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导,你这次又要去啊?"初见尚昌仪,是在一次对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司令官的采访中。听大家这样称呼他,我以为那是他的名字,怎么也没和导演这个职业想到一起。采访中,尚昌仪对维和情况的熟悉程度,让我一度把他当成维和办来的研究员,当得知他是八一制片厂的导演后,我重新打量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导演?怎么没有长头发、长胡子,至少要有点"文艺中年"的颓废劲儿吧。坐在我旁边的一位领导说:"你看他不像导演,他身上没有艺术范儿,都是军人范儿,因为他是拍摄维和第一人啊。"  相似文献   

2.
战友,你见过祁连山吗?你去过祁连山吗?你在祁连山中真正生活过吗?对,我说的祁连山,正是已故著名作家徐迟名作《祁连山下》、著名电影艺术家张勇手导演的影片《祁连山的回声》中的那座著名的大山——祁连山。我吗?去过见过,而且在山中生活过。我遥远的幸福,正是从回想起祁连山开始的……那是我军旅生活的最初,更是我人生真正的开始。我认为真正的美的教育,一定是美的经历与这个经历痛彻的体验之后的获得,这个获得不是一下子给你一部黑格尔  相似文献   

3.
朋友,你到过焉支山吗?她恰似绿色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草原上,晶莹、闪亮;她又象一株山丹花,盛开在绵延的祁连山下,绚丽、迷人。这里神奇多姿的古战场遗址,曾使著名导演谢晋在拍摄《牧马人》时赞不绝口,流连忘返;这里迷人的草原风光,曾吸引了一批批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寻幽探胜。  相似文献   

4.
拥军优属是一个常见的题材,但是怎么才能写出新意?由谢彬编剧、贾德荣导演,山西省军区和山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上下集电视剧《后盾》,独辟蹊径,带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作品描写晋西南一个小山庄一一东兴村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你在重庆三峡广场看到一个正在文明执法的城管队长,你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原来他就是"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个"最美微笑战士"。现如今当年的战士已经脱下军装换上制服,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第十三集团军某装甲团战士盛于峰,因一张"最美微笑战士"的照片,而感动中国。时光荏苒,6年匆匆而过,许多读者都在关心他,打听他,借用一句歌词,就是: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47名阵亡战友的遗骸,谷子地几乎挖遍了昔日曾经战斗过的矿山。撼天动地的壮举,终于感动了上苍:当地政府为这47名烈士竖起了纪念碑……这是著名导演冯小刚去年的贺岁大片《集结号》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根据“好军嫂”韩素云和广州市人民群众爱国拥军先进群体的模范事迹拍摄的电影《军嫂》,具有着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片在京试映时即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部分观众的好评。 这部影片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羊城晚报、珠影公司、广东电视台联合摄制的。曾经导演过电影《警魂》、电视剧《母亲桥》等影视片的珠江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王薇出任导演。曾在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们走访了影片《咱们的退伍兵》的导演赵焕章。请他谈了拍摄内外的一些情况。赵导演曾执导过电影《喜盈门》和《咱们的牛百岁》。前年他和老搭当摄影彭恩礼一起去山西农村体验生活,碰巧看到了老作家  相似文献   

9.
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影片《青年刘伯承》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这部影片作为纪念刘伯承元帅逝世10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的献礼片,不久将在全国发行。 这部影片是由曾获得政府奖和百花奖的《炮兵少校》的长影实力派著名导演赵为恒精心指导拍摄的。在影片  相似文献   

10.
当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隆重揭晓的时候,人气颇高的法国影片《天使艾米莉》竟然败北,将最佳外语片奖的小金人拱手让给了波黑拍摄的战争片《无人地带》,爆出了2002年奥斯卡的最大冷门。《无人地带》是一部反映南斯拉夫内战的黑色幽默影片。导演兼编剧的波黑小伙子丹尼斯·塔诺维奇年仅33岁。波黑战争期间,他就曾扛着机器跑到前线,拍摄了超过1.8万分钟的战地纪实。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穿插的多数情节都不是虚构的,而是他在前线采访时的一些亲身经历。“我不用演,我只是回忆。”《无人地带》并不是一部靠赤裸裸的杀戮镜头来表现战争的电影,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1.
政策指导员     
正我是一名社区政工干部,每次拿到新一期的《当代兵团》我都如获至宝。我喜欢读"时政要览"、"特别观察"、"群众路线在基层"等栏目。因为其中有很多关于国家、兵团热点的解读,使我在给社区居民做宣传工作时信心倍增,相对容易了很多。很对人问我,你怎么了解这么多政策性的知识?我常笑答,都  相似文献   

12.
唐山大地震过去30年了。然而,作为一名唐山籍的军人,唐山大地震在我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唐山抗震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也可以说,唐山大地震改变了我的人生追求。那年,我是一名“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唐山地区迁西县农村插队。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当得知震中就在唐山时,我和十几名家住唐山市区的知青就赶到了唐山。当时市区内惨不忍睹,断坦残壁,哀声遍野。用老百姓的话说,“唐山没了,唐山平了……”当时,整个唐山市区连一座完整的楼房都没有了。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粮食,有的只是一片漆黑,一片混乱。我们听到的是老百姓的哭喊声、呻吟声、求救声。我们看到的是一辆辆军车载着解放军朝城区开进,一群群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抢救灾民。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竭尽全力抢救废墟下面的灾民。他们没有救灾工具,就凭着自己的双手,不停地扒,不停地挖,不停地抬,不停地搬,有的战士十指都血肉模糊了;由于连续几天奋战,有的战士累倒在救灾现场;由于衣服、帐篷、粮食、药品等物资都极为紧缺,解放军战士把这些都分发给灾区群众,而他们自己却忍饥挨饿,露宿街头……我们看到,有解被军战士的地方,受灾群众就像见到了救星,就像见到了亲人。凡解放军所到处,人群中总是响起“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解放军万岁!”的呼喊声。可以说,见不到解放军,灾民就看不到希望。解放军就像黑暗中的光亮,给灾区带来了  相似文献   

