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解放军生活》2011,(10):31
辽宁武警:警犬也出早操本期头条警犬出早操,那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武警某部军械库的三只警犬,每天起床号响后,它们都会在营院里"出早操":"老黑"带队,"小白"、"小黄"断后,队形整齐,精神抖擞,"番号"也响亮。领导会上还对此事"狂顶"了一番。说来奇怪,警犬一出操,警营中部分官兵喜欢睡"回笼觉"的现象也消失了。警犬虽是警营中的一分子,但把它们集合起来出操,这事能不新奇吗!(文勇)  相似文献   

2.
一头凶猛、剽悍的德国黑背警犬,竖起尖利的双耳,敏捷地从嘶鸣作响的警车后座上跳了下来。"沉住气,警卡",训导员徐海军轻声喝到,牵着已进入临战状态的警犬,迅捷向发案现场奔去。时值春耕春播大忙季节,农七师一二八团三连连长陈大发突然被杀死在自家院内。案情扑朔迷离,血案震惊垦区内外。"警卡"兴奋地在凶杀现场忙碌着,东嗅西闻,但由于连降两场春雨,现场遭到破坏,失去追踪条件。"警卡"围着主人,有点着急了。这时,侦查员送来作案人掩埋尸体的铁锹把上残留的气味和摸排出的嫌疑人手部气味,要求警犬作气味鉴别。  相似文献   

3.
从"成名"那刻开始,李小会就暗下决心要做一棵"常青树",而不是昙花一现。早就听说广空某水运大队有个"金牌司机",不仅武艺练得精,经常受领导表扬,群众好评如潮,还在中央电视台亮过相,其传奇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谁是"金牌司机"?该大队汽车一连一班班长李小会是也。为何得名?话说几年以前,中央台七套军事节目记者来大队采访,正在执行任务的李小会一不留神就被记者拍了个正着,当小会班长从中央电视台军事新闻中出现时,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他迅速"蹿"红,  相似文献   

4.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3,(19):54
幽你一默搞怪达达兔专家的话两只龟在田头一动不动。专家问老农:"两只龟在干什么?"老农:"他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着龟壳上有甲骨文的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龟已死了5000多年了。"另一只龟伸出头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老子干等!"这时,带甲骨文的龟说话了:"你输了!专家的话你也信!"厨师征婚一天,有个厨师走进婚介所,诚恳地说:"我想征婚。"接待人员非常热情,拿出纸和笔,说:  相似文献   

5.
警犬面面观     
世界上8种警用犬中,以德国狼犬最为优良。我国警犬大都是西德狼犬的改良种型。狗的嗅觉极灵敏。经特別训练后的警犬,嗅觉灵敏度是人的3000—5000倍。警犬能鉴別1000多种气味,可以找到仪器找不到的塑料炸弹、毒品等,还能用警犬检查腐烂木质电线杆。外国首脑来访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采访时间:2014年11月9日至10日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不管怎样,改革总需要有勇气的人去尝试。我相信,四十八团正在经历的改革,将会为全面推开的兵团团场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采访手记深秋的清晨,太阳还未跳出地平线,记者便乘车来到了三师四十八团。新修的楼房在晨曦中若隐若现,压路机的轰鸣声打破了这个原本平静的早晨,似乎告诉记者四十八团这一年发生的变化和正在经历的变革。韩文中的苦恼"记者同志,快进屋,外面冷。"韩文中热情地将记者招呼进了房子。与往年不同,一进屋子,记者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虽  相似文献   

7.
马庆恒 《国防》2011,(3):73
狐狸有个"清窝"的习惯,就是当小狐狸长到一岁半的时候,狐狸妈妈就会连撕带咬,用尽各种办法,不遗余力将幼仔赶出窝去。有研究表明,如果一只小狐狸在跨向成年的转折关头没被"清过窝",没有经历过被驱逐出家的苦痛,也就不具备独立生活的生存能  相似文献   

8.
"这支军队规模越来越小,"这战斗力却越来越强."曾多次到中国军营参观采访的一名外国记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国记者眼中的这一变化,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赢能力不断增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光禄的智慧     
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被后人视为宝物。尤其铜鼎更是珍贵,后代的帝王倘若得到一只周鼎,就会以为是上天降下的吉兆。汉武帝时,有一次在汾阴发现了一只周鼎,武帝高兴坏了,先把它放在太庙,感觉不妥,又藏在甘泉宫。大臣们为了讨他喜欢,都纷纷表示祝贺,极尽献媚之能事。唯有光禄大夫吾丘寿王与众不同,说:"这并非周鼎!"汉武帝十分生气:"我得到一只周鼎,  相似文献   

