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近几年来,法人犯罪不断出现,对我国现有的刑法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将法人犯罪的有关问题引入刑法理论中,使之更加完备.本文试就法人犯罪概念作浅显的论述.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中,还没有法人犯罪这一概念,只有自然人犯罪的有关规定.尽管从1987年1月颁布《海关法》至今.已有不少法律、法规及人大常委会的补充规定中涉及到有关法人犯罪,但把法人作为一种犯罪主体,如何给法人犯罪下定义,法人犯罪有哪些特征,都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为了保护国家秘密,在分则四章五个条文中规定了九个罪名。存在的问题是立法体例过于分散、刑法位阶较低,易于造成行为定性困难。不同罪名之间在犯罪对象设置上存在缝隙,个别的犯罪主体范围过于狭窄。因此,建议将所有涉密犯罪纳入危害国家安全罪章中,增设专节,统一规定,同时增设危险犯和罚金刑。  相似文献   

3.
模糊量化犯罪是指对犯罪的量的规定性只能在立法上作出模糊表述的某些犯罪.模糊量化的犯罪在我国刑法分则中占相当大的一个比重,除了经济犯罪以外,其余各类犯罪中均有模糊量化犯罪的规定,总计涉及八十个法条.例如,刑法分则策一章反革命罪和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法条对具体犯罪的规定,在量的规定性方面几乎全是模糊表述.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模糊量化犯罪的量刑优化、对量刑优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军事刑法与俄罗斯军事刑法都分别在本国的普通刑法中用专章加以规定,相似之处很多。在军事刑罚方面,俄罗斯有很多专门针对军人、军事犯罪的特别刑罚很值得我国借鉴。对比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军事刑罚,找出我国在军事刑罚方面的不足之处,借鉴俄罗斯军事刑罚制度中的可取之处,完善我国的军事刑罚制度,使之更适应我国军事、国防的发展需要,有利于预防军事、军人犯罪,提高我国军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军职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类特殊主体的犯罪.对军人这一特殊主体的含义,刑法第450条专门作了规定.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其范围的确定都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军职罪主体确定的若干具体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刑法具有第二规范、调整范围广、强制性严厉等特征。我国刑法在五个条文中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等九个不同的犯罪,分列于分则四章当中。文章重点介绍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物品、资料罪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也引发了计算机犯罪。通过分析计算机犯罪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认为对于计算机犯罪不能像传统犯罪那样 ,简单依靠法律来制裁和控制 ,只有从法律、技术、管理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齐抓共管 ,才能真正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8.
知法守法     
根据我国《刑法》第187条规定:玩忽职守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由于擅离职守、不履行职责或者对工作漫不经心、疏忽大意、不尽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从玩忽职守的客观表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特点之一是新罪名的大量增加。新增加的罪名中绝大多数是针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出现的犯罪问题,这体现在刑法分则的每个部分,在军人违反职责罪中也有所体现。最典型的是刑法第442条规定:“违反规定,擅自出卖、转让  相似文献   

10.
《刑法修正案(七)》对原刑法规定的侵犯军用标志的犯罪进行了修正,但其规定还存在一些立法疏漏和缺陷,有必要予以改进。《刑法修正案(七)》中的罪名应立法化,由立法机关确定;增设非法生产、伪造、变造、盗窃、抢劫、抢夺、破坏、侮辱武装部队专用标志的行为和伪造、变造、盗窃、非法提供、使用、非法出租、出借、赠送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的行为;犯罪对象应包括制式服装的标志服饰、军服专用材料和军服仿制品;刑罚种类应增加剥夺政治权利;增加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罪的情节加重犯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