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沂蒙,不朽的红色经典。沂蒙,永远的精神家园。——题记蒙山,无私的山;沂河,奉献的河。“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一个儿子送战场……”战火纷飞的年代,山东临沂人民倾尽所有拥军支前,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灿若繁星的爱国拥军典型美名传天下;和平建设时期.临沂人民大力弘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以博大无私的胸怀,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续写出新的辉煌——先后涌现出了“沂蒙新红嫂”戚洪桂、“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等一大批拥军典型。临沂市所辖的12个县(区)先后全部被表彰为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驻军某部充分利用身居革命老区的特点,积极帮助驻地组织民兵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增强了民兵的国防观念。 战争年代,沂蒙老区有着报国拥军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不仅涌现出以拥军爱国而闻名全国的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而且还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华东烈士陵园还留下了著名将领粟裕的骨  相似文献   

3.
基层新曲     
两位老兵观念新敢用"铁碗"换"泥碗" 地处沂蒙腹地的山东省蒙阴县退伍战士杨士伟、杨士勇在部队复员后放弃了优厚的机关待遇,回家建立科技示范园基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迹,在沂蒙大地传为佳话。杨士伟、杨士勇都是党员,为蒙阴县高都镇蔡庄村人。杨士伟1990年3月份入伍,在济南军区驻莱阳某部服役3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退伍后,他看准了花卉生产的潜力,投资20万  相似文献   

4.
我叫沈秀爱,1943年6月出生在沂蒙山区蒙阴县城关镇西关村。15岁那年,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大办民兵师”号召,我报名加入了民兵组织,被编入蒙阴县城关野战民兵第一营一连,成为较早的一批沂蒙女民兵。  相似文献   

5.
时下,山东省蒙阴县广大青年民兵呈现一种“先学技术后娶亲”的新时尚。近些年来,蒙阴县人武部在全县青年民兵中广泛开展了“民兵学科技用科技、创建文明当模范”括动,涌现出了一大批民兵科技致富能人。他们不断坚持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  相似文献   

6.
贾来友  傅家德 《国防》2006,(12):75-75
山东沂蒙老区蒙阴县人武部组织人员深入各个基层乡镇、村居,从退伍军人中选拔了“科技通、田秀才、土专家”等农村各种实用技术人才,进行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立了民兵人才库,适时对其统一调度,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当地农村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蒙阴县人武部建立民兵人才库@贾来友 @傅家德  相似文献   

7.
沈强  陆海军 《国防》2013,(10):15-15
沂蒙老区蒙阴县不断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今年又研究制定了《蒙阴县义务兵优待金实施意见》,对优待范围、年限、标准和经费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今年该县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由每户每年的6650元提高到9000元。截至目前,该县已为408名义务兵发放优待金392万元。义务兵优待金的足额兑现,营造了“参军光荣、军属自豪”的浓厚氛围,在社会上形成了尊重和关心军人军属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五莲县是革命老区,战争年代民兵支前的战斗风貌,永存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今日县委书记黄金华还像当年支前那样情系武装,尽心尽职办实事,促进了该县国防事业的长足发展。1997年该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拥军优属模范单位”,1999年又被山东省表彰为“双拥模范县”。县人武部近年也先后有10余项工作受到省以上表彰。  相似文献   

9.
沂蒙的煎饼     
说起家乡沂蒙的煎饼,恐怕无人不晓。煎饼是沂蒙人的主食。它养育了祖祖辈辈的沂蒙人。从支前抗战,到闯关东、下江南,先辈们都是揣着煎饼卷闯天下的。爷辈、父辈、吾辈都是靠吃煎饼生活的。煎饼是沂蒙发展的见证。在一定的时期内,煎饼也是贫穷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山东省安丘市马家庄村,有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有这样一个家庭。她的公公曾是解放战争时期当地有名的支前模范,她儿子的个体出租车被官兵们称为“爱心拥军车”,她的孙子一个光荣参军,被评为“优秀士兵”,另两个分别被市和学校评为“爱中华、爱国防、爱军队”之星和国防之声小记者。她,先后被表彰为“市拥军模范”、“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全国拥军模范”,她的名字叫徐凤英。  相似文献   

11.
今年“清明节”前夕,山东省菖南县委,县政府在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曹玉海革命事迹展览室”,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沂蒙老区的英烈榜上增添了一个早该写上的光辉名字——曹玉海。  相似文献   

12.
在云南麻栗坡县八里河村有一位广为人知的老民兵连长,他就是“支前民兵模范”王和文。昔日为了维护边防安全与稳定,他舍身忘死,完成了400余次急难险重任务。1984年10月省军区为他记二等功一次,同年又记  相似文献   

13.
情满双拥路,爱洒牡丹城。昔日,花乡人民合家卫国支前忙。如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民政局局长吴进岭发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内涵,谱写了一支拥军新曲。2011年,吴进岭被山东省表彰为“爱国拥军模范”。  相似文献   

14.
大爱无痕     
这是一段平常人家不平常的往事。它是那么动人,至今仍然在沂蒙老区传颂着——1 1928年那个滴水成冰的冬天,李凤兰在父母逃荒途中来到了人间。长到11岁那年,一家人回到了故土——沂蒙老区蒙阴县李家保德村。吃百家饭长大的凤兰,这时虽然还小,可已出  相似文献   

15.
刘洪建 《中国民兵》2013,(11):28-29
在沂蒙老区的山东省莒南县,县委书记陈一兵倾情武装办实事的事迹广受赞誉。 2011年11月,陈一兵上任后,在双拥工作会议上动情地说:“只抓经济、不抓国防的书记不是称职的书记。”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辽阳县民兵担架大队”参战支前的动人事迹誉满全国,新时期担架大队精神一直是辽宁省辽阳县民兵工作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强大精神动力。柳壕镇武装部就是其中一朵绽放十年,依然鲜艳的“先进之花”。“先进之花”常开不败的原因何在,他们的法宝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春满神州蒙山秀,福降大地喜事多。春节过后,在蒙阴县民兵训练基地大教室内,来自全县的200余名外出务工民兵正在聆听一场特殊的报告,站在讲台上的不是哪一级的领导,而是利用外出务工所学技术回乡创业的几位民兵致富模范。这是蒙阴县人武部在外出务工民兵中开展“我出金点子、大家共致富”活动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1990年1月17日,吉林省辽源军分区召开万人广播大会,追认东丰县五道岗乡胜利村民兵连长肖永文为“雷锋式的好民兵连长”。同时,中共辽源市委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一时间,肖永文献身武装事业的模范事迹化作铅字、电波、图象,在广阔的大地上传颂……  相似文献   

19.
法库县秀水河子镇,北临内蒙古,西接阜新市。因辽河支流秀水河流经此处而得名。这里曾是打响东北解放战争第一枪“秀水河子歼灭战”的主战场。当年的秀水河子人民为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冒着生命危险送粮食、运弹药、抬担架、救伤员,人人争当支前模范,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昨天.“双支”活动典型单位和个人介绍了很好的经验;三省双拥办领导作了很好的发言:潘副政委作了很好的报告;录像、展览、晚会都搞得很好。刚才,表彰了“双支”活动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他们的工作很出色。事迹很感人。表彰的“党管武装模范书记”都是一心为民、情系官兵、关心武装的带头人、好班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