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0多年的兵团生活和成长经历,10多年的基层宣传工作,使得我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看来,《当代兵团》一直在追求如何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因此,即使是理论文章也尽量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既能"听到"专家  相似文献   

2.
每次看《兵团建设》必看"兵团人家"。这个栏目中的稿件,篇篇质朴感人、富有启发性。"兵团人家"生动地反映了团场和连队的变化,字里行间传递着职工群众的心声,有故事、有真情,既好看,又耐看。"兵团人家"为读者呈现的一个个忙碌的身  相似文献   

3.
传递正能量     
正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几乎每一期《当代兵团》我都会认真阅读。《当代兵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传递着新时期兵团的正能量。"多元增收"、"兵团人家"等栏目常常选登一些一线职工群众直面困难、艰苦奋斗、互帮互助的故事,看完后我总会被他们敢干、敢为、敢担当的精神打动,不由得从心底生出敬佩之情。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到他们,  相似文献   

4.
正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促进兵团、师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的重大决策。在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职工群众对兵团医疗卫生系统最多的意见是艰苦边远困难团场卫生人才匮乏和医疗服务能力下降。今年4月30日,兵团召开兵团、师医院与团场合作开展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会,出台《关于加强艰苦边远困难团场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促进兵团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覆盖,解决职工群众"看病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兵团》是一直默默陪伴在我身边的良师益友,作为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喜爱的刊物,《当代兵团》记录和见证了兵团的大事要事,反映着兵团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新风尚和各条战线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作为兵团第三代,我热爱兵团,扎根在基层团场。《当代兵团》满足了我了解兵团重大时政信息、研究史料和提高文学写作水平等多种需求。每每收到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名政工员,读书看报不仅是我的工作需要,也是我的习惯。《兵团建设》一月两期,其中我最喜欢阅读的就是"兵团人家"栏目。它或讲述团场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或反映兵团普通职工群众的生活,配以生动的图片,让人记忆深刻。今年4月下半月刊刊登的《架双拐的"倔连长"》图文  相似文献   

7.
侯万里 《兵团建设》2012,(20):29-30
正2011年8月兵团农家书屋工程启动以来,兵团共建成农家书屋2893个,覆盖了兵团的全部连队(社区),为活跃基层文化生活,满足职工群众文化需求,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巩固兵团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发挥了重要作用10月8日晚,在农八师一四四团二连,一群在田间忙碌了一天的职工群众,吃完晚饭后相继走进连队的农家书屋,共享文化大餐。正在阅读《葡萄栽培技术指南》的职工王立清说:"现在种地,没知识、没技术,就没有收入。闲下来常来农家书屋看一看,学学技术,长长知识,开开眼  相似文献   

8.
让爱传递     
正在《当代兵团》中,"兵团人家"一直是我十分喜欢的栏目,因为她总给人以亲切感。作为兵团的儿女,对于兵团的人和事自然不会感到陌生,"兵团人家"里的故事质朴而又真实,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普通的职工、辛勤的教师、慈爱的母亲……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群众在兵团这个大家庭里幸福地生活着。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他们对祖国、对兵  相似文献   

9.
正2011年10月以来,《兵团建设》连续数期隆重推出解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特别策划",期期令人赏心悦目。其中,2011年11月下半月刊"特别策划"中的"小人物"的故事,让人觉得原汁原味、有滋有味。她一改很多党刊板着面孔说教的形式,实现了兵团职工群众与党的重大  相似文献   

10.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2):5
为《当代兵团》欣喜三〇团读者陈青山参加工作以来,每期《兵团建设》我都会细细品读。我总会被杂志里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吸引,并为兵团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骄傲。新年伊始,得知《兵团建设》更名为《当代兵团》,我对《兵团建设》这个老朋友的眷恋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又为拥有《当代兵团》这个新朋友而欣喜。因为她是《兵团建设》的延续、升华。期盼着《当代兵团》续写精彩,说出更多职工群众心坎儿里的话!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兵团各级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工作目标,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狠抓关键环节,初步建立了具有兵团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提供了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正从事连队政工工作以来,阅读《当代兵团》已成为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阅读杂志,都会关注"刊中报苑"栏目。这里是团场通讯员的"家",一方面,大家通过图片、文字,展示自己的才能,帮助职工群众了解兵团近期的发展变化;另外一方面,版面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又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兵团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 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 1年7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社会保险法》在兵团顺利实施,使各族职工群众更加了解新规,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险权益,增强维权意识,增强职工群众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兵团充分发挥组织优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党员,团场组织党员学习时,常把《当代兵团》作为学习材料。时间长了,我越来越喜欢"廉政时空"栏目,她集"廉政视点"、"廉政箴言"、"廉政图片"等内容于一体,坚持一切从兵团实际出发,做到工作部署结合实际、报道贴近职工群众,寓教于理、寓教于案情和图片、寓教于箴言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2,(3):28-29
正主持人语兵团党委、兵团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兵团,决定自2006年起从职工群众最为关心的居住、交通、养老、娱乐等方面着手,为职工群众办"十件实事。"转眼间,6年过去了,兵团党委、兵团的努力却从未间断。2011年,兵团"十件实事"的主要内容包括:继续扩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覆盖面、加强  相似文献   

16.
正"小刘,《当代兵团》给我换几本吧,之前的看完了,我最喜欢‘新春走基层’那几篇文章,学习了人家的增收经验,今年我也要加把劲。"近日,九师一六七团水管站职工段玉增找到我借书时说。由于水管站职工长年在野外工作,信息相对闭塞,一有时间,大家就来借书看。而《当代兵团》内容丰富、视角新颖,便于职工群众及时掌握政策、了解各类信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兵团日报》作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兵团,加强兵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办好《兵团日报》是兵团党委赋予报社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是兵团广大职工群众对报社寄予的厚望和重托。办好党报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责  相似文献   

18.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4):7-8
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摘自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十四师蹲点调研时的手记《筑牢屯垦戍边的基石》多年来,兵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兵团领导蹲点调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等一系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活动在兵团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以来,兵团广大新闻战线的同志,积极响应中央号和兵团部署,深入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采了一大批宣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三次对口援疆工会议精神和兵团党委的决策部署,展示兵团"三化"建设新展新成就、反映职工群众心声的新闻稿件,在促进兵团经济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受到职工群众一致评。  相似文献   

20.
对援疆省市的感激之情要如何表达,是一首诗,还是一首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但从人们心中生长、流淌、绽放的感恩之情一样浓烈"兵团群众感恩党,家家户户住新房,天山南北风光好,雪莲花儿朵朵香……"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在兵团各师、团传唱。"党中央英明决策凝聚力量,10个对口支援省市正在援建一个崭新的兵团。"一台《兵团人不会忘记》大型文艺晚会,向援疆省市表达了兵团干部职工群众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各对口支援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