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活跃着一支民兵队伍,他们精心呵护着散布于茫茫林间的文化瑰宝——3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明的文化遗产——沧源崖画。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民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视崖画为眼睛,护崖画如看家”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上期茶座本刊主任编辑姜辉就如何搞好新闻报道为基层通讯员提了几点建议,稿件刊登后反响很好。本期茶座特意选登两篇基层通讯员关于新闻写作的体会文章,希望他们的经验能给初学新闻写作的朋友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热爱文字、喜欢阅读的人,在两年来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过程中,《当代兵团》一直陪伴着我。一篇篇真实的新闻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就像电影胶片一样记录着兵团的大事小事,记录着兵团人的所见所感,给我所从事的新闻宣  相似文献   

4.
电影、电视剧中的好兵形象总是留给人们难忘的印象,启迪着一茬茬部队的士兵,好兵的特征让人每每回忆起来都感慨万千,甚至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或者战友的影子,他们排名不分先后,身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优点,但他们都有共同的名字——士兵。  相似文献   

5.
致敬劳动者     
周林 《中国民兵》2020,(5):60-61
跳跃的音符,期许的目光,随着春风拂过茫茫原野。春雨惊起的漫漫绿色中,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面对全球疫情肆虐.无数勇敢的人直面生死、勇于冲锋,他们同疫魔斗争、与时间赛跑,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着壮美之歌。劳动者的丰碑上有他们的名字,劳动者的史卷上有他们的身影。在这个特殊的春天,一批有家国情怀的“国动人”点燃的劳动火炬,“火”了微信圈:3月16日,中国民兵新媒体刊登了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武部政工科长兼保障科长厉夫亮参加疫情防控的事迹,在“国动人”中引发强烈反响,短短时间内,人物稿件从一篇、两篇到三篇、四篇……  相似文献   

6.
提起南沙,人们脑海里会浮现一片壮阔的蔚蓝,眼前会映现一群威武的士兵,心中会不断闪现主权、使命,奉献等一串词汇。自从1992年人民海军进驻南沙以来,一茬茬守礁官兵就用青春和热血,深情守卫着这片蓝色国土。他们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经受着高温、高湿、高盐和飓风、烈日、狂涛的考验;他们常备不懈,枕戈待旦,肩负起捍卫祖国领海主权的神圣使命;他们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将“生命禁区”的南沙建成“生命绿洲”;他们在沧海孤礁上创造的“爱国主义、英勇作战、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友爱”的南沙精神,成为人民海军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1952年2月8日,我人民空军首次派出11名军事代表,进驻6家工厂,拉开了空军军事代表工作的序幕。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空军军事代表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为空军武器装备建设发展的一支生力军。60年来,一茬茬军事代表牢记使命、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一批批性能先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配套齐全的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送往部队,为人民空军的发展壮大和战斗力成长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成立60周年之际,本刊推出专题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领略他们耀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2010年2月发表的互联网自由演说,一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唤醒了沉睡的极端自由主义情绪。于是,继美国政府被维基解密搞得灰头土脸之后,突尼斯总统也亡命国外,就连美国30年来最爱的阿拉伯朋友穆巴拉克,也正被用互联网串联起来的青年在埃及的大街小巷上围剿,阿拉伯世界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请看本刊根据《半月谈》、《瞭望周刊》等有关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9.
史放 《环球军事》2010,(11):61-63
看过本刊上期刊发的《南北战争中的“诡道”(北军篇)》一文的读者朋友,一定对北方联邦军在美国内战中施展的种种战场谋略留下了深刻印象。看起来,包括李将军等高明指挥家在内的不少南军将士都吃了“诡道”的亏。  相似文献   

10.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7月23日至24日,召开了作为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系列研讨活动之一的关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理论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实践经验,从多个角度对深化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本刊特设专栏选取其中的几篇论文刊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彻在耳边时,我想起了三年军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三年军校我所走过的每一步……在鲜艳的“八一”军旗下,军营这块神秘而令世人向往的地方,一茬茬军校学子在这个特殊的熔炉里以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认真履行着军校学子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挥洒着他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串串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12.
送走一茬老兵,又来了一茬新兵。转眼间, 我的军旅履历已翻到了第五页,过去的酸甜苦辣,悲喜怒笑,都化作美丽的标本藏入心灵深处,而新兵的那一节最是弥足珍贵。翻开发黄的记事本,两个月的新兵生活, 如一幅画,色彩纷呈,有轻淡也有浓重;如一首歌,旋律多变,有低沉也有激越。  相似文献   

