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今年3月上半月刊的专稿《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兵团党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解读》一文,言简意赅,解读精妙且通俗易懂,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兵团党委的相关政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使我对兵团党委推动兵团文化发展繁荣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仍然承受重挫之年。岁末盘点不由发现,虽然世界经济衰退,但各国军队建设依然红火,尤其是我们周边相邻的一些国家,强军精兵步伐明显加快。适逢年末,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一组反映我周边国家军事动态的系列年终专稿,以餮读者。  相似文献   

3.
岁末年终,本刊在这一期重要位置、用较多的版面,隆重推出系列《年终专稿》,对2009年的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年终专稿》不是全行业面面俱到的总结,而仅仅是以媒体视角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不完全记录与观察。  相似文献   

4.
李波 《中国民兵》2007,(6):38-38
1999年毕业后,我当了预备役舟桥团的一名排长。对预备役工作一筹莫展时,我请教指导员,他给我传授了许多预备役工作的经验体会,还送给我10本专业书刊,让我业余时间看一看。这些书刊中就有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我把这本杂志稍一翻阅,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少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后,我就到团阅览室里借来《中国民兵》杂志,以后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5.
七·一前夕,“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谢光选、杨嘉墀等三位院士在国防科工委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他们对记者深情地回忆了全年研制“两弹一星”射的艰苦岁月、点滴往事,盛赞了党在领导“西弹一星”工作射的英明决策,并借此机会对新时期奋斗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们寄语了殷切的希望,请看本刊记者采写的专稿:  相似文献   

6.
正《军队政工理论研究》创刊以来,我一直订阅。我由部队一名政治工作者成长为军校一名教授、研究生导师,它给了我很大帮助。《军队政工理论研究》不仅是我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教学研究的好帮手,也是我带的研究生的必读物。我感到该刊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政治性。该刊牢牢把握军队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制度,刊发文章的內容始终与党  相似文献   

7.
师出何名?     
美国人为何而战?这是本刊上期刊发的空军指挥学院乔良少将为,本刊撰写的专稿。文章引经据典,说理透彻,论证深刻,读者反响强烈。与该文相呼应,本期刊出的《被演绎的安理会决议》一文,同样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8.
兵团农业正处于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是兵团"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意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原则、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了解,对下一步农业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3月28至29日,兵团党委召开农业现代化建设暨扶贫开发会议、水利工作总结大会,并出台了《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和《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明确形式和任务,对如何加速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攻坚战、把水利改革发展大事做细做实等问题统一了思想。针对兵团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一话题,本期"本刊专稿"栏目采用表格、问答的形式对《关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解释性报道,以方便兵团广大干部职工阅读。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随爱人从地方来到兵团工作。我从阅读宣传科科长给我的一本《兵团建设》开始,逐渐了解兵团。十年来,我对《兵团建设》的关注从未间断。《兵团建设》不仅使我对兵团的历史和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使我的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因为是在团场广播站工作,我总爱  相似文献   

10.
工作中,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任务面前都是抢着干,主动揽活,但也有少数同志不是那么自觉,见到工作喜欢推,碰到任务喜欢躲。一推一揽,看似小事,其实不然。一推一揽,体现的是境界。古人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胸怀和度量,与他的事业成就息息相关。工作中,有的同志喜欢把工作分得清清楚楚,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我的工作我干,别人的工作我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政工机关干部,《政工学刊》是我最喜爱看的政工刊物,一些文章对我帮助很大,有的文章要读好几遍,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第3期中《怎样制作精美的军营宣传栏》一文对我搞宣传工作非常有启发。在此,我也谈谈制作宣传橱窗的体会,供大家借鉴、指正。  相似文献   

