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国防》2001,(3):42-42
在我们共和国10大元帅中,有6位参加了南昌起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其中3位元帅入党之时,正是大革命失败之际,他们是在白色恐怖中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的。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十大元帅”及“十大将”的统帅形象和英豪风范,令人啧啧称叹、高山仰止。或许“十”总与军事至高级别帅才结缘,作为美国军队最高级别军衔的“五星上将”历史上也仅授予过十位(美国法律规定五星上将必须产生干战时,因此十大五星上将基本是在二战中授予的,除了潘兴和布莱德雷,但他们也是身经百战赫赫战功所造就的)。虽称“上将”,含金量胜同“元帅”。1944年,时任美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以“元帅”读音与其名“马歇尔”相同而显得滑稽为由,拒受“元帅”军衔。在马歇尔主动让衔的高风亮节被大加赞赏、广为传唱之际,美国军史也不无遗憾地与“元帅”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3.
苏联大将录     
李鹤 《军事史林》2010,(9):34-44
英联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置大将军衔的国家。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命令,1935式军衔制的高级军衔改称将官,其中陆军设有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四级。大将与海军元帅及1943年设置的军兵种元帅同级。截至苏联解体,共有133人137次被授予或晋升大将军衔,其中31人后来晋升为苏联元帅,1人晋升为炮兵主帅。133人中最终军衔为苏联元帅的30人、炮兵主帅的1人、大将的98人、上将1人、少将1人、军衔被剥夺的2人。  相似文献   

4.
十三、“儒帅”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元帅性情敦厚、温文尔雅,具有学者气质,堪称“儒帅”。聂荣臻是开国将帅中第一个进入中央军委的前身中央军事部的。1927年5月成立的中共中央军事部,周恩来是部长,聂荣臻是部门领导人之一,分工主管人事分配工作。到南昌起义前夕,聂荣臻在周恩来领导下,向各有关部门派遣了不少共产党员,其中包括后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朱德、刘伯承、陈毅等人。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研究》2011,(4):F0002-F0002
刘伯承(1892—1986)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11年参加学生军,响应辛亥革命,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兵运工作。1927年,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1927年赴苏联留学,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6.
每逢一年一度的建军节,大家自然都要想到在南昌起义中担任总指挥的贺龙元帅.今岁"八一",是人民解放军80华诞,我们更是怀念敬爱的贺老总.老总离开人间已近40个春秋,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因为准备编写红二方面军战史的关系,曾有幸两进贺龙元帅的家中,当面聆听他对红二方面军一些历史情况的介绍,这段往事我铭记在心,未能忘怀.  相似文献   

7.
刘小花 《军事历史》2021,(4):109-114
根据新发现的几则有关南昌起义史料来看,南昌起义时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手枪队,其成员大都是从参加起义的各部队中挑选出的可靠人员,主要职责为起义领导人的安全保卫、执行紧急战斗任务等;起义部队到达潮汕后,郭沫若曾任潮海关监督兼汕头交涉员,负责办理外交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帝国主义势力对起义军的干涉;南昌起义发动后,国民党发布的"追剿"起义军布告,则有助于了解国民党对南昌起义采取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宣传.这几则新发现的文献资料,对于研究南昌起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朱德南昌起义时使用的驳壳枪 朱德在南昌起义时使用的德国造M1896式警用短管毛瑟手枪,口径7.63mm、长26.3cm、枪管长10cm,一级文物.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决定发动南昌起义,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朱德因对江西情况熟悉,奉命返回南昌为起义做准备.朱德按照事先安排在佳宾楼摆下宴席款待南昌驻军的两个团长,吃完饭又拉着他们打牌.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萃     
中国开国上将:还有12位 随着中国军队一代名将、原总参谋长杨得志上将的谢世,中国五十年代授予的57名开国上将目前还有12位。 1955年9月,中国军队首批授衔时,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5名、少将800名。之后,晋升中将2名、少将560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军1614名。 1992年5月,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离开人世。在这之前,10位大  相似文献   

