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苏军的再编问题是苏联解体后的最大的难题之一。独联体加盟国于1991年底举行了首脑会议,做出了两项决议:一是把原苏联军队战略部门作为独联体战略军综合管理;二是确认各共和国独自建军的权利。首先要解决将常规战斗力再编成统一军问题。1992年2月14日独联体首脑会议,对统一军的各种问题进行协商。而建立了独自军队的乌克兰等3个国家明确表示,不参加一般性任务的统一军队;关于战略军问题,除摩尔多瓦外,10个国家签订了有关协定,就此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独立国家联合体(CIS)成立后.开始解决原苏军的再编问题.暂时委托 Ye·I 沙波什尼科夫航空兵元帅担任独联体国防部长。据1992年2月1日《独立新闻》报道,该元帅向全军宣布1号令,就任独联体军总司令职务。成立独联体军总司令部,从此取代了原苏联国防部军事中央机构。独联体军总司令部继承原国防部组织机构,在人事上仍由原来的各国防部长代理军队司令官。总之,只是把“国防部”的招牌改写成“总司令部”。把夏伯西尼可夫元帅职称改成 CIS 军的最高司令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原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投向国防建设,使国民经济逐渐演化成具有鲜明军事特征的经济。全国约1/3的职工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国防工作,国防工业部门每年消耗机器制造业产品的70%、金属材料的40%、电子产品的25%、燃料的27%、化工产品的15%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近60年来,苏联军工综合体共使用消耗了国家资源的80%以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绝大部分经济潜力和国防实力,同时也背负起了原苏联遗留下来的沉重的包袱。如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所称,“俄罗斯得到的遗产是声名狼籍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基洛”级潜艇(西方称为“K”级),是由苏联红宝石舰船设计局设计的、具有世界80年代先进水平的常规潜艇。该级潜艇1982年在远东共青城造船厂完成首制艇的建造和试验并开始装备原苏联海军。苏联解体后,出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俄军方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出  相似文献   

5.
理查德·夏普英国海军上校,曾任英国潜艇水面舰艇指挥官和情报部门负责人,1981年退役后任《简氏战斗舰艇年鉴》的编辑。他采访了独联体海军司令切尔纳温,询问了有关“8·19事件”后独联体和原苏联海军的一些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国内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俄罗斯国防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苏联为保持其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国防工业体系。苏联解体后,在市场经济冲击下,俄罗斯将如何动作?文章在分析原苏联国防工业的特点和俄罗斯国防工业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俄罗斯国防工业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卫国战争,持续四年之久,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灾难几乎涉及到每个家庭,包括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永久而深刻的创伤与记忆。正是这场战争,孕育了苏联军事文学的繁荣。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从独联体——解体的苏联——的文学发展中看到这种战争文学繁荣的继续。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坐上世界超级经济、军事强国的宝座,其主宰世界的欲望日益膨胀。随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大战中崛起,美国又把军事战略主要矛头转向以欧洲为重点、以苏联为主要对象的遏制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遏制战略取得了成功,为此,老布什政府提出了“地区防务战略”,把美国防务计划重点从对付苏联全球性挑战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了“灵活  相似文献   

9.
自铁幕落下,世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两极对峙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左右了世界的政治和军事格局。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并未承继昔日苏联的雄风,一度受到美国和北约的战略挤压,生存空间处于困窘当中。近年来,北约东扩、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以及独联体内发生“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0.
苏联海军随着苏联消失而消失,摇身一变成为独联体海军。所谓独联体海军,主要是俄罗斯海军,俄罗斯海军接管了原苏联海军的绝大部分舰艇、飞机、装备、设施和人员。俄罗斯海军一诞生就陷入困难深渊,严重的财政危机使它不得不大量缩减兵力。俄罗斯高级官员透露,太平洋舰队实力到本世纪末将减少70%,也就是只剩下30%。据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第一副司令洛果夫说,海军航空兵近期“首先,大量缩减数量,人员减到30%,机场减到20%”。舰队供应也糟极了,燃料和备件奇缺,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俄罗斯已经开始建造一艘最新设计的轻型隐形超级护卫舰。这是自苏联解体10年后,俄罗斯开始制造的第一艘战舰。尽管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困难,但俄罗斯从未中断军事高科技的研制工作,依然拨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新型军舰的研制设计工作:普京执政后加大了对海军的投入,使这艘新型战舰得以隆重开工建造。这艘新型护卫舰隐形性能卓越、性能无与伦比,被称为“俄罗斯21世纪新型轻型护卫舰”。  相似文献   

