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2月7号,沙龙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就在沙龙当选的第二天,美军和以色列国防军开始了代号为“杜松眼镜蛇”的联合军事演习。美国为沙龙撑腰 沙龙当选以色列新任总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巴以和平之路新的开始。因为沙龙身上有太多的“问题”。去年9月28日,正是沙龙强行“参观”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所在的东耶路撒冷圣殿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总理拉宾:我们的飞机可能被劫持了 1976年6月27日下午l点,像往常一样,以色列内阁在总理官邸召开内阁例会。宽大的会议室里,部长们正襟危坐。内阁总理拉宾,这位20年后为巴以和平献出生命的政治家,一边目光炯炯地扫视着神态各异的部长们,一边神采飞扬地宣讲着他的最新施政设想。  相似文献   

3.
9月10日晚,以色列总理沙龙因9日在国内连续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而提前结束对印度的访问回国。9月11日晚,以色列安全内阁作出驱逐阿拉法特的决定,蕴含着引发更多暴力冲突的巨大风险。沙龙此举将严重阻碍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实施。对此国际社会深表忧虑,并呼吁其放弃这一“愚蠢的决定”。 以色列现任总理沙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人们对他曾有两句著名的评价:历史学家说,战火频繁的中东战场只造就了一个名将,那就是沙龙,而时事评论家则说,只要沙龙存在,中东就永无安宁之日。  相似文献   

4.
11月5日,以色列总理沙龙辞去总理职务并将于90天内举行大选。以色列工党10月30日宣布退出沙龙联合政府,使沙龙政府在议会中只剩下55个席位。为获得超过半数的60个以上席位,沙龙与在议会中具有7个席位的“以色列家园-国家联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价还价,但终未能达成协议。沙龙被迫辞职,并宣布提前举行大选。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已经接受了沙龙的辞职。 1928年,沙龙出生于特拉维夫郊区卡法马拉尔村的一个孤立和封闭的家庭。父亲萨缪尔是一个蛮横的、性情暴躁的人。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逐渐长大的沙龙形成了父亲那种为  相似文献   

5.
1993年9月1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在此之前,巴以已签署了相互承认的协议。国际舆论认为这是巴以关系史上的重大转折,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历史性突破。巴以冲突复杂的历史背景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在中东地区的冲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  相似文献   

6.
2月6日以色列总理选举中,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引起世界各国的不同反应。这是因为沙龙始终是巴以和谈与中东战争中的重要人物。现在他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是一位富有争议和传奇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6月21日至23日,21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云集埃及首都开罗,召开紧急首脑会议,商讨中东和平新近所面临的紧迫问题。这是近几个月以来,由于以色列大选而引起政府更迭后,中东这一热点地区的一次重要会议。 A.内塔尼亚胡获胜出人意料 在5月29日举行的以色列大选中,持强硬立场的利库德集团领导人内塔尼亚胡以0.9个百分点、近3万张选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被誉为“和平先生”的现任总理佩雷斯,当选为以色列新总理。 现年46岁的内塔尼亚胡出生于以色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7年他应召入伍在以色列精锐部队中服役,在5年后  相似文献   

8.
10月31日,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名前国防军三军总参谋长沙乌勒·默法兹担任国防部长一职,并于11月4日获得议会批准,取代先前辞职的工党领袖本·埃利泽。于今年7月初离任的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沙乌勒·默法兹今年64岁,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9岁随父母移居以色列。18岁加入以色列国防军,以一名伞兵的身份参加了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默法兹已经战功卓著,成为以色列精锐伞兵部队的一名指挥官。他还参加了1976年千里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的行动。 在1982年以军进攻黎巴嫩时,默法兹是当时的国防部长沙龙手下的步兵旅长。此后,默法兹一直在为把以军建设成中东地区最强大武装力量而努力。他于1999年担任以军总参谋长一职,任期4年,今年7月期满卸任,由摩西·亚阿龙将军接任。亚阿龙和默法兹一样,也是主张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政策的鹰派人物。 默法兹与沙龙在巴以冲突上的强硬立场  相似文献   

9.
1月29日 耶路撒冷一辆公共汽车在行驶至以色列总理沙龙官邸附近时遭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包括袭击者在内的10人死亡,40多人受伤,重伤者中包括1名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六五”战争中骁勇善战 1963年底,伊扎克·拉宾接替祖尔,成为以色列国防军新任总参谋长。这给沙龙仕途带来了新的转机。在本·古里安总理的要求下,拉宾任命沙龙为北部军区参谋长。此后在拉宾的提携下他又晋升为少将,并  相似文献   

11.
1月11日,以色列前总理、传奇将军阿里埃勒·沙龙(ArielSharon)在重度中风昏迷八年后离世,享年85岁。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追悼会上讲话,称沙龙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相似文献   

12.
4月17日晚,以色列空军出动武装直升机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兰提西乘坐的汽车发射一枚导弹。兰提西和车内的两名保镖身亡。他是继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被暗杀后哈马斯又一被暗杀的高官。以色列《耶路撒冷以邮报》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在每周内阁例会上庆贺成功暗  相似文献   