12.
在机关当干事,主任一句话改变了我。自此不论在什么岗位,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我因工作而完美,工作因我而完善。如今,对主任那句话,我有了新的理解:带着感情干工作,是苦乐年华奋斗历程中一分纯争的体验。1990年12月,在航空兵某场站通信营有线电连分队长的岗位上,我干得正得心应手,突然一纸调令将我调到机关政治处当干部干事。我是一个天生闲不住、喜欢摔打的人,当时又刚从院校毕业,初出茅庐,很是受用带兵的感觉。我喜欢每天与战士扎堆在一起,这样觉得心里充实极了。对于机关,我总觉得机关工作无非就是打打电话,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适应本刊公开发行的需要,我们增辟《本刊国外稿》专栏,特约外国专家、学者撰写有关学术论文,供读者借鉴。同时也欢迎非特约的国外读者、作者来稿。本期专稿作者唐纳德·J·穆洛泽克,现任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历史教授,主讲美国与世界军事史和文化史。1966年毕业于乔治城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分别于1968年和1972年在鲁特杰斯大学获文学硕士与博士学位。曾多年在美国陆军与参谋学院的高级历史班任教。1982年—1984年在美国空军航天理论、研究与教育中心任客座研究员。参加过多卷本《美国军事史资料指南》一书的编辑工作。在他最近出版的一些著作中,有两本书专门研究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经验。曾研究过技术现代化对美国军队的影响问题。作为应约为本刊撰稿的第一位外国军事历史家,我们谨向他表示衷心谢意! 本文原稿篇幅较长,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在文中加了小标题,对个别词句、注释作了删节。本期专稿是委托军事科学院赴国外讲学的吴春秋同志特约的。  相似文献   

14.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06,(3):53-53
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学员们的感受却是丰富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兵团建设》写意 7天里,我的笔触没有我的感受丰富,我想在《兵团建设》举办培训班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意”——关于兵团与团场,关于杂志与写作,关于编辑与通讯员……而《兵团建设》中美的细节就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我把珍珠串成一个整体,以表达喜爱之情:《兵团建设》的《特别策划》让我们倾听《建设之声》,在《要事评说》中走进《建设专稿》细读《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新型工业化之路》。打开《文明窗口》,拉近《建  相似文献   

15.
正回顾自己34年的军旅生活,绝大多数时间是从基层摸爬出来的,是与一线的官兵滚打出来的,对官兵亲,对官兵熟也是我个人在多个岗位磨砺的基本素养。我出生在部队大院,受父辈的影响,从小就对军营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痴迷。1979年,我成为了军区体工大队的一名运动员,专业是篮球。不久,队领导发现,我这个大个子不光会打篮球,也能舞文弄墨,于是.就让我兼任起了全队的新闻报道工作。慢慢的报纸上有了我的豆腐块,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篮球队里有一个大个子新闻报道员。真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有幸到《中国民兵》帮助工作。成天看着一篇篇报道,读着一篇篇评论,我不由为作者的成功叫好,也为发现的问题叹息。同时,心中总有一丝内疚不能释怀。刚到人武系统,几乎对民兵预备役工作一窍不通,那真是难为了我。正是通过对《中国民兵》、《中国国防报》等相关报刊的研读,我逐渐熟悉了工作,并试着写了一些东西,经常有一  相似文献   

17.
马长仕 《华北民兵》2013,(12):64-64
有幸与《华北民兵》结缘并成为伴我前行的良师益友,要从1996年上半年算起,已有17个年头。我是一名1981年入伍的老兵,曾在海军驻渤海湾某部服役14年,转业时本来是有机会分到理想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但是带着对部队的深切情感和依恋,我自愿选择安置在县人武部当一名职工,成为"准军事人员"。我觉得能到军事机关工作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一年,人武部刚刚收归军队建制,经过10年变故,各个人武部的现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生活》2013,(3):20-22
今年3月,是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50年来,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特别组织了专稿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加快兵工企业“两个根本转变”的步伐□本刊专稿总公司开展“外学邯钢、内学嘉陵”活动两年来,各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双学”为契机,深化企业改革,管理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根本转变”。从最近召开的1997年企业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我...  相似文献   

20.
光头事件 2008年我第一次当组长,负责阿克苏地区三级GPS网点选埋,对待工作有热情,管理要求也比较严,工作渐渐走上正轨。一天一个战士请假出去理发,回来以后,我一瞅是个光头,往队列里一站特别扎眼,我没吭声。过了两天,又有一个小战士理了个光头,我有点生气,但想到工作特别特别累,也就没说什么。过了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