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其实,这个世界是平凡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黄土地也是平凡的。小说《大钟无声》作者之一梅国云,当年曾经在黄土地上工作、生活了13年,他一直根植于基层,黄土地的厚重让他的心灵有了沧桑感;另外一位作者杨文森是从文王伐纣的古灵台走出来的,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儿子,当他被一种声音吸引走进军营,于是他被一种全新的境界感动了。军纪约束下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决然不同于陇东农民松散自适的耕作环境。于是他们以质朴、厚重、诚恳的笔调写出了现实且真实的小说作品。我把这部小说称为军旅作品中平凡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15年前,当我离开作战部队来到陕西省扶风县揉谷乡武装部当上武装干事的时候,恰逢《中国民兵》创刊。15年来,《中国民兵》杂志像一个无声的老师,指导我工作、学习。使我在武装战线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3.
正我于2013年起从事政工工作。刚到团场时,我不了解团场的风土人情,不明白新闻稿件如何撰写,更不知如何开展政工工作。后来看到团里订阅的《当代兵团》,我像是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它的很多栏目让我受益匪浅,"时政要览"、"特别观察"让我了  相似文献   

4.
40多年的兵团生活和成长经历,10多年的基层宣传工作,使得我与《当代兵团》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看来,《当代兵团》一直在追求如何贴近实际、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因此,即使是理论文章也尽量与实际相结合,让读者既能"听到"专家  相似文献   

5.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坚持了10年的刊授学习,她不仅使我成长进步,而且改变了我后半生的选择。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西南民兵》,我仔细阅读,真是如获至宝。后来,我在刊物上看到了战友的大名,令我感慨万千,自己半途而废,感到惭愧。于是,我重新拿起笔,开始向《西南民兵》写稿。当年底,村里换届选举,我被选为民兵连长兼治保主任,订阅《西南民兵》成  相似文献   

6.
国产动画影片《深海》讲述的是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小女孩参宿意外落水,进入深海的奇幻梦境世界,与深海大饭店老板南河和其他船员一起在深海里航行寻找深海之眼的故事。本文尝试从动画制作的画面设计、角色塑造、视听语言等角度进行影片的评价和分析,对《深海》创作是如何将技术创新与故事创新相结合展开讨论,从主创团队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追求中如何实现“做自己”为切入点进行了影片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每拿到新一期的杂志,我都细细品读。在"辉煌60年"栏目中看到《同在一片蓝天下》这篇文章,细细读来感触很深,我看到了第一批进疆解放军战士的爱国情怀和平定匪患的坚定信念;看到了兵团人为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流血牺牲;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建设边疆"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无限豪情。如今兵团发生了  相似文献   

8.
论《孙子兵法》的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部伟大杰作,在世界军事理论研究领域享有崇高的声誉。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荣的。产生于青铜时代的《许子兵法》,之所以能在热核时代的今天依然受到中外军事学者的重视,固然是由于它所揭示的战争规律、所概括的军事原则、所总结的战略战术对于现代战争仍有若干借鉴作用。但是,必须看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在语言表达上所表现的精湛繁富的修辞手法、驾驭和使用语言的高超技巧也是《孙子兵法》使人百读不厌、名闻遐迩的重要原因。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把军事学的研究与修辞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如何通过对《孙子兵法》修辞艺术的分析加深人们对其军事学术思想的理解?这无疑是一个新的角度,新的领域,也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收到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兵团建设》。当看到“寻找创刊号”的启事后,我惊喜异常!因为我收藏了《兵团建设》的创刊号,而且从创刊号至2007年第三期《兵团建设》,共计91期,一期不少!厚厚的一摞《兵团建设》,像我的一位位挚友,与我朝夕相处,难舍难分。  相似文献   

10.
拉练流行语     
“我是党员!”——其实,是插在背包上的一块不曾收费的“广告牌”。在长长的拉练队伍中,每看到这几个字,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榜样的力量。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文献   

11.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二,一次去一个家境较好的同学家里。我看到书架上有《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我正想给同学借这几本书, 同学的父亲张叔叔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递给我, “这本书很好,你去看吧。”  相似文献   

12.
翻开报纸,猛然看到一则标题《魏巍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成遗作》。看着这则标题,我在震惊、落泪的同时,也不由回忆起2004年魏巍为我的书《狼牙山壮士宋学义》写序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3.
要不是走进预备役部队,我或许不会认识《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对文学的爱好、写作的追求,我就不可能去读《西南民兵》;要不是我在岁月中渐渐成熟长大,也许我就不会读懂《西南民兵》。 人生就是一本书,而《西南民兵》是一份不需要太多付出,就能够给予启迪、指导工作的好刊物,每月都从不同方面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我常常翻阅《兵团建设》,在这里,我可以纵览天下大事,可以看到新闻背后的故事,能够了解到真正的兵团,在这里你能"见"到一群鲜活的兵团人。一次,一位朋友回农十三师探亲,在我家里看到《兵团建设》,立刻就被他吸引住了,爱不释手。临别时,又请我帮他多找了几本带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互动     
山东省东营市 程志广:我衷心感谢贵社出版的《环球军事》杂志。它伴我走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它使我对军事的渴求得到了满足。你们以最出色的工作,使我们这些军事迷最先了解了最为全面,客观的军事知识。我是《环球军事》的铁杆支持者,受我的影响同学们也十分爱看《环球军事》。在学校内《环球军事》备受大家的推崇。每当贵刊新一期面世,许多同学因最先阅读到而感到快慰。所以我代表所有关心支持《环球军事》的读者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本编辑部的所有成员看到这封来信都十  相似文献   

16.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7):5
增长见识的"好老师" 十三师读者赵宝山我第一次接触《当代兵团》(当时还是《兵团建设》)是3年前的事。那时,我刚刚到十三师新闻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办公室放着几本《当代兵团》杂志,就随手翻阅,当时我就被杂志中精彩的报道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阅读《当代兵团》的习惯。每当有新的一期《当代兵团》杂志到来,我总是第一个抢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新闻稿件的写法。当我外出采访完,面对采访  相似文献   

17.
自知、自信方得高尚人生何正文(南京军区某部52分队主任)最喜欢读的图书(文章):《红岩》《红岩》给了我激情。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战争年代的另一片战场。没有硝烟,有的是一批可敬的地下共产党员与敌人激烈持久的斗智斗勇。他们心中充满了对革命的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编辑老师: 我是《西南民兵》的忠实读者,也是投稿初学者。我在部队曾经写过稿件,回到人武部后,看到《西南民兵》办得很有特色,版面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是我们基层干部职工精神食粮,每当杂志一到,我都争着、抢着逐字逐句看完。我的激情油然而生,也想向贵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高中生,繁重的学习压力时常让我喘不气来。后来,我在书店无意中看到了《环球军事》。我的心头为之一震。杂志内容之丰富、武器介绍之详细实非我之前所见。我本来就是一个军事迷(菜鸟级),但市场上军事刊物种类繁杂,质量不一,难以选择。而《环球军事》却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不仅从选题、版面设计等方  相似文献   

20.
回眸自己走过的路。就经常想起《西南民兵》的好;看到自己取得的一个个进步,就经常记着《西南民兵》的好。提起《西南民兵》的好,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90年底,我从野战部队调入军分区工作。刚到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工作显得非常吃力,甚至还闹过张冠李戴说外行话的笑话。工作不久,我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杂志,看着上面登载的有关民兵工作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和其它单位开展民兵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如获至宝。从此以后,《西南民兵》杂志就成了我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通过《西南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