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国古代的兵书,不但为今天的军事家们所宠爱,而且还受到企业家和管理学家的钟情。在日本,中国古代的兵法成为大学的教材。产生于一两千年以前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为什么至今仍在国外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这些兵法包含着大有用场的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我国古代两部杰出的军事著作,堪称国之瑰宝,一向被古今中外的名家所推崇。两部兵法虽然阐发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但它们却具有多方面的珍贵学术价值。军事战略家从中吸取到了伟大的战略思想;军事指挥员从中学到了战役战术方法:哲学家从中看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点;经济学家从中发现了古代军事经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系统地总结了春秋末期以前的作战经验,揭示了指导战争的一些重要规律,备受国内外军事名家的推崇。由于当时地主阶级正处于上升时期,受其政治、经济和军队组织诸条件的制约,《孙子》一书,比较“偏重于讲进攻速胜,不重视防  相似文献   

4.
所谓兵书,是对古代军事著作的统称,它包括清以前产生的兵法、兵制、兵器、军事地理、名将传略等方面的书籍及民国以后对这些书籍的注释、今译、研究和翻印本。我国兵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不仅在军事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哲学史、科学技术史、文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是我国历代战争发展一般规律的总结,是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它在我国古代兵书中得到了比较集中的反映。我国古代兵书作为军事哲学的物质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研究我国古代兵书的特点,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军事哲学的历史地位是很有意义的。一产生的时间早,成熟快、数量多、内容丰富西方最早的兵法,是公元前三世纪艾涅的《战术》一书,而我国的《孙子》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比外国早两个世纪,水平也高得多。西方古代较有影响的兵书是罗马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7.
荚丽 《军事历史》2023,(3):64-69
战国时期经典兵学著作《孙膑兵法》,思想精邃富赡,内容博大精深,逻辑严谨缜密,与《孙子兵法》堪称中国古代兵学著作的“双璧”。《孙膑兵法》的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和治军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兵学的政治智慧、战略智慧、军事智慧和哲学智慧,其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言军事思想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的军事术语,军事科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国古代,往往用法、兵法,略、兵略、谋、兵谋、韬略、计、策、术、权、数等,表示洽兵、用兵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这些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用语,基本含义古今大致上是相通的。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则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阶级、各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军事论著者关于武装力量建设和运用的理性认识。在军事科学──军事思想理论、军事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探讨、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仍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从军事和战争本身的特点看,探索战…  相似文献   

9.
<正>受大山、大川、沙漠、湖海等天然地理阻隔的客观影响,古代世界各文明在长期的自我生长中积淀形成各具特色的军事思想。其中,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成熟,也最为发达。早在先秦时期,便涌现出《军谶》《军势》《司马法》《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等大量专门总结战争经验、论述作战原则的专业兵书,创造了冷兵器时代军事理论的最高成就。这一点是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古代西方、印度、伊斯兰世界没有出现同等意义上的专业兵书。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中国古代有兵学,而西方没有。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先秦时期的《墨子》到唐初李靖(571-649)的《卫公兵法》,大致有千年的时间;从《卫公兵法》到明代戚继光(1528-1588)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大约又是千年的时间。从戚继光到清朝灭亡(1912),则只有300多年的时间。从以上这几部含有军事科技内容的代表性典籍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军事科技发展状况的一些端倪,并引发关于其与军事理论关系的一些有益的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适应当时激烈战争的需求,军事科技得到了很大发展,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墨子》一书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记载和总结,代表了那一时期世界军…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审美活动,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实践领域。军事斗争实践活动,也伴随渗透着审美活动。人类最早的美学思想,溶于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思想,是随着理论思维的形成才开始的。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和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宗教思想、军事思想等交织在一起的。在我国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包括兵家的著作中,都有美学思想的内容,只是不独立成为美学。兵圣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行世越二千五百年,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战争史。在历代许多举世闻名的战争中,不断产生出许多优秀的军事思想和杰出的军事人物,中外莫不如此。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思想,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等等,以及现代的毛泽东军事思想,都是我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世界各国的军事历史上,也不乏杰出的军事人物和宏篇巨著,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革命军事学说等。浩瀚的军事典籍,形成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研究军事历史,就是要不断开发和利用这个宝库。  相似文献   

13.
《军事历史》杂志每次发下来,我们这里的同志都争相阅读。就我自己来说,对《历代军事思想研究》栏目的文章更感兴趣。今年的第一期杂志发来后,我把汪柳同志写的《“孙子·势篇”三议》一文读了几遍,感到文字比较通俗浅显,对我们深入学习《孙子》这部古代兵书很有帮助。我们基层的同志。讨学习《孙子》兵法,常常是望而生畏。感到这部兵书文字难懂,读了半天也不明白讲了一些什么。因此,希望《军事历史》在研究古代兵法时能照顾到我们这些初学的同志的理解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古罗马军事著作家韦格蒂乌斯的军事思想,并把其与孙子的军事思想作了比较研究.通过借助各自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和<兵法简述>,剖析了造成两位伟大军事理论家在军事思想理论造诣差距的历史根源,从而探讨了军事科学在古代东西方的不同起源和后来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15.
孙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将领和兵法大师。根据对古希腊军事史的研究和凭借军事历史常识判断,都可证明:古代雅典将领米太亚德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部《孙子兵法》,更不可能阅读《孙子兵法》,但在孙子写成《孙子兵法》后的若干年内,就把孙子有关的兵法思想付诸实践了。孙子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而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雅典的米太亚德将军恰逢其地实施了一项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它们产生于春秋末年到战国中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阶级的武装夺权斗争和各个国家进行封建统一的兼并战争十分频繁和激烈,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孙子(即孙武)和孙膑所在的吴国和齐国都是当时经济比较发达,封建生产关系发生  相似文献   

17.
春秋末期的孙武和战国中期的孙膑,都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同被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尊称为孙子。长期以来,这两位卓越并且是同宗的大军事家,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极不相同的:孙武以其精深的兵法流芳千古;孙膑则以堪称军事指挥杰作的马陵之战扬名百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军事遗产,批判地继承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吸取其精华,是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建设现代化国防的一项重要任务。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的历史,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60年代,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叶剑英元帅对中国军事史的研究作了专门指示,要求加强对古代兵法、历代战争战略等问题的研究。按照这些指示,我国军事史学界对中国军事史进行了初步研究,做了大  相似文献   

19.
刘伯承元帅以博古通今、满腹韬略而蜚声中外,倍受赞誉。考察刘帅的军事理论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他身上带有中国优秀军事文化传统的明显印记。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刘帅同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兵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青年时代投身军旅生活时起,刘帅就曾认真研读过《孙子兵法》,以后的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这种研  相似文献   

20.
汉简两《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掘出土一大批竹简.这是中国考古史上一次罕见的重大发现,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研究的一大盛事.因为在这批竹简中,大部分是兵学著作,除现有传本的<孙子兵法>、<六韬>、<尉缭子>等重要先秦兵书外,久已亡佚的<孙膑兵法>也被发现,还有<墨子>等著作中的一些论兵散篇.如此多的古代军事文献集中出土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尤其是竹简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出土,更是为<孙子兵法>研究开启了划时代的一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