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军C^4ISR-EW系统是传统C^3系统的发展和延续。它增强了电子战和信息战的功能,使传统的C^3系统向综合化、一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台湾当局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速其发展。台军武器装备发展中的这一新变化.值得人们关注,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台军电子战的基本设想是:为夺取”制空权”,首先进行“摧毁性电子战”.战机携带反辐射导弹,攻击对方防空雷达站,打开“安全走廊”:其次是“攻击性电子战”,运用电子战飞机、遥控无人飞行载具及战术空射诱饵等,干扰对方防空雷达系统及指挥通信系统,使之失去效用;最后是“自卫性电子战”,山战机携挂自卫性电子反制系统,保护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开始注意电子战,当时主要是在电子装备上加装一些反干扰装置。60年代中期,台军开始从美国购进并自行研制电子战装备,同时开始筹建电子战部队。进入80年代,台军对电子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随即制定了“国军电子战纲要”,确立电子战发展的法规。当前,台军的海空作战平台均  相似文献   

3.
这次海湾战争中,美军和法军都较大规模地使用了跳频电台。从这场战争美军投入的电子战设备(包括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电子侦察设备)、各频段电磁压制设备(定位、干扰)以及反辐射导弹等来看,现代战争如不对这些电子战武器采取电子反对抗(ECCM)手段,是无法保证 C~3I 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取得电子战乃至整个战争的主动权。本文对目前最为成熟的一种有效的 ECCM 手段——跳频通信的背景情况、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一介绍,最后提出发展我军跳频通信的一些浅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台军除了为其战机增挂电子战吊舱,建立专业电子战部队外,一方面向美国采购“哈姆”反辐射导弹,另一方面又在以“天剑Ⅱ”型空对空导弹为母体,环节发反辐射导弹。总体设想是先研制出空对地和空对舰的基本型,然后配合台自制的“雄风”,“天弓”等导弹,发展为不同射程和不同战术用  相似文献   

5.
豫夫 《环球军事》2011,(23):43-45
台军《青年日报》近日报道,“国防部副部长”赵世璋上将11月10日宣称,台军从美国购买的长程预警雷达已经与各作战系统链接,并通过初步测试没有发现问题,预计包括阵地设施、系统整合将在明年11月全部完成。岛内媒体分析认为,台军长程预警雷达从购买到安装过程一波三折,究竟明年能否成军还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评述了对甚高频战术通信系统的电子战威胁,讨论了可能的反措施。描述了Jaguar—Ⅴ跳频系统的工作原理、无线电系统设计的若干概貌、以及设备的技术特点,并讨论了系统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跳频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是跳频序列的同步。利用混沌序列作跳频码,取代了跳频通信中常见的伪随机序列。为了解决混沌跳频序列的同步难题,提出了一个以动态双频构建跳频序列同步的新方案。利用M atlab下S im u link仿真平台,对动态双频同步方案进行建模与仿真,结果表明该同步方案用于跳频通信可获得满意的通信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载波序列的相位进行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跳频通信技术-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阐述了利用载波序列携带用户数据信息的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原理,给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通信的系统构成。讨论了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系统的传输和同步.跳频图案的随机性和功率谱的均匀性.以及跳频组网应用的问题。还分析了CHESS系统所采用的差分(频率)跳频技术的特点及其固有的局限性,并且指出:若采用载波序列差分相位跳频技术,则可从根本上消除CHESS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并可构成易于与传统跳频系统相兼容的新一代跳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9.
差分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全面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全新概念的通信系统,其技术体制和原理与常规跳频完全不同。差分跳频已成为当前短波保密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其抗干扰性能尤其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差分跳频通信系统特殊的通信机理,其抗干扰效能完全不同于常规跳频通信系统。鉴于此,在对差分跳频通信原理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差分跳频通信系统对同频干扰及异频干扰的抗干扰效能,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相应结论进行了验证,可为差分跳频通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跳频通信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针对跳频通信两种主要的干扰方式,分别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指出了跳频通信的优势及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增效措施。对正确应用跳频通信系统和提高其战斗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虽然未来的通信设备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反干扰能力,但目前仍在发展的象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等通信系统仍不具有反干扰性能。作为一种过渡,美国及联邦海军对其AN/WSC—3电台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跳频功能。美国海军还应用了空军的Have Quick反干扰技术改进了机载AN/ARC—180及舰载WSC—3电台。此外,E—Systems公司、Roekwell公司提供一些先进的反干扰通信设备,英国和澳大利亚海军研制了一种跳频通信设备。给现有的无线通信设备增加跳频单元可使其具有反干扰能力。 AN/WSC—3(V)是七十年代初为海军通信卫星(Flt—SatCom)系统研制的舰载/潜艇用通信分系统,时隔几年,“Whiskey—3”系统由于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更换模块而成为标准的海军视距(LOS)无线电台。七十年代末以来,WSC—3得以不断改进并被用于各种场合,当海军寻求解决反干扰问题时,显然应该选用这种电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台湾本着情报资源共享、三军系统互通,优先开发一体化侦察、监视与预警装备,加强电子战/信息战能力,电子系统与主战武器同步发展的建设思路,将C~3I系统和电子战装备列为重点建设和优先引进项目,逐年加大投资(特别是外购)力度,实施多项开发和采购计划,在2000年呈现以下新的变化。实施“安宇计划”,提高C~3I系统整体作战能力为进一步提高整体防空能力,实现台军“战管自动化、防空整体化”的目标,台“国防部”及“参谋总部”从2000  相似文献   

