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人事管理□傅晓晖中国古代人事管理,是中国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性质是十分复杂的。在原始社会里,虽然出现了一些基本原则,但尚未形成制度。奴隶社会的人事管理已经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社会管理活动了,有关的法令、规章、程序和方法也...  相似文献   

2.
杨萍 《军事史林》2014,(7):47-48
在古代,为了防范敌人或野兽,原始社会的居民在聚落周围挖壕沟,挖出的土堆高了,就成为原始的城墙。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址,平面略呈圆形,城外有壕沟,  相似文献   

3.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先秦时期的战争方式与兵学思想亦随之演变、递嬗,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激荡。原始社会末期战争出现,兵学萌芽,早期防御观念产生;夏商时期随着国家与王权的出现,战争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兵学思想亦随之形成,重视情报,强调战场纪律等在卜辞中已有反映;随着西周礼乐文明的兴盛,周礼笼罩着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古司马兵法"为载体的军法和兵法是兵学发展的特色;春秋争霸时期,普遍兵役制出现,步兵崛起等一系列变革,与以尚诈、逐利、崇力为特征的《孙子兵法》的出现相同步;以争夺土地和人口为特征的战国兼并战争兴起,兵器愈加精良、郡县征兵制施行、四大兵种协同作战等是其战争形式的表现,政治伦理思想为本、兵书思想地域特征明显、兵书与诸子学术的融合均是战国兵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1972年,当26岁的周振天正式服役于海的土地时,就坚信:要想收获,就得不断地耕耘。于是,24年来,他人在海上扎根,笔在海上生花。《为了祖国》、《天边有群男子汉》、《海军世家》、《蓝色国门》、《敬礼,我的教官》、《天涯并不遥远》、《喊海》、《潮起潮落》等作品,犹如一朵朵蓝色的浪花,在他的航道上竞相开放,使他成为全国影视界  相似文献   

5.
古代盟誓文体是古代文学较早的文体之一。考订古代盟誓文体的起源、特点、作用 ,对研究文学体裁的发展 ,对认识古代社会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造兵业也称造兵工业,现在称之为军事工业或国防工业。我国古代的兵器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1963年,在山西朔县峙峪文化遗址发现的石镞就是证明。原始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渔猎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此,最早产生的渔猎工具是弓箭等。这种生产工具,在氏族部落之间发生武力冲突时就成了战斗兵器。本来是人与野兽斗争的工具,这时就转化为人与人斗争的工具了。我国古代的造兵业,是从制造青铜兵器开始的。原始社会农业的发展,便有可能使少数人脱离农业,专门从事手工业的生产,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制陶业。出土的大量陶器证明,当时的制陶业已有相当水平。烧制陶器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论军事行为的起源及其观念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考察人类军事行为与军事观念的起源问题是中国哲学界、军事理论界和历史学界研究不多的问题。本文从军事认识发生学的角度,提出了人类军事行为产生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揭示了原始社会军事行为发生、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军事观念起源的双重逻辑过程,即原始社会总体观念逻辑发展过程:“群体观念一家族观念——财产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9.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独具特色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兵书。它不同于《孙子》、《吴子》等我国古代其他兵学著作,而是搜集、整理和记载夏、商、周三代军事制度的一部专著,不仅涉及到用兵打仗的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学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军事制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一点在书名上即有所体现。司马是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最主要的军事主官,在《周礼》中司马属于夏官,又称夏官司马。在先秦,人们  相似文献   

10.
古代军事谋略学是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形成时间之早,成熟程度之高,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其标志,便是二千多年前《孙子兵法》(亦称《孙子》)的作成和出现。《孙子兵法》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而其对古代军事谋略学的构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孙子兵法》构建了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基本框架,使中国古代军事谋略学大致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这不仅是《孙子兵法》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而且也是其所以能…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经济角度上看,不是为争夺资源而发动战争,就是因争夺资源而引起战争。当前大国之间,主要是美苏两国之间对世界范围战略资源的争夺,与历史具有同样性质。由此可见,战略资源既是战争的物资基础,又是引起战争的导火索。一、争夺战略资源的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就重新开始了战略资源的争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继续把争夺技术制高点,增强装备发展后劲作为军事优势竞争的核心。为了充分激发和捕捉技术机遇,美国、俄罗斯、英国等持续对军事技术进行超前部署和深入研究。美军发布了《技术地平线》报告,法国首次制定《国防安全研究与技术战略规划》,印度首次发布国防部《技术展望与能力路线图》。在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军用信息、航天、新概念武器、动力、材料、制造、新能源等技术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国防科技》2003,(1):82-82
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潇洒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人体”卫星。正因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为美苏争夺“航天第  相似文献   

15.
《孙子》是中国古代一部成熟的兵书,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管子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齐人继承和发展管仲的思想而形成的,其主要思想均见于《管子》一书,涉及政治、军事、哲学、经济、文化等内容。《孙子》与《管子》的军事经济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就军事经济思想的全面性而言,《管子》较《孙子》有所发展和提高;就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而言,二者有着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人类围绕海洋权益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海洋,重视蓝色国土,海潮出版社组织军内外数十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精心编撰的《海洋与军事》大型系列丛书,在人民海军成立55周年前夕,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丛书包括《中华民族与海洋》、《海洋世界大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最初的三军建制 中国商朝后期,军队以“左、中、右”三营屯驻。这是后世军队组织编制的起源。我国古代以军为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周孔·地官·小司徒》载:“5人为伍,5伍  相似文献   

18.
岛屿的归属,在海洋世纪里显得尤为重要,以岛屿为基线划出的专属经济区,其蕴藏的资源对于任何一个沿海国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爱琴海上伊米亚岛的归属问题多年来就一直是土耳其和希腊的“心病”。双方为了争夺这块价值不可估量的“肥肉”多次红脸,甚至差点兵戎相见。虽然没打起来,可土耳其和希腊都认识到了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为了维护海上利益,两国在发展海军上各不相让。至于哪国海军更胜一筹,且听我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世界正爆发着一场人才大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争夺的不再是资金与地盘,而是先进的技术人才。在这场激烈的人才大战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以往出现过的人才现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发人深思的现象,对我军的人才建设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争抢青苗现象”的启示———吸引人才要从源头抓起现在全球人才争夺已成白热化。各大跨国公司为了拥有更多的人才,已经不满足于“挖墙脚”,拉拢“明星”,吸引“显人才”,而是将争夺人才之手伸向了青少年。为了及早发现、选拔人才,全球都出现了争抢“青苗”的现象。微软公司专门制定了…  相似文献   

20.
由辽宁大学历史系崔连仲教授编著,金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军事后勤史(古代部分)》是《军事后勤历史丛书》之一(《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世界军事后勤史》)。该书论述了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罗马等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后勤体制、后勤思想及辎重运输、军需物资、武器装备等勤务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叙述了重要战争、战役的后勤保障过程、方式和手段,是一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