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05年,拿破仑率大军与德俄联军在莱茵河畔作战。德俄联军在北岸设防,法军则在南岸,当中隔着一条很宽的莱茵河。法军要使炮弹准确地落到对方阵地,就必须知道河有多宽。如何测量呢?要在平时可以坐船测量,而当时双方对阵,不可能这样做。拿破仑为这个难题而踌躇,立在南岸观望,一时束手无策。忽然,他发觉河水与北岸的边线,在视觉里恰好擦着自己头上戴的那顶  相似文献   

2.
1799年11月10日,拿破仑依靠自己手中的兵权和威望,发动政变,成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他戎马一生,在亲自指挥过的50多次战役中大多数是以弱胜强。1805年他与俄国、奥地利联军决战时创造的战略奇迹,便是一例。当时拿破仑率领7万法军在乌尔姆取胜之后,便沿多瑙河顺流直下,追击俄奥联军。但当他追到奥尔莫乌茨时,俄国的近卫军和增援部队赶到了。援兵一到,俄奥联军便抢占了奥里谬兹地区阵地。这时联军兵力达到8.7人人。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思忖:现在普鲁士援俄大军也在往这里赶,如不在10万普军到来之前动手,那么打败俄奥联军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于是他决定立刻展开进攻。 面对拿破仑的进攻,随军出征的沙皇亚历山大十分自负,虽然他在军事上一窍不通,但虚荣心很强。他主张立即与法军作  相似文献   

3.
鸿渐  刘威 《军事文摘》2024,(5):69-73
<正>尽管滑铁卢战役通常被视为拿破仑帝国的终结时刻,但在那前一年发生在莱比锡附近的大规模会战,实际上已经确定了法国的失败命运。反法联军兵分三路1813年9月6日,在柏林西南60千米的登纽威茨,两支军队发生了交战,其中一路是由内伊元帅率领的法军,与之对阵的则是普鲁士-瑞典联军。结果,内伊掉进了陷阱,法军损失了2.4万人和50门大炮。内伊在给他的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信中写道:“将军和军官的意志被粉碎了,我们的外国盟军则一有机会就逃跑。”拿破仑依然显得镇定自若,但私下里对内伊的无能感到愤怒,  相似文献   

4.
赵兴国 《国防科技》2000,21(2):92-93
就坡骑驴,是指顺佯敌意、巧用谋略假装敌人的意图,把敌人的行动引向极端,使它犯错误。因势而利导,欲擒故纵,然后积极而胜之。国外军事名将拿破仑就曾利用顺佯敌意、投其所好的谋略大败俄奥联军,其运用手段在今天仍十分精彩。 1805年11月,俄奥联军在长距离撤退后,驻留在奥洛穆茨地区。这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来到军中,与随军撤退的奥皇弗兰茨二世会晤。联军在得到俄国的援军后,从数量上看,较尾随追击的法军占有优势。在俄国沙皇的努力争取下,普鲁士国王派出了使臣,向拿破仑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法军于一个月内撤出奥地利…  相似文献   

5.
在法国,有一位夫人为说服孤注一掷的拿破仑放弃最后一拼,而被巴黎人称作“和平夫人”。她就是欧仁尼。 1815年6月18日,有“战争巨人”之称的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并没有服输。昔日以少胜多的赫赫战功、巴黎圣母院加冕的超常举动以及一枪未放就二次重返帝国的机遇都使他雄心难灭。极端自负的性格激励着他企图再次反败为胜。为此他寄希望于他的才干和毅力,决心孤注一掷,凭借着跟随身边几百名热血青年和对人民的号召力再作最后一战,与反法联军拼个鱼死网破。然而,历史却使他放弃了这最后一拼。 滑铁卢决战结束。反法联盟乘胜进逼巴黎,并向法国临时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法军必须停止战斗,拿破仑必须离开法国,否  相似文献   

6.
1805年10月,拿破仑在还击俄奥联军时,采取秘密而迅速的行动,合围了正在乌尔姆集结等待俄军到来的奥地利军队59000余人。此时,10万俄军刚从波兰出发,奥军面临被歼灭  相似文献   

7.
1805年12月2日,法皇拿破仑统率的法军,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北的奥斯特里茨村附近,同俄奥联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会战。法军奋战五个小时,即歼敌三万余人,取得了一次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恩格斯在评价这一军事历史事件时说:“奥斯特里茨会战是战略上的奇迹,只要战争还存在,这次会战就不会被忘记。”  相似文献   

8.
1812年6月6日,拿破仑率50万大军渡过维斯拉河开始了对俄国的入侵。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和奋战,部队大量减员,于9月15日进占莫斯科。但迎接法军的是一座空城、饥饿和即将到来的严寒,从而使其无法在俄国久留。10月19日,拿破仑率余部11万  相似文献   

9.
杜华  李红日  丁慧勇 《国防》2007,(8):69-69
军事变革进程中,后发者励精图治、反败为胜的战例,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教益. 1806年10月,法兰西与普鲁士在奥尔斯特开战.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军在拿破仑指挥下所向披靡,而被讥为"古董"的普军则败绩连连.  相似文献   

