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洋烈士     
施洋(1889—1923),湖北竹山人。1921年9月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处工作,领导武汉人力车夫罢工,组织人力车夫工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1日代表湖北工团联合会到郑州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积极领导工人向军阀吴佩孚作斗争.会后又回到武汉,领导湖北工团联合会和各界人士支援工人罢工。  相似文献   

2.
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工人革命武装的初次尝试。这支中国职工运动史上最早的工人革命武装,其矛头是针对帝国主义的。正如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省港罢工是中华民族反帝国主义的先锋队,纠察队是省港罢工站在前敌与帝国主义搏战的先锋队,所以纠察队是中华民族反帝国主义先锋队的先锋队。”本文拟就这支工人武装的建立、功绩及其特点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总部设在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工人党(PKK)武装向土耳其东南地区发动了十年来最激烈的袭击。10月7日,库尔德工人党武装袭击土耳其安全部队军营,造成13名土军士兵死亡。21日又袭击了土伊边境地区的土耳其军队,造成至少27名土军士兵伤亡,并声称抓获8名土军士兵,成为10年来边境地区土军最大的伤亡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4.
1924年11月成立的孙中山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并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叶挺独立团就是以铁甲车队为基础扩编而成的。 1924年3月下旬,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由法国启程,从海路回国,于9月初抵香港,旋到广州。10月,党中央决定重建中共广东区委,周恩来任委员长兼区委宣传部长。在此之前,周恩来受中央委派,还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  相似文献   

5.
1932年10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留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部分红军和地方武装在转战途中成立了红二十七军。当时皖西地区处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形势十分险恶。红二十七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打垮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了自己,减轻了根据地的压力,配合了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其他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援闽粤军”是孙中山先生亲自组建的一支由革命党人掌握的武装力量 ,是国民党最早的“党军”。在孙中山的呵护、裁培下 ,援闽粤军在福建成长、壮大 ,建立了闽南护法区 ,并最终打回广东 ,推翻了桂系军阀的统治。孙中山适时调整政策 ,为援闽粤军的生存发展争取相对宽松的环境 ,孙中山是援闽粤军的总军师和“后勤部长”。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8.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随后,我党在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因各根据地之间缺乏联系,以至于部队的番号出现了重复使用的现象。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就先后组建了五支,  相似文献   

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武装起义,并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创建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保卫红色政权,我党在鄂东南、闽西地区先后成立了四支红十二军.现将其各自的战斗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大革命时期,琼崖地区受到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早在1926年,全琼各地就相继成立了上百个县、乡农会和1000多人的农民革命武装。1927年9月,中共琼崖特委将各地的农民武装统一收编为琼崖讨逆革命军(11月改称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诞生了琼崖地区由我党直接领导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从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到海南解放,长期奋战在孤岛,经历了坚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1921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主持建立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国民革命军第4军独立团。1927年3月,领导上海工人举行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先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自创建兴中会以后,领导多次武装起义,结果都失败了。辛亥革命后的十余年间,他依靠军阀打军阀,同样未取得革命的成功。其中,依靠陈炯明的失败,对他打击最大。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装。1920年以后,他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总结历史经验,最终使革命走上正确的道路。本文着重论述孙中山在创建革命军队中,共产国际对他的影响和帮助。一、共产国际建议孙中山建立革命军队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早就注视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给予深切的同…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是我党军事统一战线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就在军事统一战线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1935年12月,党的瓦窑堡会议上决定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从1936年4月起,周恩来就统一主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1936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白军工作部,也由周恩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认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多年来时断时续地依附其他军阀的军队,缺乏政治工作,没有用革命的主义来武装军队。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在师法苏俄模式建军的实践中开始了创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尝试。其做法主要有:一、确立以党治军原则,建立党代表制度;二、创立政治工作制度,施行政治训练;三、按照黄埔党军的模式改造旧军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的前身是由胶东地区几支抗日武装发展起来的。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同志在文登县天福山领导抗日武装起义,以1935年“一一·四”暴动保留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翌年春,又有“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等一批抗日武装成立。1938年9月,第3军与第3支队奉命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2月改隶山东纵队建制),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员吴克华。支队辖六个团7000余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从1894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直到1925年3月12日逝世,在长达30年革命活动中,始终以武装斗争作为主要斗争手段。但是,孙中山对武装斗争的主要组织形式——军队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建设军队问题的解决,却经历了曲折的艰辛探索。研究这一探索历程及其经验教训,不仅有助于理解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和伟大贡献,而且对于我们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启示。从1894年创建兴中会,到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在经历了十年革命实践以后,孙中山认识到建设军队的重要性,1906年提出了第一个…  相似文献   

17.
认识到武装准备不足是上海工人第一、第二次武装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中共中央为加强对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军事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以中央军委委员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事委员会。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特别军委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军事组织,加强对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和训练,开展对敌军的兵运工作和与北伐军的联络工作,全程筹划、组织和指挥军事行动,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中央军委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因为对军事斗争缺乏认识,最初几年主要是开展工农运动,所以党内没有军事机构。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以后,我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广州共同创办了黄埔军校,党开始介入军事斗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黄埔军校的工作和加强对广东地区军事斗争的领导,中共广东区委建  相似文献   

19.
李永生 《国防》2008,(12):32-32
党管武装是我国后备力量建设和使用的根本制度。为确保党管武装的落实,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创造了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事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军事机关主官参加地方党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办公会,乡镇(街道)武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是"八七"会议后在鄂豫皖地区爆发的一系列工农武装起义所组建的多支革命武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主体部(分)队起源于1928年3月爆发的河南省固始县大荒坡起义和同年春建立的道超集游击分队,后来又有4支工农革命武装编入该部。红28军先后三次组建,在红25军长征后,独立坚持鄂豫皖边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初期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8202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