃部朝下,象征权力。"王字之本义斧也。"查汉语辞典,"王"字主要释义,一泛者首领,二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称谓,三为封建社会的最高封爵,四指同类中最特殊或最大者。当然还包括姓氏,"王"姓在中国三大姓氏中仅居亚军地位。  相似文献   

12.
5月18日,台湾当局宣布台湾第一份《国家安全报告》(以下称《报告》)出笼。该《报告》系统地汇集了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分裂主张,再次暴露了台湾当局领导人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继续推行激进“台独”路线的野心。《报告》强调指出:“必须以新的视野重新检视对安全防卫的概念、调整建军备战的策略,以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可以看出,台湾当局“以武谋独”的企图并没有改变,台军建设的步伐在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3.
《华北民兵》2005,(4):8-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反分裂国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05年3月1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5年3月14日(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3月1926年3月1日,黄埔军校扩为中央军校。1949年3月2曰,B-50轰炸机首次完成中途不着陆环球飞行。1981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全部在押战犯。1272年3月28曰,元朝改"中都"为"大都"。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72烈士殉难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军史掠影: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相似文献   

15.
据《简氏防务周刊》最近报道:台湾计划购买的"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原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两家厂商参加竞标。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近已放弃竞标,雷神公司因此成为台湾唯一的选项。而此时台军方高层正"重新考虑是否购买'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对于过去几年里一直积极寻求购买远程预警雷达的台军方来说,这种态度可算是极为反常的。  相似文献   

16.
周丽萍 《环球军事》2004,(24):50-51
10月25日,印度在东部奥里萨邦的一个水下发射架上,成功试射了一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海军型"大地(Prithvi,音译'普里特维')"-Ⅲ近程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300公里,既可用潜艇发射,也可以在军舰上发射。11月7日,印度又在东部奥里萨邦的孟加拉湾印度海军"苏布哈德拉"战舰上,成功试射了一枚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大地"-Ⅱ型弹道导弹的海军衍生型"长弓(Dhanush,音译'丹努什')"舰对舰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为250公里。此前,印度均成功试验了陆军型"大地"-Ⅰ和空军型"大地"-Ⅱ型弹道导弹并装备部队。舆论认为,此次印度在短短两周时间内接连成功试验此类导弹,使印在拥有海上核威慑能力上迈出了虽小但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标志着印度自研导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印度已经具备了"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杰 《环球军事》2006,(1):20-21
2005年12月8日,随着台湾购买的基德级大型驱逐舰抵达台湾,岛内一些媒体特别是"台独"媒体开始了连篇累牍的助阵工作。像什么《基德舰抵台,军力大补贴》、《基德舰到位,我海军航向攻势防御战略》等等,不一而足。当月17日,陈水扁更急不可耐地率领一帮高官及大小将领赴基隆港西16号货柜码头,参加基德舰的"成军典礼",并大放了一番"壮独"厥词。那么基德舰果如某些"台独"媒体吹嘘的那么神勇无比吗?在新推出的"冷眼旁观"栏目中,我们特邀请海军方面的专家李杰研究员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凯恩'舰上度过的每个时刻都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如果现在你们不这么认为,你们将来会这么想的,而且越来越强烈。为了我们的国家能生存下去,我们做了我们必须做的事情。"——赫尔曼·沃克《‘凯恩'舰哗变》  相似文献   

19.
《军事历史》2015年第1期刊登了严可复《也谈对"军委参"的解读》,其中不同意"军委作战部不等于参谋部"的观点,认为"‘军参委'就是‘军委参谋部'的简称;实际上是特定历史时期对军委作战部的一种习惯称呼(不规范称呼);对以‘军参委'名义签署的电报,不必加以过度的解读"。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仅就若干问题提出请教和说明。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初以来,台湾当局不断抛出各种"台独"分裂主张,把两岸关系推向危险边缘.在"决战境外"的基础上,大肆叫嚣要实施"先发制人"的"先制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