13.
解读台军C~4ISR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台军将全面建设一体化指挥控制体系作为增强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04年全面铺开以“博胜案”为主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建设整合完成后,将使台军的作战能力提高40%。为配合系统建设,台军加大数据链引进力度,2004年共引进100多套“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同年6月,台军将这些数据链装配到战机、舰艇、作战控制中心和3个战区管理中心,实现了部分作战平台和指挥控制中心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换。  相似文献   

14.
王强 《国防科技》2002,(9):44-46
火力和机动是构成军队作战能力的两大要素。台军“精实案”后,为了增强其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制空、制海、反登陆”及“资讯电子战”等反制性作战要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到处求购急需的武器装备,试图提高其机动作战能力。那么,台军当前的战略机动能力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跳频系统的抗预测性能,增大抗跟踪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在给定跳频带宽内,该方案通过双序列的控制输出射频频率来提高其跳变复杂度,从而增大敌方对于跳频序列的正确建模和预测难度。基于混沌特性的分析方法,对采用L-G非连续抽头模型和Logistic-Kent级联映射构造的合成跳频序列的复杂度进行了计算,与相同模型下构造的常规跳频序列相比,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均具有更大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6.
扫频式干扰、更高跳速碰撞干扰等新的干扰方法成为跳频通信系统电子对抗领域中又一重要研究方向.在跳频通信系统每跳驻留时间内,这些新的干扰方法仅能干扰其中一小部分.为此,在对跳频通信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部分驻留时间干扰对跳频通信系统同步及跟踪的影响.进一步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干信驻留时间比情况下,部分驻留时间干扰的有效性,从而为针对跳频通信系统进行对抗提供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丘旭 《宁夏科技》2001,(6):50-53
近来,台军一方面加强台美关系,极力从美国购买军火,一方面大力筹备“汉光”演习,大搞军事战备。情况表明,越是两岸关系缓和,台军越是紧张,这是台军当前战备公开的秘密。那么,台军的备战状况究竟如何呢?台湾部分媒体记者首次揭开台军备战状况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8.
国伟 《宁夏科技》2001,(10):42-43
据台“海巡署”高层官员透露,可由步兵携行操作的“毒刺”导弹将进驻东沙群岛,以取代原先部署的“檞树“导弹。近年来,台军在发展导弹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据美国兰德公司和伦敦战略研究所资料显示,自1975年以来,台湾先后采购了1239枚”小斗犬“空对地导弹,其中有AGM-12C“小斗犬”850枚。1979年10月台军订购了500枚A,B型“小牛”导弹和100具发射装置;最近,台湾又订购了大量的D,E,F型“小牛”导弹。1999年5月,台湾向美国购买了240枚“地狱火2”型空对地反装甲导弹。此外,台军还自行研制了“天剑2A”反辐射导弹及“雄2E”空对地导弹。  相似文献   

19.
周义 《国防科技》2002,(8):53-56
台军认为,“现代战争无不依赖电磁波。武器装备越先进,对电子战需求越迫切。电子战必将主宰未来战场。任何军事行动。只有灵活运用电子技术,实施有效的电子战,才能达成察觉敌人之意图,反制敌人之行动,确保本军及友军之安全,进而瘫痪敌人之火力与指通力,以迅速获得彻底之胜利。”因此,台军一直高度重视电子战技术、装备和作战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元月,在经过10年的研究与筹建之后,台湾陆军将正式组建专业化心理战部队。台心理战部队的组建将先从陆军开始,未来进一步扩编成为跨军种部队,指挥权限在台军方“参谋本部”。这支以美军心理战部队为“蓝本”的特种部队目前已完成先期编装工作,正由台军“陆军总部”进行第3阶段运作。该部队装备由直升机,电子战飞机与多个分别装置在陆基、海基与空中的高功率无线电发射平台组成。 台军认为,未来对台军事行动主要的非正规作战是“点穴战”,即“打瞎、打聋台军的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其中对台军士气冲击最大的将首推远程海上封锁、电磁脉冲攻击、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攻击。若再配合各层次、全方位的心理战,对台军将是“十分有杀伤力”的。现在的台军根本无反制能力。因此,台军认为,心理战部队的组建与运作已“不再是一个口号”,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战与心理战的结合,并研究具体战法。台军正积极培训信息心理战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平时看不见,专打一场不流血战争”的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