13.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一直是巴以冲突的焦点之一。作为以色列修建定居点的积极倡导者、加沙地带定居点的创建者,以色列总理沙龙2月2日在接受以《国土报》专访时表示,他已下令制定拆除位于加沙地带全部17个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沙龙在专访中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2月4日,沙龙又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  相似文献   

14.
美以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 2002-2004年间,以色列总理沙龙为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多次造访美国,并与总统乔治·W·布什交换意见。美国一直扮演着巴以争端调解人的角色。这场旷日持久的斡旋行动中,美国"调解"偏袒以色列受到国际舆论抨击。因此美国也提醒沙龙要保持克制,不要偏离中东和平"路线图"太远了。沙龙也乘机向总统布什和国家安全助理康多莉扎·赖斯提出尽快释放乔纳森·杰伊·波拉德。早在3年前的3月20日,沙龙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就郑重要求美国释放正在服刑的以色列间谍波拉德。沙龙说:"波拉德已经被关押了这么长时间,现在应该释放他了。"同时他又恢谐地向美国家安全助理赖斯承认以色列的错误,说:"这好比一个男人窥视女人沐浴一样,了解她的隐私。一个国家的隐私有无法抗拒的诱惑力。这就像男人窥视女人隐私一样没有敌意啊!况且事过境迁,当事人已受到严厉的惩罚了。"  相似文献   

15.
新年的新意尚未散尽,俄罗斯和以色列之间却突然陷入危机。以色列政府甚至发出狠话:俄罗斯与以色列两国关系有可能画上句号。俄以关系为何恶化得如此迅速?沙龙举行秘密会议商讨对策 1月2日,以色列总理沙龙组织召开了内阁秘密会议,专门讨论"俄罗斯问题"。俄罗斯媒体报道说,以色列驻俄罗斯大使阿尔卡基·米尔-曼恩也被以色列政府召回国内。但以色列外交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澄清说,俄罗斯媒体所说的以色列召回驻俄大使一事纯属子虚乌有,事实是,以驻俄大使目前正在度假。  相似文献   

16.
1月4日晚上,以色列总理沙龙因大脑中风及大面积出血,住进哈达萨医院,进行了第3次手术。昏迷不醒的沙龙不仅牵动着世人的心, 而且使中东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本文叙述的是沙龙军旅生涯中的一些片断,从中可以窥见沙龙与以色列国防军间斩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仅有616万人口的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后,先后经历了5次大规模战争和难以计数的各类冲突,从而奠定了国防在国家事务中的核心地位。以色列历史上大多数总理,包括前任总理巴拉克在内,都身兼国防部长。在国家安全意识很强的以色列人眼里,国防部长职位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总理。日前,现年65岁的前通讯部长本-埃利泽力挫竞争对手,在沙龙新政府中出任国防部长要职,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 巴拉克的密友 本-埃利泽出掌以色列国防部,既与他在工党内的巨大影响力有关,也归功于难得  相似文献   

18.
近几天,中东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并不是因为冲突、交火、爆炸、流血,这次吸引全世界目光的仅仅是因为以色列总理沙龙的病重入院。按常理讲,生老病死乃人生之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本不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而沙龙之所以为世人如此看重,则是因为这片战乱不息的土地、连绵不断的冲突和生活在炮火硝烟之中的人们牵动着世人的心。面对短短几天内三做手术的沙龙,人们纷纷猜测:以色列政局将会怎样变动?谁将成为沙龙的继任者?巴以是否会陷入战乱之中?和平曙光何时才会降临这片土地?……然而,面对昏迷不醒的沙龙,面对人们的种种猜测,我却不由得想起了另一个人——阿拉法特,带着莫大遗憾离开这个世界的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19.
9月30日,在以军“解除”对阿拉法特的围困、和平僵局依旧的情况下、以巴冲突进入第3个年头。在整整两年的冲突中,2300多人失去了生命,2.4万多人流淌了鲜血。惊回首,人们看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清单,也是一幅令人扼腕的经济社会灾难图。 在过会两年中,特别是在沙龙去年3月执政以来,以色列飞机、坦克、装甲车和推土机不断开进巴控区,对巴勒斯坦城市实行长时间封锁和戒严,直接造成1726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2万人受伤。 在这两年里,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制造了102起针对以色列的自杀性爆炸和难以数计的枪击事件,共造成623人死亡、4500多人受伤。这些伤亡人员绝大 冲突给以巴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以色列官方估计,两年来的冲突至少给  相似文献   

20.
虽然巴以之间有深深的民族家仇国恨,虽然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虽然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把以色列搅得国无宁日,虽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军人正在践踏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对战争大胆地说“不”。他们中既有应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后备役部队官兵,也有高呼反战口号拼死要给拉马拉普通巴勒斯坦人送水送粮的普通以色列公民,还有誓与被困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