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新闻     
国防科工委发布:国防科技工业2007年度十大新闻"嫦娥一号"卫星绕月探测飞行任务圆满成功2007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2018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人物(团队)揭晓1月2日,2018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人物(团队)正式揭晓。评选结果突出反映了2018年国防科技工业全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推动实施创新驱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5,(1):33-33
由国防科工委组织新闻界专家评选出的“200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近日揭晓。这十大新闻如下:  相似文献   

4.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的重要工业和技术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50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以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用电子为主的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科研和生产力量雄厚的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核事业经过50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建国55周年的前夕,本刊特开设“中国核事业创建50年”专栏,望广大读者给予支持,有关回忆文章、纪念诗篇,以及书画、摄影作品均可。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技工业》2010,(2):30-33
<正>日前,2009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嫦娥一号"成功受控撞月、全球首台AP1000核电机组开工、中国军工集团首进世界500强、海南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大阅兵全面展示军工雄厚实力、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两大军工集团重组长安汽车、中国重工挂牌上市、"军地融合"共  相似文献   

7.
<正>1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入选的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3,(1):14-17
2012年12月21日推出的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为年末召开的2013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作了最为形象的注解。这一年,既有振奋人心的科技成就,也有让人叹惋的军工烈士。高亢与低徊的交错,演绎出使命的光荣与情怀的深重 国防科技工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军工精神的薪火相传,搭建了新闻宣传辽阔的舞台。见证、讴歌、诘问、追寻……镜头前,指端下,事业辉煌的背后,有我们付出的心智。而今,在建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的征程中,我们,正加快步履,继续与行业比肩前行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中核八二一厂即将走过50载岁月。作为"抢建三线"的核工业老企业,八二一厂始终牢记"铸核强国"初心,践行"产业报国"理想,历经艰辛终将"三线"老厂成功转型为核环保企业,开创了核环保事业新篇章。近五年来,八二一厂面对转型发展新形势,策划企业中长期战略,推进"专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进程,企业核安全管控、规划项目建设、核设  相似文献   

10.
正1月11日,国防科工局发布2017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和十大创新人物(团队)。评选结果突出反映了国防科技工业2017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重大突破和重大进展,展示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忠实履职、奉献国防、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 50年前,刚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一方面,国内经济困难、人民军队装备落后,另一方面,外国侵略者虎视眈眈,动辄以核武器相威胁。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核工业精神是在我国核事业发展过程中培育的崇高精神。2005年1月15日,在庆祝我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首次提出“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从核技术发展之始,就十分重视核与辐射安全工作,明确提出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八十年代初国家环保局开始辐射环境管理工作,1984年国务院设立国家核安全局,对民用核设施的核安全进行独立监管,1998年国家核安全局并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事业从无到有,  相似文献   

14.
正一转眼,"中国航天日"从设立至今已有三个年头。在中国航天事业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中国航天日"也成长为传承航天精神、凝聚强大力量的重要纽带,成为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航天成就、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本届航天日主题为"共筑航天新时代",契合了十九大精神,宣告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几十年的技术与工业积累,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阔步踏上新征程的坚实基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号角的鼓舞下,中国航天也有能力有信心拥抱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核科学技术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科技水平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做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50年来,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上下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核事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核事业和航天事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的奇迹,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在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征程上,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毅然作出了发展中国核事业和航天事业的伟大战略决策。在全国各行各业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下,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举国欢庆祖国70华诞之际,八二一走过了50载光荣岁月。半个世纪以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兴核强国、逐梦前行……"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为增强我国核威慑力、提升大国地位作出了历史贡献。新时代,八二一人肩负使命守护国家核安全、转型发展核环保,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擎起国家核环保事业大旗,为建设核工业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中国核工业创建50周年的大会上,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骄傲地宣布,经历第二次军工调整创业历程,2004年底,核工业一举扭转了连续十多年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核工业人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一手抓创新发展,一手抓调整改革,以此作为集团公司的两个主战场,并确定为一定时期内的两大攻坚战,坚定不移抓企业调整改革的结果。回顾核工业第一次创业历程,我国核事业一方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设发展成为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尤其是“两弹一艇”,壮了军威,扬了国威;但另一方面,在核军…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07,(2):14-15
2月8日,经过广泛推荐和严格评选,国防科工委发布了2006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这是国防科工委第四次组织这样的评选发布活动。  相似文献   

20.
1984年1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简称“机构”),开始了同该机构的全面合作。机构《规约》规定了其活动的两大宗旨:一是促进核科技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贡献;二是承担保障监督任务,为国际核不扩散事业提供保证。中国经过近50年的努力,建立了完整的核科技和核工业体系,是具有军民两种能力的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