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箔条在与有源干扰结合使用时会比使用单一手段更有效。应用箔条可能会强迫雷达采用MTI或多普勒处理,这样可使雷达无法使用脉间频率捷变,而且箔条扩展到无模糊距离以外会使雷达无法使用脉冲重复频率参差,这两种因素为对相控阵雷达复合干扰开辟了道路。比较了复合干扰与有源和箔条分别干扰相控阵雷达后的压制比,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干扰效果比箔条干扰效果在随距离的变化过程中至少在3倍以上。与有源干扰相比,在30 km之内复合干扰比有源干扰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为实战条件下提高飞机生存率,具有较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雷达系统抗箔条云压制干扰能力,根据箔条云压制干扰特点,从箔条云散射面积、雷达在干扰条件下最大作用距离和战术要求最小距离三个方面,对雷达系统抗箔条云压制干扰能力的度量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就评估方案集进行了计算,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一种雷达系统抗箔条云压制干扰能力分析的思路,其原理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敌方反舰导弹攻击我方舰艇时,我方可实施冲淡干扰进行防御,其干扰时机对干扰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时空域限定条件的冲淡干扰发射时机模型,首先建立舰艇、箔条云、导弹运动模型,然后根据导弹末制导雷达开机时间得到时域限定范围,根据末制导雷达搜索波束角与箔条云、箔条云与舰艇位置关系得到空域限定范围,通过模型计算箔条云距雷达搜索波束角边界距离、干扰有效时机范围和补射箔条弹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新模型可以较好地确定冲淡干扰发射时机,相关结论对冲淡干扰的运用和效果评估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反雷达伪装中箔条云干扰方法分析了零记忆非线性变化法(ZMNL)的幅度分布和功率谱分布模型,通过ZMNL法对于箔条云回波信号的产生机理讨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根据上述数学模型,对箔条云回波进行了仿真与模拟,提出了对于反雷达伪装中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种利用舰炮发射的箔条干扰弹,充分利用舰炮射程远、发射率高、精度高等特点和箔条云对导弹末制导雷达的遮蔽效应,在详细分析了箔条云对雷达电磁波的衰减效果以及对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解相遇策略的箔条防御反舰导弹的新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反舰导弹的中远距离干扰。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得到了一些有用的启示,对于新型箔条弹的研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箔条是雷达无源干扰的常用材料,由于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被淹没在箔条云强背景噪声中,雷达难以探测和跟踪目标,提出利用自相关方法检测箔条干扰下目标的雷达回波信号.对箔条云回波噪声进行了数学描述和仿真分析,可以看出箔条噪声是多个随机高斯分布的叠加;介绍了自相关检测箔条干扰下雷达回波信号的基本原理,并用SIMULINK软件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利用接收的回波信号自相关函数反推出信号周期,并利用自相干法把淹没在噪声中的信号提取出来,所提取的信号和原信号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该方法对提高雷达抗箔条干扰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源干扰照射下的箔条走廊,可形成较宽的频率覆盖,使MTI雷达性能降低.从信号类型及其功率等参数对这种有源无源复合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定义其相对于传统箔条走廊的干扰提升系数来衡量其干扰效果,并对影响该系数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针对MTI雷达,对干扰相对提升系数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箔条走廊相比,这种干扰的压制效果可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距离雷达越近,提升效果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箔条云在扩散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会稀释和扩大,其回波特性会发生改变,被检测目标与箔条的相互位置关系也会影响雷达恒虚警检测。针对作战对抗过程中箔条干扰易造成雷达接收机阻塞干扰目标检测,检测概率迅速降低且易丢失目标贻误战机,通过详细分析箔条的扩散过程及信号频谱特性及其箔条云和目标的两种位置关系,利用恒虚警处理算法在噪声基底为10 dB和20 dB情况下对目标进行恒定虚警率检测研究。研究结果对改善飞机检测性能和抗虚警能力以及提高战场生存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目标搜索雷达在无源干扰条件下的侦察效能,以干扰箔条为例,在细致分析干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分别计算了干扰箔条云与箔条压制性干扰对目标搜索雷达侦察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指导部队训练和进行电子干扰效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箔条幕干扰对抗特殊制导体制反舰导弹的决策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特殊制导体制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用箔条幕干扰对抗该型反舰导弹的思想和方法。文章按照箔条幕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机理和作战过程,对箔条幕干扰进行作战仿真。在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箔条幕干扰对抗特殊制导体制反舰导弹的决策表。  相似文献   

11.
