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昊金 《政工学刊》2011,(8):80-80
读学刊第7期《出人才是领导干部的重要政绩》一文,感触良深。选好用好人才,体现的是一种大智慧,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擦亮自己的眼睛,凭良心、辨真才、出实绩。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政绩.是全面客观的政绩,也是高质量、高效益的政绩。评价一届班子、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是不是正确.是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经得起“三个检验”。一是要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群众是政绩的创造者.也是政绩的最高评判者,只有赢得群众认可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实践中,我们要自觉摆正领导位置.始终围绕实现官兵的根本利益开展工作,踏踏实实地在为官兵服务  相似文献   

3.
所谓政绩,就是领导干部在政务活动特别是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胡锦涛同志指出: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要做到这一点,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校正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  相似文献   

4.
胡磊  孙秀芝 《政工学刊》2005,(12):11-12
所谓政绩观,就是对领导者创造的绩效的基本评价,同时也包括对绩效的创造方法与目的的基本看法。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评价政绩的思想基础。因此,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当前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看待政绩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调整,同时也标志着对社会发展评价机制和体系尤其是政绩评价、干部评价体系等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和重构。然而,一些领…  相似文献   

5.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对什么是政绩、如何取得政绩等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政绩观是一把尺子,能够衡量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科学求实的工作态度,能否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官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政绩观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能否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的形象与领导者的品德、政绩成正比,品德高尚,政绩突出,就有形象。作为一名领导,其自身形象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赢得民心、凝聚人心,关系到党风、学风和作风的好坏。因此,塑好自身形象,应引起每一名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领导干部要塑好形象,应做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如何对待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是领导干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评判领导十部的政绩,有利于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权为兵所用、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视部队发展重于个人的升迁荣辱,视基层官兵的成长进步重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凭政绩用人的导向作用,促使广大领导干部一门心思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价政绩”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地方的领导干部来说,科学评价政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即要把人口资源环境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部队领导干部职责使命特殊,工作岗位特殊,在如何评价政绩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套用地方的标准。那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部队领导干部的政绩呢?江泽民同志指出:“基层过硬是最好的政绩。”这个论断为科学评价部队领  相似文献   

9.
高志杰 《政工学刊》2006,(12):18-18
在部队建设的过程中,少数部队领导干部,对如何创造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怎么创造政绩,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部队领导干部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当前,部队领导干部在政绩观上存在的一个误区,是过于注重“台前”的工作,却忽视或轻视“幕后”的工作。其主要表现:一是张张扬扬,能扩大知名度的工作就大干,否则就慢干、不干。二是风风火火,不练内功。做工作追求立竿见影,而对打基础、“为他人做嫁衣”的事不愿做。三是轰轰烈烈,善小不为,追求轰动效应,汇报讲得天花乱坠,宣传吹得神乎其神,贪多求大,能…  相似文献   

10.
一名要转业的领导干部,在欢送会上,回顾自己多年工作实践和成绩时有些自责地表示:除了留下一些好作风、好规矩,自己没留下什么大笔家底等政绩。说罢这话,一位老职工当即发言:"留下好作风、好规矩也是政绩,而且是不小的政绩!"对此观点,笔者十分赞同。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任期长短,都有干出一番政绩的强烈愿望。但问题是,有的同志对政绩的本质、创政绩的目的和要求认识不清,把个人的名利、地位作为创政绩的根本目的,处心积虑出“彩头”,穷尽心机谋升迁,严重危害了部队建设的长远发展。上述问题的直接诱因,是这些同志未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到“三不”:  相似文献   

12.
政绩有优劣之分,真假之别潜显之辨。如何去鉴别政绩的好与坏、真与假?一、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政绩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揽政绩观,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全面发展,那么政绩就不能是单打一,仅仅把现实的有形的工作成果看做政绩,而对那些潜在的、无形的、尚未表现为现实成果的东西不重视,就显得非常片面和短视。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是一种协调发展,那么就要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上来统筹考虑、创造政绩。现在,一些领导片面地把服务基层、服…  相似文献   

13.
“德”,是立身做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也是考察、选拔干部,特别是选拔团以上干部应注意的重要内容。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作为系统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干部的考察也是一样,如果顾其部分不计其余,或者重视表象的忽略潜隐的,就难免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因此,对干部“德”的考察,应注重用系统的观念去分析、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一、既要看政绩,更要注重在问题和失误中考察“德”的延伸性。政绩无疑能凸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德”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我们考核、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政绩在一个人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这几年,各级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抓得紧,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是在对领导干部自身建设的具体要求上,也存在着“失之于偏”的现象,有时片面强调“廉”的一面,以为“不占不贪”就是好干部,“政绩”如何无关紧要;有时又片面强调“能”的一面,只要能“开拓、创新”就行,品行差点则是“步小无害”;而在强调“廉”和“勤”的时候,又都忽略了作为领导干部自身建设又一重要的方面,即“谋”。对领导干部的自身建设应全面要求,而不能单一地抓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永骧 《国防》2005,(7):6-6
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作的成效。工作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制是否健全。要实现人武部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打得赢”的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一是工作创新的评定机制。建立和完善一种衡量领导干部政绩和人武部建设水平注重看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评定机制。把部署年度工作是否有创新性思路、抓工作落实是否有创新性动作、年终验收是否有创新性成果,作为评价人武部党委班子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尺度,确保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时时想创新,事事抓创新,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军事斗争准备和民兵预备役建设遇到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领导干部作为部队的决策者和组织者,肩负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官兵、指导工作、推动发展的重大责任,在贯彻落实上必须要过好思想认识关、理论武装关、能力素质关、工作政绩关,使部队建设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一、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胡主席明确指出:“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领导干部必须首先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根本问题。当前,少数领导干部说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则是仅把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政绩,顾名思义就是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之业绩。衡量一个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现实成果,又要看长远发展;既要看“硬件”建设,又要看“软件”建设;既要看显性成绩,还要看隐性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今年在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决防止和杜绝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职"。贺国强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对于那些不事张扬、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干部,要给以褒奖和重用;对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政绩平平的干部,要果断予以调整;对投机取巧、好大喜功、制造虚假政绩的干部,要坚决查处。  相似文献   

19.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以下五种基本修养,才能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领导人才。一、政治修养思想政治修养是领导素质的灵魂,领导干部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水平,才会有较强的洞察力、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政治修养集中体现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和非常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等方面。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修养,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大事不糊涂"。二、道德修养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有着强烈的道德感染力,它直接反映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作为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必须在道德修养方面做出  相似文献   

20.
政绩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绩,就是从政的成绩。政绩观,就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