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射洪县人武部于1999年与洋溪镇蒲家浩村结成共建富裕文明新村对子。人武部党委和村委一班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稳步发展一产业、突出发展二产业、快速发展三产业的发展思路,一心一意谋发展。200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0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00元,高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65元。村党总支、村委会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村党总支书记蒲登武同志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十佳百星村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陵川县杨村镇杨村,是太行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自觉发扬革命传统,弘扬老区精神,充分发挥民兵的主力军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家乡建设,使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6年,全村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成为  相似文献   

3.
1993年2月15日,大站村爆出一大新闻:区委、区政府奖给年产值超亿元的村长、民兵老队长、大站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孝杰10万元人民币!一时间,全区上下街谈巷议,《天津日报》、《今晚报》都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这个村号称“中国‘阀门’第一村”。生产的“力”字牌阀门畅销国内外。成为中国最大的低压阀门生产村,产值每年翻番,去年超过1.25亿元,今年可突破3亿元。  相似文献   

4.
在渤海岸边的大石桥市郊,有个地不足千亩,人口却逾万的钢都村。1990年前,它还是个负债累累的贫困村。1992年末,不到3年功夫,全村总产值猛增到1.68亿元,其中村办企业产值超过亿元。钢都村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钢都村隶属于大石桥市钢都乡,地处近郊,城乡人口混居,全村总耕地面积仅有300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分。前些年,村民辛勤耕耘,土里刨食,两手空空,穷得叮当。1990年初,新任村党支书记、民兵连指导员王飞引导大家换脑筋,扬长避短,全村认清了人口  相似文献   

5.
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有一座占地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1万人的石油城。它,就是全国500家大型企业排行第86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汉石油管理局。 近几年来,江汉油田每年都为国家创造几十亿元的财富,上缴几亿元的利税。同时,也连续多年被总参、总政评为民兵学刊、用刊先进单位,被广州军区、湖北省军区授予“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和两级军区叫响的“先进专武干部”和“模范民兵连”。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陵川县杨村民兵连,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扬革命传统,弘扬老区精神,组织民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家乡建设,使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2007年,全村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  相似文献   

7.
排排美观典雅的农家住宅,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面,村民家家户户殷实富裕,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1300多万元,1993年全村创产值达3200多元,实现税利803万元……这里就是四川省红旗村——宜宾县喜捷镇下食堂村。 下食堂村有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下食堂村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民兵队伍.近10年来,全村民兵在党支部  相似文献   

8.
在楚都——湖北省江陵县流传着新“七仙女”下凡的故事。这个故事起源于海湖岸边的洪圣村。这两年,村里的军属富了。全村31户军烈属,户户住上了小楼,彩电、录音机、洗衣机、电风扇等高档商品几乎家家都有,储蓄存款,家家都是几千元、万余元的。去年,全村军属户平均产值近万,人平均收入过千元。然而,两年  相似文献   

9.
关东第一屯     
关东这片黑土地上升起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红嘴农工商联合公司。这个关东大地上的亿元村,原先不过是个农业生产队,座落在吉林四平西北13华里,名叫红嘴子屯。在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拂下,一跃而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1991年红嘴农工商联合公司年产值达1.15亿元,成为关东大地第一个超亿元村。1992年公司总经理卢志民被评为吉林省唯一的“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李鹏等国家领导人两次接见他。中央领导同志称红嘴子屯为“关东第一屯”。如今的红嘴子已成为农工商联合经营的企业集团,拥有铸造厂、机砖厂、轧钢厂、禽畜总厂等近10个企  相似文献   

10.
刘岗村地处河南省社旗县东南部,自然条件较差。刘岗人在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曹有志的带领下,大干苦干,发展经济,改变落后面貌;重视“民兵之家”建设,促进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刘岗村成为南阳市的一面旗帜。这个村从1982年创建 “民兵之家”以来,16年中,  相似文献   

11.
近日。随着被誉为“龙江第一村”的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事迹在中央各大媒体的热播,这个贫困县里的“亿元村”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记者曾先后两次到这个村子采访.站在音河水库的大堤上,望着无边的田野.记者解读着这个“亿元村”领头人付华廷的动人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州市厉山镇神农村传说是神农(即炎帝)的诞生地,神农发明了“五谷”,为子孙后代创立了一条农桑之路。如今。神农村人民在党支部书记、民兵指导员汪国先的带领下,跳出小农经济模式的。圈子”,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去年,全村实现利税176.6万元,名列全市村级之首。随州市市长李文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溧阳市上沛镇桥东干村青年女民兵毕庆芳和诸云仙.依靠科技养殖牛蛙,两年获纯利10.8万元,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冒富大姐”。在她俩的帮助下·全村已有7.0%的农家养殖牛蛙,户均收入超万元。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单县南城办事处鹿湾村是“中国渔网生产第一村”。全村190多名青年民兵中,全部从事渔网生产和销售,所生产的渔网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2005年该村渔网总产值达1.5亿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2月,云南省昭通市委、市政府把昭阳区田坝乡凉山村确定为昭通军分区的扶贫点后,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先后5次到凉山村进行慰问、调查,为该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努力。 凉山村平均海拔约2000米,总人口1006人,山多地少,人均收人294元,全村有11户贫困户,其余215户全部是特困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栾川县白土乡铁岭村基干民兵王书信最近捐款1万元,用3000元给全村及军属架通了照明用电,7000元给军属办企业作流通资金。在部队服役的  相似文献   

17.
陕北第一村     
在黄河金三角的陕西府谷县,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前石畔村,它就是靠民兵起家的“陕北第一村”。第一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连长张候华带领全村民兵、群众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农工商并举、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之路。 省政府命名前石畔村为“文明村”、“治安模范村”,村民兵连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评为“全国先进民兵连”。  相似文献   

18.
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有个柏果园村,如今成了“藏书村”。全村180个农户藏书3.1万余册。读书、用书在这里蔚然成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连续3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柏果园村青年民兵迫切需要文化、科学知识。村党支部、民兵连把引导青  相似文献   

19.
排排美观典雅的农家住宅,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通向各企业,村民家庭户户殷实富裕,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4000万元,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2亿元……这儿就是中国乡镇之星之一——辽宁营口市老边区路南镇太和庄村。 路南镇太和庄村是与市站前区相邻的城边村子,全村人均不足3分地,1978年以前,这个村人均年收入160元,当时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  相似文献   

20.
《兵团建设》2008,(4):31
河南南街村——一度被广泛报道的“红色亿元村”,就在改革开放进入30周年之际,突然有媒体披露,这个所谓的“共产主义”样板村早在2004年就进行改制,自称每月仍拿着250元工资的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名下拥有9%的股权,“共产主义引路人”变身“红色资本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