深入分析了箔条干扰和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结合使用的原理和功率改善效果,针对机载目标的电磁辐射和箔条云的二次辐射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采用有源干扰技术前后箔条干扰的功率效果对比,表明二者结合后箔条干扰效果有极大改善,对该方式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对抗舰载无源干扰的能力,在分析箔条和舰船相参 RCS(雷达散射截面)距离分布的属性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这种差异对干扰和目标在可分辨情况下进行识别的方法;针对干扰和目标不可分辨情况,提出了通过 RCS 距离分布特性和耦合时移特性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提高信干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箔条走廊掩护攻击机突防与空空导弹协同作战时兼容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箔条走廊边缘对制导雷达信号的衰减模型.该模型从导弹、箔条走廊、目标和制导雷达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出发,通过分析箔条走廊对雷达波束的衰减,得出了载机的最佳空空导弹发射时间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减少载机雷达的开机时间,同时避免箔条走廊对制导雷达的干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箔条走廊与空空导弹协同防空作战的兼容性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雷达末制导参数的箔条冲淡干扰布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箔条冲淡干扰是水面舰艇对抗雷达末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手段之一,冲淡干扰效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对方位搜索角和距离搜索范围等末制导雷达参数对箔条冲淡干扰效果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冲淡干扰假目标的布阵样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布阵样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在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时,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动态跟踪目标和箔条云质心的数学模型;基于该数学模型,以台湾的"康定"级隐身舰为典型对象,就满载排水量与之相当的常规舰艇和"康定"舰针对末制导雷达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的成功概率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舰艇隐身满足了大、中型舰艇实施质心式箔条干扰时对压制系数的要求,大大提升了质心式箔条干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面对箔条运动、多雷达威胁以及不同的攻击场景,箔条走廊的干扰效果往往呈现非均匀、动态的特性。构建了基于作战场景的箔条干扰走廊衰减能力分析模型,通过仿真,重点分析了箔条抛撒间隔、攻击速度、攻击滞后时间等对箔条走廊衰减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箔条干扰走廊运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箔条干扰下的雷达回波模型,根据回波产生的机理,模拟出回波的幅度服从瑞利分布,相位服从均匀分布。根据统计学原理,推导出箔条云雷达回波的功率谱密度,服从高斯分布。结果与实际相符,说明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仿真比较和分析了当箔条云中含有静态或动态目标时的雷达回波、幅度分布和相位分布。对箔条干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R站位置未知带来的各种有源干扰对抗双基地雷达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了基于T站布设的箔条无源干扰方法,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R站目标发现概率为效能指标,以飞机编队突防作战为想定背景,对箔条无源干扰双基地雷达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该方法对抗双基地雷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远程迷惑式干扰效果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远程迷惑式干扰机理的基础上,研究迷惑式干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引入了箔条云相似因子、时间有效性因子、编队模拟逼真度因子、雷达识别影响因子和战术选择影响因子等多个效果评估指标,提出了多箔条云数目的整合模型,然后求导出在远程迷惑式干扰务件下搜索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最后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对切割效应下箔条云质心干扰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箔条云切割模型、导弹跟踪模型等一系列数学模型,对反舰导弹的突防过程进行仿真,对影响箔条云干扰效果的因素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到箔条云干扰有效性的使用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箔条云干扰的战术使用提供参考,也可为水面舰艇规避反舰导弹的威胁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