13.
1934年,美国情报机关搜集到一本普通的日本儿童读物——少儿连环画。他们经过仔细研究之后,发现了这个弹丸小国野心勃勃的未来扩张计划。尤其是书中的一幅插图将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野心暴露无遗。插图上画着两个杀气腾腾的日本小孩站在有一幅“帝国新地图”上,一个身着陆军制服,头戴钢盔,荷枪实弹,另一个身着海军制眼,两手高举着,嘴巴大张。他们脚底下的地图包括整个太平洋,从菲律宾群岛到旧金山和马雷岛;小小的日本太阳旗象征着日本进行征服的踏脚石,一面插在标明为菲律宾的地方,另一面插在关岛,第3幅插在夏威夷,第4面插上旧金山;身穿陆军制服的小孩站在菲律宾和夏威夷海岛上,穿海军制服的小孩一只脚踏在关岛,另一只脚踏在马雷岛,这象征着日本陆海军所觊觎的不同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兵团建设》2010,(5):52-53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百万千部下放农村、工厂,参加体力劳动。近年来,一些亲历过下放劳动的干部的回忆录逐渐问世,使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请看本刊摘自《党史纵览》的这篇——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特别是在八年抗日战争中。广大民兵积极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和配合部队与日伪军作战。他们在青纱帐里逞英豪.在水乡芦荡里出奇兵.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崔战威震敌胆的传统战法.涌现出许许多多民兵英雄模范集体。他们在极端困准的条件下,配合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击日伪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在中国大地上描绘了一幅幅威武雄壮的人民战争画卷。新中国诞生后.我区新一代民兵继承发扬老一辈民兵的光荣传统,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他们政治上合格,组织上巩固,军事上过硬.成为建设和保卫祖国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本刊选编了我区部分模范民兵连队的事迹。就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6.
鹰啸天山     
正在广袤高远的雪域天山,在美丽苍凉的边关大漠,生活着一种秉性凶悍、目光犀利、动作敏捷的蓝天"终极猎手",它就是被哈萨克民族称为"神鸟"的猎鹰。也是在天山脚下,有一支如猎鹰般机智、迅猛、顽强的空中铁翼,他们就是被称作"天山雄鹰"的驻疆空军部队。这是一支历史厚重、功勋卓著、英雄辈出的部队。一茬茬官兵挺进"死亡之海",扎根"生命禁区",穿越"天山峡谷",纵横戈壁大漠,以磐石般的精神和锕锋般的锐气,谱写了一曲曲战天  相似文献   

17.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捧读完《一路格桑花》后的由衷感叹。回味在那个严酷的环境里,川藏公路上武警官兵一幅幅艰辛的生活情景不断浮现,李青格、邓刚、王力……他们犹如一朵朵高洁的格桑花傲然开放着,用青春、生命连接起了川藏线的伟大,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屈的生命,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民兵争相参训的热情经久不衰,每年下达民兵训练任务时,“头疼”的不是名额分配不下去,而是训练指标满足不了要求。 官渡区武装工作为何如此红火?缘于党政领导一如既往地为武装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他们关心支持武装工作不因人事变化而忽轻忽重,不因领导变动而忽冷忽热,而是一茬接一茬齐心协力地为国防大厦添砖加瓦。 国防建设不能讲价钱 官渡区领导班子抓武装有个好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中垦集团总公司镇南种羊场位于吉林省镇赉县西南部的草原上。多年来,种羊场的领导班子换了一茬叉一茬,但浓厚的爱军尚武情结却始终没有变。不管是哪届班子,他们都倾心学武装、管武装、爱武装、兴武装,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副担子一起挑、两个成果一起出”的工作思路,为武装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问.用牧羊人特有的情怀.谱写着新时期的兴武曲。  相似文献   

20.
与《兵团建设》的相识十分偶然。去年单位订阅《兵团建设》的工作由我负责,因此我对《兵团建设》多了几分关注。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本杂志。一篇篇或有深度或有故事的新闻报道让我了解兵团的人、兵团的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我铭记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