10.
"努尔波力"就像2013年度新兵的一个个性符号,他的阳光自信,他的健康成长,给部队建设带来勃勃生机。长相帅气的哈萨克族新兵努尔波力,是兰州军区某装甲旅新兵五连的一名大学生新兵。1月10日,是他走进军营的第36天。顶着渭北高原刺骨寒风,记者"零距离"走近努尔波力。跟随努尔波力的军营一日,记者发现在看似平常的背后,却透露出诸多不平常的细节。透过这些细节,记者感受到科学带兵理念给军营带来的极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新湖纪事     
正采访时间:2014年11月24日至25日居家过日子就像小河流水,有时一路欢歌;有时会遇到漩涡。顺利也罢,逆境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就如小河流水一样总是往前奔。——采访手记今年再到六师新湖农场采访,第一印象还是"变化":楼房又多了,街上行人又多了,车又多了。据说,冬季农闲季节场部有3万人居住。一进门:听到老人洪亮的报喜声徐步堂和徐连英老两口是记者第三年采访了,记者还想沿用前两年稿件中用的描述:"精神矍铄,脸上泛着红光。"3年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第二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记者见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通",他们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在展会上和国内客商相谈甚欢。"我希望能融入中国,我爱这里的美景、美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非常着迷。中国现在的商机非常好,特别是中国的西部,有很多机遇,这令我不能错过。"如果只听声音,不看长相,你绝不会想到,说着地道的北京腔的阿列克谢是一位黄头发白皮肤的俄罗斯人。"我在  相似文献   

13.
"'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按计划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如期升空。"今年是"嫦娥一号"绕月卫星试制的关键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就"嫦娥一号"最新进展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14.
航行在茫茫大海深处的潜艇最怕漏水和起火。2007年4月12日.记者走进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在海军新落成的惟一一家潜艇损管脱险训练中心.与该部官兵一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深海"历险。经过相关培训后,记者和5名艇员一起步入中心大楼,展现在面前的犹如一艘巨大的潜艇,一个个相互连接的舱室与真实的潜艇舱室大小无异。"燃油泄漏引起火情,立即穿戴防火服!"突然.警报声响起.舱内顿时浓烟弥漫、温度骤升。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大家用最快的速度穿好防火服。大火越燃越旺.不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记者感到热浪阵阵扑面。战士们在烟雾中摸索行进.很快找到按钮并关闭了相关的阀门;随后找来灭火器、石  相似文献   

15.
《国防》2015,(4)
北京市朝阳区人武部积极开展培养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活动.该人武部领导对记者谈到,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全面落实习主席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举措.新的历史时期,不论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能打仗、打胜仗本领,还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后备力量建设水平和国防动员能力上台阶,都需要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投身实践.革命军人要做到有灵魂,就必须始终坚持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时刻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相似文献   

16.
记者:我们在边防一线采访中,亲身感受到10年来我国边防发生的巨大变化,您对“边防”二字是如何理解的?边防办负责人:我们常说“有国就有边,有边必设防”,说的是一个国家必然要有一定疆界,才能称之为国家.有了疆界以后,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卫它、管理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边防.再说直白一点,边防其实就是一个国家的门户,就像一座院落需要砌一道围墙一样,一个国家的周边也要采取一定的防卫、管理措施.记者: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在边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相似文献   

17.
"轰,轰……"土石飞溅,硝烟弥漫,一个个肩扛"Y"军衔的迷彩战士穿梭在战场上救死扶伤。6月14日.在贵州预备役师爱军精武比武竞赛场上.记者感受到  相似文献   

18.
中蒙边境乌拉斯台边防连与北塔山牧场牧业三队相邻为伴。"羊在哪里,狼就尾随而至,这里的一只狼就可以轻松咬死一峰成年骆驼。"乌伦布拉格边防营营长赵加伟说,塔楼上的哨兵每天都可以看到狼活动的踪迹,"去年初,连队前哨6只羊就被狼掏空内脏。"在赵加伟的引领下,笔者见到了被官兵称之为"犬王"的一只名叫旋风的蒙古牧羊犬。旋风是一只比普通犬体型稍大的牧羊犬,但它看起来却没有笔者想象中的威风凛凛,它前肢半截爪子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9.
泪珠的价值     
据《南风窗》曾刊载的一篇调查报告说,河南卢氏县的原县委书记杜保乾是个大贪官大恶霸,他的后爹死了,在祭祀时哭得最厉害的三个官员后来均被安排在县里最要害的岗位上当主管。眼泪多,哭得昏天黑地的就"忠诚",就能被重用。在我们这个文明的有那么多"现代化"的时代里,确实有不少这样荒谬的事。真该把卢氏县更名为"杜氏县",在那个"土围子"里,杜保乾就是"皇上",他可以把中央与省的电视广播完全切断,县里只播送他的"光辉形象"。一个国家即使有最完善的法律、最周密的监督制度,如果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不"知情",都只认乡规村约、宗族家法,只认头顶上这些至高无上的"现管",仍然不能真正实现法治。在人们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夏天,荷兰军舰编队来中国访问。记者登舰采访时看到,其中的“盖伦”号舰上,有两名英俊的女军官和24名青春洋溢的女水兵。该舰舰长自豪地说:“我们舰上的女兵占全舰舰员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意味着五名舰员中就有一名女的!这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是不多见的。记者忽然想到,这么多女水兵,在舰上干什么? 女兵在军舰上干什么? 舰长介绍说,她们主要从事卫生清扫、餐饮、招待外宾等工作。 果然,到了中午,记者看到,女水兵们两三个人一组,用包装袋从舰上往码头上运送垃圾。从她们脸上,一点也看不到因在外国人面前干这种苦力活而不好意思的神色。其中有一位身材异常苗条瘦小的女兵,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和另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兵合力拎一只大垃圾袋子,显得力不从心,脸上流满汗珠。见记者给她拍照,她赶紧用手背将汗珠擦掉。记者用英语问她累不累,她脸上顿时出现灿烂的笑,很有礼貌地回答:“NO!Thank yo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