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本清源:只有从本源上理清思路,才能正确理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内涵;与时俱进:只有充分认识世界新军事变革大势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这里提出的问题值得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兵装 《中国军转民》2007,(11):43-45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既是党和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殷切希望,也是国防科技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继续调整改造和优化结  相似文献   

3.
按照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指导方针,近期,安徽省出台《意见》确定全省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七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军民结合产业产值突破千亿  相似文献   

4.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6.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方针。“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军品民品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军工行业经过调整、改革和发展,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抓住机遇壮大军民结合产业,大力支持“民参军”,提高军民资源共享水平,研究推进军民结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强军民结合的宏观指导和规划衔接。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立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发展与小康社会目标相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基本战略方针,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的跨越发展。我认为应从十个方面加以理解和实行。 1.与时俱进,加快实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步伐,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转民和和平利用军工技术跨越发展的历史必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十六大报告中提出:  相似文献   

9.
胡主席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军民结合,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丰富资源和强大支撑。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我们必须遵循“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指导思想,在军民结合中加速推动国防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铸就中航工业新辉煌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寓军于民体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决策。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四个坚持”中也强调,“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技术互动、协调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在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封闭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结构基本上还没有打破;军工行业对军品任务的垄断性经营基本上也没有改变;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政策措施尚不到位。国防科技工业急需抓住当前难得机遇加快寓军于民体制建设的发展进程。主要制约因素和障碍法律法规限制。现行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13.
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国务院赋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这一职责,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开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事业新局面,是国家对工业和信息化部的重托,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发。《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于进一步推进并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发展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召开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部署了部际协调小组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理解和把握,为继续完善军民结合、寓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必要性,分析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创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体制的做法,提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军转民》2007,(1):62-64,69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方针。“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军品民品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但在民品发展上实现了由“无行无业”向打造建设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跨越,而且初步建立了军民结合、军民互动的体制机制,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实现了由求生存向求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篷勃发展,国防后备力量兵员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福建省厦门市认真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子民的战略思想,在实施率先进入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通过纳编一批在本职岗位有所建树的博士、硕士,利用他们的学历和专业技术,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同步率先发展,走开了一条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国防的路子。他们的经验做法,为持续深入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思想,打羸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召开5月3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第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2015年工作进展情况、五年来的总体成效、"十三五"工作思路和2016年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国外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建设方面,都制定有国家发展战略和计划,并注重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扶持民用企业参与军品科研与生产,采用军民通用标准规范,以加强军民之间协调利用资源的有效合作,为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实施以及在军民两系统间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