13.
许争峥 《国防》2013,(12):76-76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因其执导拍摄了《大白鲨》、《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等一系列打破票房纪录的科幻电影,被誉为电脑特效的宗师。一次,成龙和他洽谈拍片细节,要求大导演为其影片增加一些电脑特技,不料却遭拒绝,斯导告诉成龙:"你就是最棒的特技效果。"无独有偶,一向"重物轻人"的美军,对其"海湾战争报告"中过分夸大高技术兵器作用的不实之词进行了大篇幅的纠正,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甚至指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当又一批军人告别军营走向社会时,可能意味着,一位IT精英(柳传志)、一位房地产商(王石)、一位传媒巨子(刘长乐)、一位畅销书作家(郑渊洁)、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冯小刚、陆川)和央视节目主持人(朱军、毕福剑)开始了痛并快乐着的创业历程。这些时代的骄子,他们活跃在不同的领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退伍兵。当冬日的阳光打在你的脸上,解放军生活和你如期相约。此时你面临退伍,对退伍后的生活,你是否感到迷茫?本期特别策划说的是退伍兵,盘点的是军旅生活赋予你的优秀品质,带着这些品质(《解码退伍兵成功的40种品质》),你前面的路纵然艰辛,但不迷茫。成长和成功需要过程,20年后,解放军生活再发布“退伍10大榜样”时,榜单上是你,今天年轻的退伍兵。你们将像今天的退伍兵一样令那个年代的现役军人以你们为豪。20年后,解放军生活为你的成功喝彩,为你加冕。  相似文献   

15.
刘波 《军事史林》2008,(4):25-26
去年12月,著名导演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集结号》上映,相关的情节场面已为观众熟知。这部电影反映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一个连队在谷子地连长的带领下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斗,由于集结号没有吹响、友军没有及时增援导致全连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由于剧中解放军全都带着头盔,乍一看像美国大片中的美军,而以往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题材影片中的八路军、解放军都没有戴头盔,因此引起许多观众影迷的疑问。  相似文献   

16.
编读互动     
回音壁河北省唐山市许贵元:我在唐山军分区市国防教育办工作。我们单位是《环球军事》的长期订户。在从事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越发感到这本杂志是我们的"好参谋","好助手",也是我们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指导老师"。每次我们深入社区或农村宣传国防形势,讲授国防知识和新军事变革情况都离不开《环球军事》这个"伴侣"。特别是基层群众看到我们手里的《环球军事》后,都争着抢着传阅,一致反映杂志办得好。此时,我们热情地回答群众:要想了解全球军事大事,《环球军事》是最权威的"导师"。不少部门和单位和个人都订了《环球军事》。大家一致反映,《环球军事》的特点有三个:一是印刷精致,图文并茂;二是栏目设置较多,各个栏目特色鲜明;三是内容丰富,新颖活泼。  相似文献   

17.
小幽默     
再发一个伞兵:“如果我跳出飞机后降落伞打不开,该怎么办?”教官:“没关系,你把它带回来,给你再发一个新的。" 请拿两本' 卖卜的向着新兵们吃喝:"浦买这本《军事基础》呵,带着这本  相似文献   

18.
正[案例]2014年4月21日,主演陈道明出席电影《归来》首映发布会,有记者问,在"谋女郎"(片中新人张慧雯)身上能看到巩俐的影子吗?陈道明说:"我最讨厌这种说法,谁听了都会不高兴,一代一代的女演员怎能复制呢?那你是哪位媒体人的影子?"接着有记者问巩俐,婉喻这个角色和《活着》里的家珍有什么不同,巩俐答后问记者看过电影没有,记者回答没有。一旁的陈道明激动起来:"啊?凭什么呀!没看过跟你聊什么啊!这主办方开发布会,不让看电影,结果  相似文献   

19.
顾育豹 《环球军事》2010,(15):58-59
今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60年间,中外反映这场战争的影片林林总总不下百部。而第一部反映朝鲜战争的影片则是美国硬汉导演塞缪尔·富勒的处女作《钢盔》,该片在朝鲜战争爆发半年后即拍摄完成。更令人称奇的是整部影片拍摄仅仅花了10天时间。  相似文献   

20.
曹艳艳 《国防》2002,(5):21-21
1999年3月,我们入伍不到一年,刚刚十八九岁的样子,空军电视艺术中心正在拍摄反映中国空军五十年成长历史的电视剧《壮志凌云》,找到我们航校,就地取材,让我们饰演共和国第一批女飞行员。导演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件黄棉袄,再戴上假头发,听导演说当时第一批女飞行员的穿戴就是这样。这张照片是当时拍的,右边第三个就是我,穿上那身衣服,还真有那么一点感觉,好像真的回到了50年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