10.
史放 《环球军事》2010,(1):59-61
在滑铁卢战役打响的前两天,法军和反法联军就已经有了一次正面交手,这便是卡特勒布拉斯之战。卡特勒布拉斯,其意为“四臂”,从地理上来讲,卡特勒布拉斯是一处十字路口,两条大路在这里交汇。而从历史上来看,正是卡特勒布拉斯之战,威灵顿的暂时退却,拿破仑的紧紧跟随,造就了两军又走进了另一个战场:滑铁卢。所以,此战同样成为影响两军最终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战争轶闻     
拿破仑不拘一格用人才拿破仑一生中指挥过众多的大战役,并屡屡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拘一格用人才。不讲年龄拿破仑27岁任军团司令,30岁任法国“第一执政”,33岁成为“终身执政”,35岁便当上皇帝。拿破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感有志不在年高。在拿破仑的将帅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马尔蒙26岁时就被任命为法军驻意大利炮兵司令,35岁就升任元帅。苏尔特30岁升为少将,35岁获元帅衔。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后,诏封的14位现役元帅  相似文献   

12.
1799年,由于鼠疫流行,法军患者甚多,拿破仑决定从叙利亚撤军。他在命令中明确规定,除鼠疫患者不得不留下外,其他伤员全部撤走,并把所有的骡马和车辆用于载运伤员。全体高级将领都徒步行军,不准有任何特殊。当行动时,  相似文献   

13.
在已穿上变色军装的时代,我们仍见兵士钢盔上套上树叶草条编成的绿帽,战车、炮衣上也仍用青技绿叶伪装起来。这有用吗?请看几个战例。1812年,拿破仑挥军直入俄国。俄国人在平原上抵档不住法军锐气,有识之士劝议引其人林击之。于是俄军撤退下去,一直把法军引到图拉丘陵地广阔森林带予以回击。结果,草木助兵,使拿破仑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三世的军队在克里木战争(1853—1856年)和意大利战争(1859年)以后,又成了欧洲军队的榜样。“人们在研究法军的各种组织,法军的兵营成了各国军官的学校。几乎全欧洲都坚信法军是不可战胜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十多年之后,在普法战争中却一败涂地。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9月1日,色当会战失败,法皇拿破仑三世当了俘虏。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一战期间,英国首相乔治曾讲过:“如果人民了解真相,这场战争明天就会被制止。但是,他们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真相。”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一方面动用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最先进的武器,造成伊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手段,操纵新闻工具,大打媒体战,使这场战争在控制舆论、压制反战浪潮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媒体阵地也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第二战场”。法国军事家拿破仑说过:“报馆一间,犹联军一队也”;“电台一座,胜过四千精兵”;“三份不友善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这深刻揭示了…  相似文献   

16.
法俄战争时,拿破仑手下有一名上尉军官,名叫萨贝安。1812年,萨贝安随军参加拿破仑发动的侵俄战争,被俄军俘虏了。从此,他便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长时期的俘虏生涯。就在这远离国土和亲人的境况下,萨贝安过了整整100年零1天的俘虏生活。碰巧的是,正当他的俘虏生涯满了一个世纪紧接着进入下个进纪的第一天,他死了。他44岁那年被俘,死时144岁。  相似文献   

17.
马伦哥会战,足拿破仑在1800年第二次意大利作战时指挥的一次著名战役,法军于此战大败奥地利军队,同时也粉碎了第二次反法同盟。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巩固法国脆弱的资产阶级政权,加强拿破仑的统治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拿破仑可谓煞费苦心,在其一手策划下,法国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真假预备军团的好戏,从而一举扭转了战争局势。  相似文献   

18.
马志杰 《国防科技》2005,(10):84-84
时至今日,罐头已成为人们远行旅游或家庭的必备食品。那么你知道吗?最早出现的罐头则是为了战争而发明的。故事还要从十八世界末期的法国说起。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野心勃勃,企图独霸整个欧洲。于是,法军开始了一次次的远征作战。由于远离国土,运送到前方战场上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常常发霉、变质,不能供作战士兵食用,令一向足智多谋的拿破仑大伤脑筋。为了尽快找到解决的办法,1795年,拿破仑发布了一道旨在解决食品长期贮存的奖赏令:谁能解决肉类食品长期贮存的问题,谁就可以获得一笔12000法郎的奖金。常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  相似文献   

19.
张学成 《环球军事》2014,(3):110-112
拿破仑曾经说过,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统一指挥。然而,利尼之战法军没有取得完胜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其结果恰恰为两天后兵败滑铁卢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0.
玛塔·哈丽是一战时期为数不多的德国间谍,这位当时在巴黎主流社会红极一时的舞星,用自己的表现,在世界间谍史上写下了极其复杂的篇章。其中的“213515”就是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机智创造的一个传奇的数字和奇迹。 美间谍临危受命 1915年3月,隐藏在协约国联军上层的德国间谍得知,有一份英国19型坦克设计图,藏在法军统帅部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将军家的绝密金库中。这是法军特意向友军要来准备研制生产的。德军统帅部得知此消息,感到事态非常严重。因为法军已准备将这种新式坦克投入生产,用于战争,而自己却因对其无法了解,必然会使自己遭受到巨大损失,从而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