10.
刘岩 《军事史林》2006,(11):21-23
《军事史林》2006年第8期发表《人民解放军中的"双料"将军》一文,介绍了解放军中的"两国将军"、"两军将军"和"两度将军",现再补充一组"两期将帅".所谓"两期",就是两个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曾获得过将军或元帅军衔称号者.人民解放军中具备这种条件者较少,大将中只有一位,主要集中在元帅一层,他们是: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南昌起义中朱德所发挥的作用,周恩来曾评价说,"朱德是一个很好的参谋和向导".起义前夕,朱德详细了解敌兵力分布情况,精心绘制南昌市区的地图,并掩护起义领导人抵达南昌.南昌起义军主力南下潮汕失利后,朱德历经种种艰难曲折,把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一万余人的革命武装带上井冈山,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起义的枪声中崛起人民通信兵是伴随着南昌起义的枪声与反“围剿”斗争的硝烟诞生和创立的。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部队中,普遍编有通信分队,他们运用各种  相似文献   

13.
大将档案 有10位大将在格列奇科和奥加尔科夫两位苏联元帅主编的《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上的人物条目中被冠以“苏联军事家”的称谓。他们分别是:加米涅夫、奥尔洛夫、斯米尔诺夫、赫鲁廖夫、安东诺夫、什捷缅科、叶皮谢夫、马里亚欣、科马罗夫斯基、阿尔图宁。阿尔图宁在仅仅是上将时就被称为“苏联军事家”。  相似文献   

14.
中共对南昌起义的一系列指导,不仅体现在起义的酝酿、决策阶段,还体现在起义爆发后南征途中。其中包括指示广东、湖南等省发动暴动配合起义以及做好起义失败后的善后工作等。纵观中共对南昌起义的系列指导和举措,可以看出其中贯穿一条鲜明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着"民众武装暴动"这一政策。早在南昌起义发动之前,中共就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秋收暴动,所以中共对南昌起义的指导离不开这一既定方针。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暴动主要依靠群众,军事力量只是副力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对南昌起义的领导和评价,而共产国际的"指导"直接左右中共对南昌起义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员被捕牺牲,全国上下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随后,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宣布分共,实行清党.为了打破白色恐怖,继续坚持革命,共产党人决定于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用革命的武装来反抗反革命武装.为了保障南昌起义顺利打响,保卫参加起义领导人的安全,中共在此期间开展了大量政治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元帅星"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武装力量中获得高级军衔的军人的特别证章."元帅星"特别证章作为原苏军部分高级军官除其军衔标志之外的另一种地位、权势和荣誉的特殊象征与标志,是伴随着原苏联元帅军衔的产生以及前苏军高级军官军衔体制的发展而出现并发展的.它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或俄罗斯总统批准颁发.苏联的各级各种元帅和大将,佩戴着各种不同的"元帅星",但苏联大元帅没有"元帅星"."元帅星"亦不同于其它的勋章,它自成体系,其数量很少.  相似文献   

17.
王兆昌 《军事史林》2004,(10):31-34
老上将,亦称开国上将,系指1955年9月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由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授予仅次于元帅和大将的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共55位(后又补授两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世变沧桑,这批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开国上将,随着不久前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的逝世,目前尚健在者,只有4位.他们是:原总后勤部部长洪学智、原铁道兵司令员吕正操、原军事学院院长肖克和原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宋任穷(均为当年任职).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南昌起义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我们的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从南昌起义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今天我们回顾当年的斗争,全面地认识它的历  相似文献   

19.
话剧《虎踞钟山》“饯别甘有根”那场戏给我留下深深的记忆。军事学院学员甘有根,忠厚善良,诚恳本分,在“八一”南昌起义时曾舍身救过院长刘伯承元帅的生命。甘有根因文化底子太薄,补考仍不及格,按规定必须退学。刘帅在签批甘有根退学报告时,三次提笔,三次落下。但...  相似文献   

20.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这次起义的参加者中,有位名叫莫·弗·库马宁的苏联顾问,他是南昌起义中唯一的外国人。库马宁生于1897年,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苏联红军,是苏共老党员,在第一次卫国战争期间历任炮兵营长、团长和步兵旅长等职。1926年奉派来华,担任黄埔军校军事顾问,并以“齐冈”作为自己的中国名字。北伐战争时任李宗仁部第7军第二任军事顾问,参与指挥攻打临淮、蚌埠等地战斗。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后,库马宁改任贺龙部第20军军事顾问,协助贺龙率部扫荡吴佩孚残部,击溃张作霖的部队,取得许昌、郑州大捷。在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贺龙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率第20军南下,库马宁随军来到南昌。贺龙出任南昌起义总指挥后,库马宁积极出谋划策,为南昌起义的成功做出了贡献。8月5日,起义部队按原计划分兵两路向广东进军,库马宁随贺龙的部队南下,不幸在9日的汤坑遭遇战中被俘。库马宁在狱中不屈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