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39年8月,正当日寇凭借优势装备在中国大地上猖狂攻城略地、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之时,我八路军115师却在山东鲁西梁山地区以劣势装备和与敌大致相等的兵力,将一支装备优良的日军大队(营)予以全歼,创造了抗日战争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以不是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日军成建制部队的"模范歼灭战"。 骄狂冒进的扫荡之敌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依靠强大的战争机器在一年多时间里就侵占了  相似文献   

2.
战争,尤其是现代战争,绝非仅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它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经济力量的作用尤为重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因此,要研究战争就必须研究战争经济。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发动者,它野心勃勃,力图称霸亚洲和世界。但同它的称霸野心相比,其经济力量明显不足。因而,战争时期,日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调动全部经济力量为战争服务,从而使二战期间的日本经济成为典型的战争经  相似文献   

3.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张浩间谍向来被交战国家视为“手足和耳目”,战争少不了间谍的参与。19世纪发生在远东地区的中日甲午战争,最后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日本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也得益于日谍的情报工作。早在战争爆发前,日本军部就选派大量日谍到中国刺探军情、政...  相似文献   

4.
日本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天皇制政治军事体制的建立,追逐资本积累和增殖的经济动机,以及中国的散弱无力及国际社会的绥靖主义,使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5.
日俄战争是日本继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帝国扩张道路上发动的又一场决定性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沙俄以极端轻视日本的姿态投入战争,屡遭败绩,最终不得不承认战争失利。其情报管理能力与情报保障能力水平低下是导致战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日本因拥有全面情报战理念并在情报工作中花费巨资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战后一跃跻身世界列强。  相似文献   

6.
很难简单地用“尚武”二字来形容日本的国民精神。毋庸置疑,近一百多年来,日本既在亚洲乃至世界制造过战争瘟疫,也饱受战争之苦。“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废墟上努力发展经济与现代科技,其发展速度之快令西方政治家发出惊呼:“日本正在从战争  相似文献   

7.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最近一份资料的统计,从1981年3月起,迄今共举行过32批战争遗孤赴日认亲的调查活动,有2775名战争遗孤,连带他们的直系亲属共有9000多人回到了日本。这是日本侵华战争造成的孽果。回到日本的战争遗孤观在过得好吗?穿越半个世纪的时间隧道,经过喜极而泣的拥抱,感情的潮水在汹涌澎湃之后慢慢归于平静,许多现实问题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长达14年之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蒙受了莫大的痛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深入探讨日本侵华战争的军事战略,对于研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驳斥少数人为日本侵华罪行辩护的无耻谰言,对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和特点,都具有重要意义。(一) 军事战略,即协调地发展、部署和使用军事力量以达成国防战略目标的方针和策略,有时也称为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制定了相关战俘政策,包括:为战俘营命名、为战俘营选址、设置战俘营规模和管理规定、规定战俘待遇以及战俘营管理月报制度等。甲午战争中日本制定的战俘政策是其后历次战争,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所制定的战俘政策的原点和基础。日本战俘政策是配合日本长期对外战争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为日本在国际上获得了"文明国"的声誉而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  相似文献   

10.
日本校园掀起“战争风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身着制服的日本军人与大学生一起设计战争构想,平静的日本大学校园成为热火朝天的战争演习场——  相似文献   

11.
从1940年5、6月德国西线闪击战赢得对英法的胜利,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英发动太平洋战争,是日本为了南进太平洋扩大战火的战略准备时期,也是继张伯伦下台后执政的丘吉尔政府在亚太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日本南进准备的时期。在此期间,来自德国方面的战争和来自日本方面的战争威胁,是丘吉尔政府在应对中必须全盘考虑的问题,首先顶住对英国国家安全造成生死攸关影响的德国侵略战争,其次对付日本南进太平洋攻击英帝国势力范围的战争威胁,是丘吉尔政府做出的战略选择。因此,从暂时的妥协到积极抗衡也就成为了丘吉尔政府应对日本南进准备的基本政策轨迹。  相似文献   

12.
马晓娟 《军事历史》2021,(1):98-105
日本侵华陆军中的“中坚”军人群体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日本陆军“中坚层”军人把其所受系统的军事教育转化为战争理论,进而通过发动九一八事变、武力占领“满蒙”对其理论进行初步实践,从而为日后日本侵略全中国乃至日美作战进行全球性战略布局.本文通过追溯这一过程,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罔顾战争公约,违背人类道义,对中国军民频繁进行化学战,罪恶昭昭。明年即将迎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20周年,在此历史节点,回顾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的化学战,对促进人类和平、彻底消除化学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战争,是美、英、荷、澳等国与日本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进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程度最烈的一场海上争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长期的战前准备,而美英等国则是在战争准备相对不足。面临德日法西斯两线威胁的情况下被迫卷入战争的,作为这场战争中与日本进行对抗的主要国家美国,由于其战前战略筹划并不完善,以致在太平洋战争之初遭到惨败,但是美军在战争爆发后能够面对现实。制定并执行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相似文献   

15.
咨询园地     
Q山西读者乔鹏飞问太平洋战争的情况。太平洋战争指的是二战期间同盟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日本为摆脱侵华战争的困境,掠夺东南亚的物资,夺取美、英、荷等国的殖民地,于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轰炸菲律宾、登陆马来亚,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由于缺乏战争准备,在战争初  相似文献   

16.
日军侵华战争中进行化学战探微李力刚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无视国际法,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曾在中国大量使用化学武器。日本战败后,侵略者为逃避罪责矢口否认,加之美国的操纵和包庇,远东国际法庭又不追究,致使发动化学战的罪魁祸首、战争罪犯逍遥法外。随着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部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曾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它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相似文献   

18.
战争责任观是指发动非正义战争的国家,战后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和态度。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如何评价这场战争,二是应从中获得什么样的启迪?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之一,对世界人民尤其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严重的战争罪行。1946年1月19日,盟军最高统帅部宣布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军国主义集团进行审判。经过历时2年又7个月的法庭调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长达几十万字的判决书中,历  相似文献   

19.
国内学者一般都肯定裕仁天皇的战争罪责,但是如何看待他的罪责?他在战争中只是“参与”制定了侵略政策,还是侵略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他是“日本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的手中工具”,还是日本垄断资本和日本军国主义的总代表:他“本人是一个性情温和的生物学家”,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分子。这是史学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平  王子钰 《军事史林》2013,(12):40-46
中国派遣军,日方称“支那派遣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派驻到中国关内的侵略军,于1939年10月成立,日本战败投降后撤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陆军组建的第一个总军(方面军群)级战略集团。可以说,中国派遣军是日本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罪行最多的一支侵略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