12.
孙亮 《环球军事》2014,(18):49-51
米格-31是由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串列双座全天候重型截击机,北约代号“捕狐犬”,苏联解体后大部分由俄罗斯接管,服役时间已超过30年,现在仍然是俄空军防空主力机种之一。俄国内各界公认该型机性能独特,但是否有必要增加其在俄空军中数量的争论却多年未休。新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10年,米格-31却飞到了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3.
王海生 《环球军事》2004,(21):22-24
苏联解体前,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航天力量,在运载火箭、载人航天、太空站、军用卫星和反卫星武器等方面,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80%的遗产,但由于经济极度困难、投资严重不足、航天科  相似文献   

14.
在当年义和拳、红灯照阻击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天津市武清县大地上民兵掀起了习武热。养车个体户民兵、军事标兵张利军日前对笔者说:“我们练好军事技术,是为了保家卫国,安居乐业需要强大的国防作后盾。”他的一番话,道出了农村民兵富裕后不忘保家卫国的心声。海湾战争、苏联的解体,使富裕起来的武清农村民兵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们一面利用板报、“青年民兵之家”等阵地宣传世界风  相似文献   

15.
拳手 《军事文摘》2011,(10):8-11
苏联解体后,长达数十年的“两超争霸”格局被打破,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失去外力掣肘后,其运用战争手段强取战略利益的“自由度”空前提高.于是,美国打着“自由民主”旗号,相继打响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而“911事件”后,美国更是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力最,发动了几乎遍及全球的“反恐战争”.如今,这波反恐...  相似文献   

16.
自苏联解体后,俄军遭受到长期住房困难和低工资水平的困扰,士气低下。梅普组合执政以来,俄政府试图开展自二战以来最雄心勃勃的武装力量重组计划,重振俄罗斯昔日“熊”风。但改革总会遇到阻力,此次俄军最新一轮军事改革也遭遇到了强烈的抵制:克里姆林宫一批高级军官集体辞职、舆论痛批改革措施、要求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下台的声音不断、大批民众和退役军人在各地游行示威……而高涨的抗议呼声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莫过于俄罗斯军官的住房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末期,在苏联走向解体的过程中,其历史上遗留下的各种民族矛盾开始突出地暴露出来。“8·19”事件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率先取得了独立,其他十二个原加盟共和国也先后宣布独立。苏联的解体,不但未能使原有的矛盾得以解决,反而又带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民族自治和独立浪潮滚滚,武装冲突接连不断,目前该地区已成为世界上热点最集中的地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是一个军事大国,同时也是勋章、奖章大国.从1918年设立第一种红旗勋章开始,到苏联解体,前苏联共设置勋章、奖章78种101个级别之多.在前苏联政府给军人颁发的勋章和奖章中,最著名和最重要的就是颁发给“苏联英雄”的“金星”奖章.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关键词俄罗斯开国防科技工业调整和改革冷战后俄罗斯军事科技工业的调整与改革■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刘忆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大约70%的国防工业企业,80%的研制生产能力,85%的军...  相似文献   

20.
26年前,原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574”号潜艇在太平洋执行任务时不幸沉没。为了获取原苏联海军的核心机密,美国中央情报局制定了“杰尼费尔行动”计划,开始秘密打捞苏联的潜艇。就在“杰尼费尔行动”已成功一半时,这一计划却被西方新闻界曝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